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建永
財務管理工作是基層衛生院經濟發展的主要組成部分,不僅負責資金的籌集、發放與使用,還應完善預算管理、審核與執行,以提高醫療機構的服務水平與服務成效,實實在在地為國民醫療衛生事業貢獻力量。隨著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基層衛生院不僅要為群眾提供高質、高效的醫療服務,還應創新財務管理模式,以尋求一條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改革之路。本文簡要分析了新醫改背景下基層衛生財務管理現存不足與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優化對策,以提升財務人員綜合素質,為醫療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當前時代,我國醫療衛生體制不斷改革,對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不僅要完善人才培養制度,還應細化各項成本核算、財務支出、項目開展等相關制度,以確保衛生院財務管理工作在安全軌道內。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各基層衛生醫院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與不足,本文具體分析如下。
衛生院財務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當前,各基層衛生院的專業技術崗位設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部分財務管理人員雖然具備相應的晉升、評聘能力,卻受崗位的限制很難獲得高級別職稱,導致基層衛生院高水平、高技術會計人才數量不足,抑制了自身的發展。此外,部分鄉鎮衛生院存在嚴重的管理秩序不合理現象,制度落實受人為因素影響較為嚴重,經常會見到過期發票、二聯單、白條等不符合要求的票據,既降低了有效監督機制的功效,又輕視了會計內部控制,造成了腐敗和管理混亂等不良現象。
財務管理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高素質會計人才是保證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工作有效實施、順利開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當前基層衛生院應加大人才管理力度,通過培訓、學習、講座等形式提高財務人員的理論水平、應用技能,以為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高素質、高學歷的人才隊伍。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當前高校財務相關專業畢業生很少愿意投身到基層衛生院工作中,致使財務管理隊伍新生力量匱乏,制約了相關工作的進一步提升。此外,部分基層衛生院領導為財務工作認識不足,只要求其收好錢、算好賬、把好錢,財務管理人員再學習、再教育不足,缺乏良好的預算管理意識、繼續教育意識匱乏,既限制了員工自身的成長,又限制了衛生機構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投資管理目的性不明確
投資管理是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不僅涉及到醫院資金的發放籌集和使用,還承擔著建設現代化醫療機構的重要職責。而當前,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在投資管理上目標不夠明確,側重于正常運營與社會效益,忽視了自身新型醫療設備的投入和使用。此外,部分基層醫療機構雖然籌資購買了新型醫療設備,卻缺乏高素質的技術人才,致使其只能當做擺設,既浪費了資金,又降低了現代化管理標準。
成本費用管理不科學
當前雖然國家實施了醫保改革政策,擴大了甲類藥品的覆蓋面,但是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依然需要支付非醫保目錄內的藥品費用,且價格昂貴,增加了國民求醫的難度。此外,我國藥品支出成本控制制度不夠嚴格,各省均采用藥品集中招標與采購模式,雖然保證基層醫療機構的藥品價格與公立醫院相同,但是銷售模式存在一定的漏洞,監督機制不夠完善,導致部分醫生為了個人利益亂開處方,私自增加藥品使用量,不僅增大了患者求醫的負擔,而且還增加了醫療機構的負面社會效應,不利于醫療機構的長期穩定發展。
新醫改政策不僅為基層衛生院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并且也對具體財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標準,既要加強人才培養模式,又要完善相關管理制度,以提高公共醫療設施服務水平與服務效能。本文針對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改革對策具體分析如下。
完善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制度
目前社會形勢下,部分基層衛生院在財務管理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預算管理、收入管理、技術管理、資產管理、設備投入等,不缺乏科學的制度與依據。因此,基層衛生院應完善相關財務管理制度,以發揮財務部門在醫院經營管理和經濟效益中的作用。首先,基層衛生院應在確保正常運營的前提下,完善收費結構管理制度,以獲取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次,基層衛生院應將自身發展與新醫改環境相結合,增加會計財務管理部門與崗位,并為其預留出充足的職位晉升空間。最后,還要結合基層衛生院的實際情況,完善財務預算和審核規范管理制度、會計崗位內部優化制度,以高效完成自我檢查、自我監督,在為社會民眾高質量服務的前提下,籌集更多的資金投入到設備與技術人才管理上,為自身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加強財務管理團隊整體素質
財務工作是保證基層衛生院順利、穩定發展的基礎與保障,因此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培訓學習力度,以強化自身素質,提升服務效能與服務質量。首先,基層衛生院應在正常運營的情況下組織財務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包括財務管理專項技能與會計業務知識等。其次,衛生院還可以組織財務管理人員定期到優秀崗位、優秀單位交流學習,以提高團隊整體素質,逐步實現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的一流服務目標。最后,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基層衛生院可以邀請有關方面的財政專家定期組織講座活動,以促使財務人員學習、吸收、掌握相關行業前沿知識、財務理論基礎與應用技能,為改善衛生院的經濟發展狀況奠定夯實基礎。
完善財務風險管理
與其他企業相同,醫療衛生院在發展與成長的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風險。因此,基層衛生院應強化管理層的風險意識,并定期開展培訓學習,將風險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落實到醫院發展、成長的每一個環節。其次,基層衛生院在實際發展中還應提升對預算的管控力度,要求相關財務管理人員深入分析預算與實際數據現狀,并分析不足與差異原因,以進一步及時調整預算方案,進行整改工作。最后,從衛生院還應通過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全體財務職工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責任意識,以避免腐敗、虧空等不良財務現象發生。
完善設備投入管理制度
對于基層衛生院而言,在完善設備與制度的同時,還應通過資金的合理使用加大設備投入。此外,衛生院應該結合自身實際存量資產、流動性資產和資金,實行專人分析制,以加大對新型設備的投資力度,通過招標、承包等環節,保證新型設備與高科技人才的需求量,為自身長期穩定發展創造良好的設備基礎、物質基礎、人力基礎。
綜上所述,基層衛生院應深入進行醫療改體革制,以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衛生服務體系,逐步實現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醫療服務的最終目標。同時,基層衛生院應加大財務管理力度,建立相應的管理機制與人才培訓體系,以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彌補傳統公共醫療體系的不足,為自身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夯實的基礎。
(壽光市化龍鎮衛生院)
參考文獻:
[1]黃朝梅.基層衛生院執行新政府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問題的思考[J].財經界,2020(26).
[2]殷玉娟.新會計制度下的基層衛生院財務管理的創新[J].財經界,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