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小慧
針對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問題,本文以2015年至2019年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業相關數據為研究樣本,并根據現金——現金流敏感性模型,探究供應鏈金融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影響作用。進一步地,本文引入供應鏈上合作關系穩定性這一調節變量,在原有模型中加入交互項進行了回歸分析。研究發現,供應鏈金融能夠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這表現在現金——現金流敏感度的顯著降低上;對于供應鏈上合作關系趨于穩定的企業,這種緩解作用更為明顯。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勢頭迅猛,國家也相繼出臺了各項決策部署和惠企政策,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但這些宏觀層面的政策與倡導在改善中小型企業融資困境的實踐中發揮的作用有限。供應鏈金融的應用,將商業銀行、中小企業、核心企業以及第三方物流企業間的關系進行了重塑,依托于產業供應鏈,核心企業對上下游中小企業的融資提供擔保,同時也約束中小企業的融資行為,而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其中起到監督管理質押物的作用,這無疑緩解了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約束問題。但是,實際中供應鏈金融是否可以解決中小企業面臨的融資困境,其內在有著怎樣的影響因素,還需要我們進一步探究。
對于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問題,我國學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論層面。李善良(2012)提出供應鏈金融具有信息共享性、融資整體性、風險可控性等優勢特征,為實現中小企業融資的可行性提供了解決措施。也有學者從供應鏈金融的三種模型入手,分析不同模型下存在的融資優勢。魯其輝等(2012)根據供應鏈應收賬款融資模型,建立起多方參與的多階段供應鏈決策模型,研究了在有無融資情況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決策問題,分析發現因無其他融資情況而導致生產中斷的中小企業可以在供應鏈金融的幫助下實現連續生產。魯其輝等學者(2016)利用EOQ模型研究了存貨質押融資的幾種主要模式,旨在為供應鏈中企業提供最優的存貨質押融資模式的選擇。相較于國外學者的研究,我國學者對于供應鏈金融如何緩解融資約束的機理問題研究不深,且相關的實證研究較少。雖然宋華、盧強(2017)從網絡和能力的理論視角出發,研究了供應鏈網絡連接的強弱以及中小企業自身能力對于其融資績效的影響作用,但鏈上企業關系穩定程度方面的研究有所缺乏。基于此,本文利用2015-2019年中小板上市公司面板數據對供應鏈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約束的問題進行研究,并進一步探索供應鏈上企業間關系的穩定性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從而作出實證檢驗,以期提供一定借鑒意義。
研究假設
供應鏈金融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方式,一方面基于真實的產業鏈,核心企業以自身信用為中小企業貸款做擔保,提高了中小企業的資信水平,同時中小企業違約會影響其與核心企業的長期合作關系,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另一方面,由銀企、第三方物流企業建立起的特定的供應鏈網絡,保證了信息傳遞的通暢,降低了銀企間的信息不對稱,并在各方監督下促使信息充分披露。由此,本文提出假設1: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能夠通過供應鏈金融得到有效緩解。
基于社會網絡理論,網絡構造中的結構、關系以及位置等網絡特質都對網絡中的企業有著重要影響。王霏(2020)分析指出,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網絡中的網絡嵌入性能夠顯著的正向影響到中小企業在供應鏈網絡內部獲得資金。通俗來講,供應鏈上各企業間關系的穩定與信任程度可以反映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的穩健與否,以此來向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融通資金的把握更大。因此,本文提出假設2:供應鏈上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可以正向調節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效應。
模型構建
1.供應鏈金融的融資約束度量模型
2.供應鏈金融對緩解融資約束效應影響的度量模型
若交乘項SCF*CF系數α3顯著小于0,則代表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問題能夠通過供應鏈金融得到有效改善,假設1得以檢驗。
3.供應鏈穩定性對融資(緩解約束)效應影響的度量模型
依據以上分析可知,我國中小企業存在融資約束問題則α1為正,而供應鏈金融可以有效緩解其融資約束則α3應當為負。此外,在假設2的檢驗中,若供應鏈上合作關系的穩定性可以正向調節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中小企業的融資效應則α5為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