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 寇佳佳
【摘要】信息技術影響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也給高校教學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多變化。本文主要基于文獻法、調查法就信息技術對高校教學管理的影響進行分析,并就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路徑展開探究,希望能為相關工作帶來些許幫助。
【關鍵詞】教學管理信息化管理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1-0008-03
一直以來高校都是新技術應用的前沿陣地,近些年高校也在順應潮流積極探索信息化管理路徑,以期提升學校教學管理水平,促進學生更好更快地學習發展。下面結合實際,對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做具體分析。
1.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成果
我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已經經過了一段時間,經過了幾個階段,且取得了一些成果。具體如下:
上世紀90年代,我國信息技術還比較落后,計算機硬件、軟件資源比較匱乏,計算機網絡資源也相對不足,一些高校雖然在教學管理中引進了計算機,但計算機的應用范圍還比較有限,應用層次較低,多是將計算機應用于文檔處理。隨著Windows 3.2中文版單機視窗操作系統引進我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也有了進一步提升[1]。一些高校開始嘗試使用Paradox、FoxPro等平面文件數據庫開發系統開發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單機教學管理軟件,并將其用于學生學籍管理、成績管理等方面。但受技術限制,學校開發的這些軟件不具備較好的參照完整性以及容錯性,兼容性也非常低。軟件防范病毒、抵御網絡攻擊的能力不足,學校教學管理信息的安全得不到保證。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IT界計算機網絡技術進一步發展,尤其是美國微軟公司研發推出了全新視窗單機操作系統Windows95。這些技術與軟件給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帶來了諸多幫助,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開始進入了文件服務器式信息化管理階段。
上世紀90年代末至本世紀初,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有了進一步發展,DB2、Oracle等大型關系數據庫系統開始進入高校教學管理工作,成為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且基于各項先進技術,高校開發出了一種全新的管理結構與管理平臺,即客戶機/服務器架構。該架構能實現對任務的合理分配,大大提高了學校教學管理效率,降低了教學管理成本,讓網絡資源得到了比較合理的應用。但隨著教學工作、教學管理需求等的發展,這一架構也逐漸難滿足現實的管理需求,高校必須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做進一步完善[2]。
2.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存在問題
進入21世紀后,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教育改革不斷推進,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也日新月異,各高校陸續將網絡通訊、計算機等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教學管理,學校教學管理水平有了進一步提升。目前許多高校都在積極探索信息化管理路徑,但受場地、經驗、師資等條件限制,我國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還存在較多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2.1對教學管理信息化的認知有偏差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指的是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及現代教育管理思想、方法以及手段開展教學管理工作,從根本上改善教學管理現狀,提高教學管理效率與質量。在當前背景下,高校要想真正在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有所突破,就必須對教學管理信息化有正確認知,高校要能樹立起信息化、科學化以及現代化的教學管理理念,在此基礎上合理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構建起完整的信息化教學管理體系。但經調查發現,當前許多高校對教學管理信息化的理解與認知存有偏差。如將教學管理技術手段的更新直接等同視為教學管理信息化,從而引發許多復雜問題[3]。
2.2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保障機制不完善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比較復雜、系統以及綜合的工作,需要較長的周期與較多的資金投入。要想建設起健全完善的教學管理信息化體系,高校就必須建立健全有關保障機制,完善物質條件。但經調查發現,目前許多高校分配給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資金不足,學校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擴大招生規模、 改善師生住宿條件等,在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較少。在資金不足、物質保障不充分的情況下,學校雖有好的建設思路與計劃但也很難順利實施。
2.3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廣泛參與度不足
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關系到高校整體教學管理和教學服務的全局性工作,涉及面較廣、影響范圍較大。在推進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高校要能整合各項資源、調動各個部門形成建設合力,做好建設規劃。但目前許多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合力不足,各職能部門的分工不夠明確且部門之間缺乏協調與溝通,導致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緩慢[4]。
2.4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運行效果差
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的運行離不開管理維護,但當前一些學校只重建設而輕管理,導致信息化系統運行效果差,信息化系統的功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一些高校在建設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時未來樹立起明確目標,未認識到建設信息系統是為了學校教學、科研等工作更好地開展,只是為了研發而研發,工作目標不明確,工作方向有偏差,最終導致信息系統發揮不出作用。一些學校在建設起教學管理信息系統后,做不到對系統的規范使用與科學管理,造成系統使用年限縮短或直接報廢。
3.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路徑研究
3.1強化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認知
前文簡單提及,當前部分高校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意義的認知不夠準確與深刻,導致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方向也出現偏差。鑒于此,高校就需結合實際情況盡快轉變錯誤認知與理念,強化對教學管理信息化意義的認識,從根本上改善教學管理信息建設現狀,提升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在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高校要樹立信息化建設理念,摒棄傳統、錯誤的理念與思想,以先進的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為先導制定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方案,優化教學管理信息建設流程以及模式制度等,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規范、有序開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 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5]。在當前背景下,教學管理信息化已成為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高校必須依據國家有關政策要求與法律規定,根據學校具體情況規劃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為學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打開新局面。
3.2健全完善信息化建設組織架構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綜合、系統、全面的工作,必須要有健全完善的保障機制做基礎,有充足的物質、人力條件做保障。在將信息技術引進教學管理的過程中,高校要能根據具體的目標、規劃與要求科學整合各項有效資源、完善組織架構,為信息化建設打好基礎。高校需按照從上到下的建設思想,先做好教學管理信息化的頂層設計,建立起一個健全完善的領導組織架構,由該組織負責處理信息建設規劃、信息建設管理、信息建設協調等各項工作,有效解決教學管理信息建設過程中各部門職能交叉重疊、互相推諉責任等情況,推進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科學、高效開展。
3.3做好宣傳教育,提高廣大師生的積極性
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需要全校師生的共同參與,但目前有部分教職工還認識不到信息建設的重要性,參與該項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較低。鑒于此,學校就需加大教育宣傳力度,靈活運用校園廣播、校園報紙、校園微信公眾號、微博號等新舊媒體向全校師生宣傳教學管理走信息化路徑的重要性,提高師生對該項工作的重視度,消除有關人員的抵觸情緒,并鼓勵、引導全校師生積極為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建議、想對策,通過大家的集思廣益切實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突破教學管理信息建設路徑。在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時,學校要不斷創新宣傳形式,避免采用刻板冰冷的宣傳方式開展宣傳活動。高校可將信息化建設宣傳與相應的引導政策、激勵政策等有機結合起來,對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系統的良好感受進行大張旗鼓的宣傳, 通過以點帶面調動起全校師生參與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壯大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力量。
3.4 健全完善相關配套制度
前文簡單提及,部分高校只重視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而忽視對系統的運維管理,一些學校雖然投入了大量精力建設信息化教學管理系統但是卻未做到規范化使用。針對這些問題,高校要建立起完善、統一的教學管理信息系統運行標準,完善有關細則,使有關人員都能嚴格按照標準與要求規范使用信息系統,做到統一、規范處理教學運行數據。其次高校要制定完善相應的配套制度,如信息系統管理制度、維護制度、使用監督制度等,推進教學管理信息系統規范運行。另外在建設教學管理信息系統時高校必須做好調研分析,全面掌握學校教學管理現狀,明確教學管理需求,在此基礎上選擇適合學校的信息技術與相關系統開展教學管理工作,讓信息技術發揮出作用[6]。
4.結語
綜上所述,在21世紀,將信息技術與高校教學管理有機結合已成為一大趨勢。科學合理運用信息技術有助于提升高校教學管理水平,增強學校育人能力。為此高校要提高對信息化手段的重視度,并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引進信息化手段,規范建設信息化系統,全面提高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王巖,黃睿彥,劉瑩,錢文溢.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1,43(S2):99-102.
[2]侯蕾.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策略探究[J].黑龍江科學,2021,12(15):126-127.
[3]張亞紅.大數據時代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創新研究[J].黑龍江科學,2020,11(9):52-53.
[4]李妍.基于數據挖掘技術的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研究[J].數碼世界,2019(2):68.
[5]謝添.試論高校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中的現狀及改進[J].長江叢刊,2017(14):200.
[6]湯光恒.高校應用網絡技術構建全面信息化教學管理模式的分析[J].科技資訊,2016,14(24):123-124.
作者簡介:
許可(1993年-),女,漢族,吉林長春人,長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實習員,碩士,研究方向:高校教學管理、學前教育。
寇佳佳(1989年-),女,漢族,河南平頂山人,長春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實習員,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與教學、高校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