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慮的小佳
班主任李老師陪著一位叫小佳(化名)的女孩推開了輔導室的門。女孩清瘦文靜,滿面愁容,說話聲音很小,一邊說,一邊不停地用手扯著袖口,有明顯的緊張、焦慮情緒。我安頓女孩坐下,靜靜傾聽她的訴說。
小佳是本校九年級的學生。近一個月來,小佳的情緒波動很大,經常煩躁不安,晚上入睡困難,早上容易醒,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明顯下降。她特別害怕各類考試,每次一聽說要考試就開始緊張,考試時手抖、手心冒汗、腦子里空空的,怎么也找不到解題思路,感覺越來越沒有自信。
之前小佳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老師很喜歡和信任她。小佳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對她寄予厚望。全面復學后的兩次年級檢測,她的成績都下降了,她認定是因為自己上網課時不夠努力,暑假里又沒有好好上輔導班,導致功課落下很多。她總擔心自己中考會考不好,達不到父母和老師的期望。
二、認識考試焦慮
考試焦慮是學生中常見的一種以擔心、緊張和焦慮為主要特點的復雜而持續(xù)的情緒狀態(tài)。它是個體應對考試情境時出現的一種焦慮反應,我們可以把它描述為在應試情境刺激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以及其他相關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憂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為行為方式,通過程度不同的情緒表達出來的心理、生理狀態(tài)。適度的考試焦慮對喚起大腦皮層的興奮、集中注意力、活躍思維有積極的作用;過度的考試焦慮則會影響學生的認知,干擾他們正確地分析問題,影響學習成績,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
三、考試焦慮“穩(wěn)”應對
第1次咨詢,通過傾聽、理解、接納、共情和小佳建立關系,并在此基礎上收集小佳的基本資料。
小佳的心理問題是由明顯的現實原因引起的,初步診斷為考前焦慮。通過交談和資料分析,得出小佳問題的社會原因、家庭原因和心理原因。社會原因:受負性生活事件——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小佳認為自己網課學習的效果不好,兩次檢測的失利強化了她的想法。家庭原因:一直以來,小佳的父母對小佳都有較高的期待,導致她心理壓力過大,短時間內無法緩解。心理原因: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小佳存在錯誤的認知,如考不好就對不起老師和家長,而且她追求完美,對自己要求嚴格,面對壓力時缺乏有效的應對策略。
針對小佳目前的情況,決定采用合理情緒療法和箱庭療法,輔以放松技巧,幫助小佳舒緩焦慮情緒,改變對事情的非理性認知,以積極正面的心態(tài)面對中考。
第2次咨詢,通過辯論啟發(fā)小佳認識到自己的不合理認知和行為方式,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
誘發(fā)事件:考試或檢測。
不合理信念:(1)我每次考試成績都應該是最優(yōu)秀的,否則就考不上理想的高中;(2)只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才對得起父母和老師;(3)考不好就沒面子,別人都會笑話我;(4)一次考不好就證明自己能力差,以后也同樣會失敗。
逐步建立的合理信念:(1)學習的終極追求不是成績,而是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我努力了,即便成績不盡如人意,也不妨礙學習能力的提升,我依舊是優(yōu)秀的;(2)讀書不是為了討父母和老師的歡心,也不是為了得到同學的稱贊,而是為了實現人生價值和個人成長,以后能為社會做貢獻;(3)考試是一種階段性檢測手段,成績起伏或不理想都是正常現象。
咨詢結束時,我給小佳布置作業(yè):發(fā)現自己還有哪些不合理信念,與自己進行辯論。
第3次咨詢,引導小佳用理性的態(tài)度去看待考試,建立合理認知體系。幾次咨詢后,小佳的情緒與行為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在此基礎上,我教給小佳放松的技巧,讓她回家練習。
第4~5次咨詢,通過會談了解小佳家庭作業(yè)的完成情況,詢問小佳的感受及對合理情緒療法的應用,對小佳的進步給予肯定。
第5次咨詢結束后,小佳表示自己的焦慮情緒已經得到緩解,并掌握了緩解焦慮的方法,精神狀態(tài)變好了,睡眠質量也有好轉,能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考試,可以結束咨詢。
一個月后回訪,小佳的父母和老師反映小佳恢復了以往的開朗、自信,學習和生活走向正常化,成績也有了進步。
四、咨詢反思
小佳的問題很具有代表性,很多學生面臨同樣的問題:學習基礎不錯,但是某階段的成績下降,導致認知行為失調,產生焦慮情緒,進而泛化到軀體上,形成惡性循環(huán)。考試焦慮往往與不合理認知有關,找到來訪者的不合理認知是消除焦慮的關鍵。
心理和行為的不適總是有原因的,最終要靠來訪者自己克服,咨詢師只能起到引導和教練的作用。來訪者的問題及形成原因通常是千差萬別的,往往也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發(fā)酵,這就要求咨詢師的干預方法是綜合的。
這個案例只對小佳本人進行了5次咨詢,實際上她的考試焦慮也有一部分來自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如果能和小佳的父母進行深層次的溝通,消除家庭環(huán)境對她的消極影響,咨詢效果將更理想。
(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教研培訓中心 張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