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靳
鄭州是一座歷史發展十分悠久的城市,其所蘊含的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縱觀鄭州內,更是有眾多文物建筑屹立其中。本文主要以鄭州為例,對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的管理理念,從經費支出、日常管理等多角度進行應用探索。
鄭州市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理念的探索不僅是對鄭州文物建筑的一種保護,更是促進文化發展與經濟建設雙贏的重要手段。在理念探索的過程中,鄭州文物建筑保護工作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經歷了考驗,實現了文物保護與城市發展、文化傳播等多方向的統一結合。
就鄭州的地理位置而言,人們通常用天地之中來形容。從中華民族發展歷史的角度來說,鄭州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在中華文明的發展與傳播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據不完全統計,鄭州目前擁有的文物古跡的總數已超過8000處,其中還包含兩處世界文化遺產,國家級重點保護單位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200余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更是數量眾多。鄭州也由此成為全國重點保護單位、文物古跡總數量最多的城市。這樣豐富的文物資源不僅反映著鄭州市文化遺產城市的標簽,也是對中華文明發展過程中重要文化信息的反饋,對于中華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價值及文化信仰的傳播與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為古代先民營造理念和精神生活的主要代表的文物建筑遺存,不僅反映了歷史的記憶與歷史發展軌跡,更是對人文精神的體現,是鄭州城市文化底蘊體現的關鍵。由此可見,加強鄭州文物建筑保護管理工作,凸顯文化遺產存在價值對于其更進一步的研究及歷史文脈的傳承創新尤為重要。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對鄭州市遺產保護及旅游業發展提供的大好機會。前文提到,鄭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眾多,為進一步凸顯文物的利用價值及存在價值,強化文化遺產的文化傳播與創新,從而實現文物保護與經濟文化發展的雙贏,需要在保護利用的工作理念上進行探索。
加強日常保護,注重科學管理
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一直是鄭州早文物建筑管理工作中的指導方針。國家及當地政府對于文物建筑的保護工作也十分重視,不斷強調科學管理與統籌規劃,切實做好文物建筑的日常保護工作。這就對相關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為便于責任落實與工作管理,鄭州在文物建筑管理方面采取的是分級負責、屬地管理的工作原則。因此,現階段鄭州市文物建筑管理主要依靠保護管理機構與相關行政部門。在此管理過程中通常存在專業人才短缺及工作人員文化素養、專業素養參差不齊的情況。為減少個人素養對文物建筑管理工作帶來的影響,鄭州市有關部門或單位應加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針對前文提到的文化素養及專業素養參差不一的問題可進行分組培訓,即按照不同工作人員的文化背景、工作年限等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豐富有關工作人員在文物建筑修繕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及國家、地區文物局在不同階段對文物保護工作提出的要求等,提高工作人員個人素養的同時促進其文物保護意識的提升。
關于文化建筑的日常管理工作的進行還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轄區管理范圍內的巡查,重點檢查文物建筑的保存狀況及使用情況等重要信息,從而及時發現文物建筑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當或不合理之處進行糾正,最大程度上延長文物建筑的使用壽命。
強調經費支出,分批有序落實
近年來,國家及各地區文物行政部門對于文物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及資金扶持力度逐漸增加,鄭州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同樣如此。自2011年起,鄭州市政府就十分積極的建立了文物建筑保護的專用基金并對資金使用狀況進行管理。2012年以后,更是加大了對文物建筑的資金扶持力度,每年在文物建筑保護與管理方面撥款千萬元。但此撥款方式容易出現資金使用不合理或分配不合理等問題。因此,鄭州市政府又對資金使用的有關規定進行了調整,由于鄭州文物建筑分布情況不同,各縣級單位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所占比例不同,不同地區文物建筑保護狀況也有所不同,鄭州市政府采取分級撥款的方式對經費支出的合理性進行調整。若在管理過程中出現需要對本體進行維修的文物需要按照國家及當地政府的有關規定,委托專業水平過硬的設計單位對立項報告和保護維修方案進行編制,并據此對國家及當地政府的有關經費進行申請。文物建筑管理過程中可能由于自然等因素對文物建筑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壞,因此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文物建筑管理經費短缺的情況,此時,有關行政部門或單位可根據市級文物保護資金的使用情況采取配套補助措施,確保文物保護與維修工程的順利進行。對于文物建筑保護的重點單位,應對保護維修方案已成功通過審批、歷史價值十分突出、保存現狀并不理想等的具體情況進行排序,與此同時還要綜合考慮當前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調度問題與管理水平問題。每年根據鄭州市內不同地區文物建筑保護的具體情況挑選十處重點保護項目,根據政府相關批示一次性或分批次進行撥款,為重點文物的保護與維修工作的開展提供條件。在經費支出合理的情形下,鄭州市政府已經成功地挽救了多批文物建筑,這也是鄭州文化底蘊越來越豐富、文物建筑多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原因。
規范管理方案,強化施工管理
文物保護工程開始之前,有關部門需要對文物建筑的具體破壞程度等進行全面勘查,然后根據具體情況與相關數據對保護與維修方案進行編制。但現階段,不同設計單位之間文物建筑勘查水平與保護維修方案設計水平存有一定差異,對于同一文物建筑不同設計單位所給出的設計方案往往存有較大出入。就方案制定完成后的評審環節而言,受到經費、時間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多數設計方案評審環節的進行都是以召開評審大會的方式呈現的,之后根據在座評審專家的共同意見對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及最終結果進行公布,很少有專家組親臨現場對方案設計進行了解與指導。基于此,有必要通過制度約束對設計方案的評審等規范性進行提升。鄭州市政府在文物建筑保護管理過程中就充分認識到了這一問題的重要性。因此,十分積極的對市內發改委資金進行爭取,并通過多種途徑委托來自清華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等高層學府的設計人員對文物建筑保護維修方案進行編制,大大提高了上報方案的合格率與通過率。在方案評審環節方面,鄭州市政府同樣做出了適當調整,首先需要將文物建筑電子版的修改方案進行上交,由專家組對電子文本進行審閱后親臨現場對文物建筑的具體情況進行勘查,之后根據現場勘查情況與所提交電子文本的綜合性與契合程度進行評判。這樣一來,專家組就能夠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電子文本中所提到的施工方案預計具體計劃進行深入溝通,有助于專家組更為詳細的指導意見與發展建議的提出。對于保護與維修方案本身來說,這樣的評審方式也使得其科學性與嚴謹性大大提升。
近年來,鄭州市文物保護經費的投入不斷增加,文物建筑維修工程的開展數量也呈現上漲趨勢,越來越多的隊伍開始參與到文物保護與維修過程中來,國家與各地區政府對文物建筑保護的多次強調也使得其社會關注度日益提升。為確保文物建筑保護與維修的高質量,鄭州有關部門對國家文物局提出的文物保護的相關要求進行了系統學習,與此同時對河南省政府出臺的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管理的相關規定等文件進行了強調。通過文件內容的傳播提醒有關工作人員文物保護意識與責任意識的加強。除此以外,還要對中期的施工過程與結尾的竣工驗收工作的監管力度進行加強,提升各建設單位的規范程度。文物建筑是我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十分珍貴的一種資源,具有不可逆的特殊性質,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對工程檢查的根本目的及施工問題的發現起到了決定性作用。鄭州市有關部門在對文物建筑保護與維修的中期施工階段進行監督管理時十分注重現場施工情況的反饋,大大提高了施工整改的實效性。監管工作完成之后有關工作人員需要將反饋意見以書面形式上交到建設管理單位。工程竣工后的驗收階段的驗收成果同樣如此,特別是對于國家級、市級、縣級等重點文物建筑更是要嚴格按照國家及地區政府的有關規定進行驗收,最大程度上確保驗收質量及驗收過程的規范性。
綜上所述,鄭州文物建筑保護利用理念的探索的確對文物保護起到了切實保護的作用,這使得本就十分珍貴的文物建筑的遺產價值更加突出。從另一方面來說,該理念的應用探索也為人們的休閑娛樂與傳統教育創造了新的途徑。
(鄭州二七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