蔣 偉
(浙江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商貿分院,浙江 紹興312000)
近年來,我國進出口貿易和國際物流業務量增長迅速,為對接崗位需求,目前許多高校都開設了報關相關的課程。但由于報關課程知識體系較為繁雜,理論和實踐性較強,通關管理制度經常出現變化等原因,導致在實際教學中,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任課教師往往沒有報關企業工作和實踐的經歷,在實際教學中重點講解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理論層面,對通關流程和報關單填制等實踐內容的講解與實際業務脫鉤嚴重,致使學生無法適應實際崗位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數高校缺乏報關實務類虛擬仿真軟件,也使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能依托傳統方式進行教學,難以鍛煉和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隨著全國通關一體化改革推進、關檢融合的全面實施,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新型貿易方式的不斷出現,報關實際崗位的工作內容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目前的報關課程教學內容過于滯后需要更新,學生通過傳統教學很難與實際業務背景相聯系,從而也使學生的技能難以獲得真正的提高。
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報關實務類的任課教師絕大部分認為,課程體系較為復雜,知識點較多,在實際授課教學過程中基本采用的都是單一的講授法,讓學生課后練習無從下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普遍不高,自主學習能力也較差。
關于課程項目化教學改革研究,國內學者從SOAP教學模式、課程項目化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等幾個角度來闡述了課程項目化改革,對于進一步推進和深化報關課程改革,促進實踐和教學內容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的意義。
王英(2017)對SOAP學習模式進行了詳細分析,認為在特定情景(Situation)下,學習者需要完成一定的實踐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遇到困難(Obstacle),需要掌握相關新知識才能解決問題,于是學習者開始進行知識的探究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得到外來指導(Aid),這些指導可以來自教師、網絡、參考書、其他學習者等,從而使該學習者掌握了新知識,并運用新知識使問題得以解決。由于學習者可能遇到多個困難,這就需要掌握多個知識點,故這兩個過程根據學習者的學習情況可能反復循環多次,學習者在反復遇到困難并解決困難的過程中完成實踐任務并取得學習成果(Production)。
何璇(2012)認為項目教學法應以學生的探索性、自主性學習為基礎,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發展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將需要完成的任務或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成項目,將項目下達給學生,學生以小組工作的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制訂計劃、共同或分工完成整個項目。
周曉娟、王海燕(2014)認為在現代職業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課程開發和建設理念,積極探索課程改革。課程的整體設計思路是基于報關過程,以工作任務為導向,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培養。
SOAP學習模式下項目化教學的最大特點是項目成為整個學習過程的主線,學生成為主體,而教師只是起著指導、啟發、答疑的作用。以項目帶動教學改變了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創建了學生積極參與、積極探究的新型教學模式。
SOAP學習模式的主旨思想是模擬在真實環境下的學習過程,讓學習者在不斷受挫、糾錯的過程中逐步學習到相關技能。SOAP分別代指情境(Situation)、障礙(Obstacle)、幫助(Aid)和成 果(Production)4個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因素。學習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可能不止一次遇到障礙并獲得幫助,在不斷地“遇到障礙—獲得幫助—清除障礙”的過程中,學習者最終掌握了知識點的運用方法,完成任務的過程即是成果,如圖1所示。

圖1 學習者在SOAP學習模式下的學習過程
在SOAP學習模式下,必須以報關工作過程為導向設計學習情景,進行項目化教學改革實踐,從而使學生在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中,實現“做、教、學合一”的教學模式改革。每一個項目又包括項目引入、學習目標、知識支撐、工作項目、操作分析、能力遷移6個組成部分,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職業道德的培養,有效結合真實案例開展課程思政,實現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課程項目情境設計見表1。

表1 課程項目情境設計
在開展工作項目任務之前,首先由教師帶領學生分析整個項目的學習目標,一般包括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課程思政目標。知識目標使學生明確整個項目的核心知識點;能力目標使學生認識到本項目重要的技能實踐點;課程思政目標則是通過項目的學習實踐,使學生潛移默化的樹立應具備的職業技能素養。
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學生通過教材內容、教師講授、網絡資源和“互聯網+通關”技術平臺,學習相應的知識和技能點。網絡學習資源主要包括課程教材配套的課件PPT、微課視頻、報關理論知識習題、報關單證處理題目、通關流程設計題目及課程思政案例題目等;同時在每個項目教學中充分利用“互聯網+通關”平臺進行真實或模擬學習。項目一報關企業資質辦理結合了電子口岸進行報關企業注冊登記;項目二對外貿易管制結合了上海海關網進行監管條件查詢;項目三進出口商品歸類結合了企業網絡查詢商品編碼的方法;項目四報關單證處理結合了關檢融合后新版報關單和新的報關單填制規范,以及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報關申報系統;項目五進出口稅費計算結合了單一窗口的海關稅費自報自繳系統;項目六到項目十的不同貿易方式報關業務,結合企業實例,結合通關一體化背景,利用模擬通關軟件進行關務設計。
最后完成項目所對應的知識考核、技能考核和課程思政考核,完成本項目相對應的工作任務目標,實現理論技能水平和職業素養能力的提升。
主要從四個方面對課程的成果進行評價,分別是:課程教學評價(從學生、督導及同行三個角度進行評價)、報關競賽成果、滿足貨代企業及外貿企業的需求調研、教育教學科研成果的獲得。
通過實施項目化教學改革,本校的報關實務課程的學生、督導及同行教學評價較改革前均有顯著提升;學生在關務技能競賽獲得團體二等獎;貨代及外貿企業認為本校的學生技能和職業素養較高,大大節省了企業二次培養的成本;教研項目和教學成果立項和獲取的數量和質量均有明顯增長。
以本課程的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項目為例,具體分析如何進行SOAP模式學習方案設計。
永康和興貿易有限公司有一批貨物出口委托義烏市大順報關行辦理出口報關手續。客戶提供的貨物商品編碼為62143000.00,品名為圍巾,申報要素為梭織,100%滌綸,無品牌。隨附單據包括商業發票、裝箱單、合同、報關委托書。假設學生作為大順報關行的報關員,請根據報關委托信息和單據,完成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程序設計和出口貨物報關單制作。
知識目標:掌握一般進出口貨物概念;理解一般進出口貨物的監管特征。
能力目標:能為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進行關務設計。
思政目標:樹立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的愛國、守法、誠信意識;具備專業細致、守時負責、團隊協作的職業素養。
教材課件核心內容:一般進出口貨物的概念及特征;一般進出口貨物報關的程序:(1)進出境申報;(2)配合查驗;(3)繳納稅費;(4)提取或裝運貨物。
在線課程資源:MOOC,教師微課視頻等資源。
技術平臺資源: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智欣聯創虛擬仿真平臺、步驚云報關申報系統。
通過專業知識學習及工作任務梳理,學生以小組或個人為單位,討論確定該工作任務可以分解為幾個分任務,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掌握相應的知識技能。遇到困難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查閱學習資料、小組成員互助或者咨詢任課教師等方式進行學習,并記錄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
首先,任課教師對本項目的核心知識點通過流程圖的形式,梳理一般進出口貨物通關過程中的主要環節;然后,任課教師對主要環節的知識點、技能點、易錯點進行分析講解;其次,解答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所遇到的主要問題;最后,布置本項目相應的考核習題。
學生在自主學習和教師解答的基礎上,完成本項目的知識考核、能力考核和思政考核,檢驗本項目的學習目標的實現。
通過學生、督導、同行、企業等多方面主體進行教學評價,分析教學實施的效果,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改進,不斷完善項目化教學改革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