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德榮
摘 要:隨著社會對于技術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多,汽車維修工已成為許多學生和社會人員的職業發展方向,汽車維修這一工作能夠為他們帶來經濟收益,同時還能促進社會的發展。在現階段的汽車維修職業院校培訓過程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因此本文將針對當前汽車維修。職業培訓中常見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有效提高汽車維修職業培訓水平的對策,以期能夠培養出優秀的汽車維修技術工人。
關鍵詞:汽車維修 職業培訓 常見問題 對策研究
1 前言
許多學生在畢業后,由于缺乏技術能力而進入到汽車維修職業學校中接受培訓。職業技術培訓機構不僅承擔著培養優秀人才的任務,還需要肩負著服務社會,帶動區域發展的社會責任[1]。因此,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提高培訓水平,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通過培訓獲得先進的職業技能。
2 當前汽車維修職業培訓中常見的問題
汽車維修職業培訓的主要培訓對象是職業學院在校生或往屆畢業生。但是當前許多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中存在辦學效果不佳,學生接受培訓后不能夠滿足現代汽車維修工崗位的要求[2],以及學生對職業技能的滿意度偏低的情況。其主要問題在于:
2.1 學生學習能力差
汽車維修職業培訓的主要生源通常是職業學校畢業的學生,高考錄取分數較低,在校期間也沒有接受過高強度的學習,可能存在學習能力不強的情況。汽車維修是一項涉及到機械、液壓、電控等專業的高技能型職業,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隨著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的生源質量逐漸下降,汽車維修職業培訓的難度也逐漸加大[3]。
2.2 職業培訓學校課程建設不完善
職業院校的課程建設不完善,主要體現在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設置方面,對于汽車維修職業培訓而言,實踐課是掌握技術的關鍵課程,現在實際的課程培訓過程中,許多職業培訓院校更加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而沒有注意加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導致許多學生在脫離學校后,不能夠將技能準確應用于工作崗位中,還需要再次接受企業的培訓,使得汽車維修職業培訓無法得到良好的培訓效果[4]。同時,職業培訓學校的課程建設還缺乏對于科研與競賽的關注,事實上,以“科研促進步,以競賽促學習”是一種重要的課程建設方法,對于高技術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2.3 師資力量不達標
許多職業院校所聘請的教師,缺乏教學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沒有一線長期實踐工作的經歷,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夠將自己的實際經驗傳授給學生,只能空泛地傳授理論知識[5]。導致學生無法通過模仿教師的操作,掌握技術知識,這樣的師資力量必然無法培養出有實踐能力強的學生,也無法保證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找到相應的崗位就業。
2.4 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辦學質量參差不齊
由于我國社會對于技術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許多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拔地而起,眾多的職業學校也開始重視汽車維修專業,各種培訓學校參差不齊的培訓能力,導致整個汽車維修培訓行業培訓質量下降,不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6]。
3 針對汽車維修職業培訓中常見問題的解決對策
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對于我國汽車產業和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需要針對當前培訓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及時采取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提高汽車維修職業培訓水平,同時教務監督部門也應當開展相應的監督工作,更好地帶動區域內汽車維修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3.1 注重校企共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實踐能力是決定學生職業發展的關鍵,因此職業培訓學校應當注重汽車維修專業學生的實踐課程,提高實踐課程在總培訓課程中所占的比例,并積極與汽車維修企業進行合作,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就業前,能夠進入企業接受實習,真正進入到一線行業的崗位中,將理論知識落實到實踐中去[7]。校企共建的職業培訓,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于汽車維修的重視,增強其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保證學生能夠在實際工作中,避免出現因技術能力不足導致維修工作無法順利進行或影響汽車的使用,進行規范化操作,保障生命安全。
3.2 重視師資團隊建設,提高一線教師教學能力
學生的技能學習需要以老師的技能和知識為基礎,對教師的操作行為進行模仿,吸取教師的工作經驗,從而間接進行經驗積累。因此,職業培訓學校應當關注對師資團隊建設和一線教師教學技能的培養。具體而言,職業培訓學校應當為一線教師提供實踐和實習機會,定期舉辦教師進企業的活動,讓每一位汽車維修職業培訓教師都能夠深入到現代汽車維修行業中,真正領悟現代汽車維修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識,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為學生指明方向和道路[8]。同時,汽車維修職業培訓教師也要重視提升現代化汽車維修實踐能力,將最前沿的維修技能和知識教授給學生,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積極調整課程內容,保證能夠培養出實踐能力更強的學生。在針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方面,培訓學校應當注意建立“以專職教師為骨干、以兼職教師為主體”的隊伍。一方面要求培訓專職教師在規定期限內達到一定的技術等級;另一方面對兼職教師實行聘任制并進行規范管理,兼職教師在受聘前都要經過規范的任教訓練,經考核合格發給聘書。
3.3 加強學生管理工作力度,提高社會責任意識
許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對于學習技能缺乏興趣,在職業培訓過程中,不重視對技能的學習與掌握,導致職業院校無法培養出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因此,職業院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管理,重視對學生生活和學習的管理,引導學生將注意力放在學習上,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對于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尋找正確的學習方法,改變錯誤的學習模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對學習汽車維修技能的興趣。這一對策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職業發展,還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為社會服務,從而帶動整個區域職業培訓的發展進步,履行職業培訓學校的社會責任。
3.4 加強教學監督,提高教學水準
良好的監督的保障教學水準的關鍵,職業院校的教務監督部門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監督檢查:首先,教務監督部門需要定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檢查,組織試聽課,針對每個教師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其次,教務監督部門還應當對學生的實踐課程進行監督,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實踐中來,在企業實習期間,認真努力面對工作,保持認真的實習態度,能夠做到服從指揮,團結同事,不怕苦,不怕累,并能夠靈活運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創造價值。對于實習中存在不認真、逃避實習的學生,應當及時進行勸導,使其回歸正確的學習路線。
3.5 提升培訓規模,形成規模型培訓模式
規模型模式是一種注重整體發展規模的培訓模式,它能夠有效提升培訓的效果和質量,同時又能降低培養成本。汽車維修職業培訓規模的擴大,不僅需要職業培訓學校提升對汽車維修專業的重視,還需要汽車維修產業注重改善培訓模式,加強投入產出與社會需要的復合程度,保證每一個接受汽車維修。主要培訓的學生都能夠進入到汽車維修產業中來,為汽車維修產業作出貢獻。同時大規模產出人才能夠有效,解決社會對于技術性人才的需求相對降低人均培養成本,進而提升車維修產業整體水平。對于汽車維修職業培訓而言,效益是培訓工作出發點,而規模發展和質量提升是培訓工作的落足點,因此,只有將高效益與大規模的培訓模式結合在一起,能夠真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還能從根本上解決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校辦學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通過規模型模型對產業水準進行整體提升。
3.6 加大投資力度,建設實踐基地
汽車維修職業培訓而言,最佳的培訓方法就是加強學生的實踐課程,讓學生真正看到、了解汽車維修的工作內容。這就需要職業培訓學校加大投資力度,為學生建設實踐基地,并配備良好的汽車維修設備與汽車樣品,保證學生能夠在實踐基地充分利用自己的所學知識,完成實踐任務,進而提升汽車維修技能水平。在校內建立實踐基地,還能有效保證學生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良好的管理也能夠作用于教學質量的提升。
4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對于汽車維修技能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已成為滿足人才需求的主要方式。然而許多職業培訓學校還存在培訓能力不強,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在教學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職業培訓學校需要重視汽車維修專業,積極為汽車維修專業的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加強培訓教師的專業技能水平和教學水平,確保課程的設置符合就業需求,強化職業培訓學校的整體培訓水準,保證每一位汽車維修職業培訓學員能夠通過培訓,正式進入到汽車維修行業中,具備良好的實踐工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楊曉強.發揮國家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在社會培訓中的推動作用——以寧波技師學院汽車維修社會培訓為例[J].中國培訓,2017(21):49-50.
[2]蘭公鵬.公交行業新能源汽車維修技術培訓體系建設方案[J].時代汽車,2019(19):105-108.
[3]牛華,丁亞利. 校企共建職業技能培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探索——以汽車維修行業為例[J]. 科技視界,2019(2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