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芙蓉
幼兒教育一直是當前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如何進行合理有效的幼兒園教育,也是現如今每一位幼兒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幼兒階段的孩子對事物充滿好奇,由于各個方面都還處于發育及認知階段,教育起來相對較為困難。在實際幼兒教育工作中可以發現,采用游戲教學的方式,對這個階段的幼兒能夠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而且能夠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幼兒充分參與進來。相關調查表明,將課程游戲化與區域活動相融合,能夠優化游戲教育效果,進而能夠實現教學目標,而且對幼兒的雙商、體質等各個方面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先就結合筆者的實際幼兒教育經驗,對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和區域活動融合的策略作如下闡述。
一、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營造適當的活動氛圍
為了幼兒能夠更好地適應園區生活,更快地融入活動教學中,為幼兒創設一個優良的校園環境,營造一個適宜的活動教學氛圍就顯得十分重要。良好的活動氛圍能夠充分地引發幼兒的好奇心,進而能夠調動幼兒的興趣,讓幼兒能夠主動且開心地參與到游戲教學中。
例如在進行“捉尾巴”等一些活動性較強的游戲教學時,教師要對活動區域進行合理的評估,對潛在的危險進行排查,以此來確保幼兒在活動中不會發生意外。為了調動氣氛,教師可以首先為自己綁上“尾巴”,然后劃定“捉尾巴”的區域,讓幼兒都進入規定的游戲區域內,接著讓幼兒去捉自己的尾巴,以此來引導孩子們積極地參與游戲。
在進行此類游戲時,教師一定要將游戲區域合理化,盡量選在空曠沒有障礙物的空間內進行,以此來確保幼兒的安全。當幼兒跑出規定區域時,教師可以讓幼兒暫停游戲,等明確規則后再繼續進行。采用這種方式,還能夠幫助幼兒樹立空間感以及規則感。
二、開展游戲化區域活動,明確游戲化活動主題
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分析幼兒的心理狀態以及成長所需,并根據幼兒的身體及思維發育情況,進行合理的游戲設計。同時要充分結合幼兒園活動課程教學大綱,進一步明確游戲活動的主題,以此來達到課程游戲化與區域活動融合的教學目標。
例如“我是小小收銀員”,此類游戲主題意義較為明顯,可以利用道具將活動區域裝飾成商店或者超市等購物場所,然后讓幼兒扮演收銀員或者售貨員,老師扮作顧客去光顧各位小小收銀員的商鋪,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買賣人員的角色,進一步達到認識貨幣、明白錢幣作用的教學目標。
在進行游戲時,老師要合理分派角色,同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道具,也可以讓幼兒拿出自己心愛的玩具進行售賣。以此種方式讓幼兒對金錢有一定的認知,同時起到引導幼兒正確使用貨幣的作用。在游戲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能力,讓幼兒主動分辨各種貨幣的面值,也可以讓幼兒采用雙語的方式形容自己所售賣的物品。
三、優化設計相關的課程,提升幼兒的創新思維
為了將課程游戲化與區域活動融合價值最大化,幼兒教師要深入研究教學大綱,結合幼兒現階段發育狀況不斷地優化相關課程。作為幼兒教師要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選擇科學的方式,豐富活動內容,并將課程內容合理地穿插在游戲中。在實現活動目的的同時,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
例如,“神奇的口袋”此類游戲,教師將不同的物品放在一個不透明的袋子中,讓幼兒伸手去摸,然后猜猜袋子里裝的是什么物品。當說對后,就可以拿到物品,并且可以擁有它。物品的選擇盡量貼近生活,可以是小零食、水果、鉛筆等一些簡單形象的物品。當幼兒沒有猜對時,老師要及時鼓勵幼兒,并且再給一次猜的機會。
游戲物品的選擇一定要符合現階段幼兒的認知,不可太難。若游戲物品過于難猜,會打擊幼兒的自信心。當幼兒猜不到時,教師也要進行合理的引導,爭取讓幼兒在規定的猜測機會中都能猜中袋子中的物品。在猜測過程中,老師不可過多干預幼兒的想象,以此來保護幼兒的創新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要明確課程游戲化的目的,并且要不斷地學習充實自我,并且要掌握幼兒園課程游戲化和區域活動融合的策略。在實際工作中,要善于分析幼兒的心理發育狀態,將游戲活動設計合理化、科學化。作為園方也要豐富硬件設施,為幼兒創造出一個優良的活動范圍。而作為幼兒教師本身,也要善于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充分鉆研教學大綱,明確游戲活動主題,以此來優化活動設計。同時也要保護好幼兒的創造力以及想象力,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歡樂;在歡樂中獲得知識,以此來達到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的幼兒教育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