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唯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不僅如此,它全方位地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而將大數據應用于審計工作中也是當前審計工作模式的一大創新和突破。本文圍繞大數據驅動的智能審計決策及其運行模式問題展開探討,提出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審計思維系統化
在數據式審計工作中,其工作思維相較于以往傳統的審計思維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基于數據背景下的審計思維應該主要以整體或是系統作為主導模式,從審計人員方面來分析,工作人員可以在大數據審計分析模塊建設工作中對一手掌握的所有的數據資料做深入挖掘,然后再運用走訪的方式對其中存在疑點的部分進行一步步核實,緊跟著再進一步評估其中存在的風險及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換言之,此運行模式的提出是遵循由整體向部分最終又回歸整體的系統化模式展開的。
審計方法智能化
在傳統的審計工作中,基本都是運用抽查法及詳查法展開工作的,即便是在后續的工作當中有具體的分析測試審計環節,卻也因為其與實況不符而涌現出一大批實質性工作錯誤或問題矛盾,但如果應用數據式審計模式則能夠仔細研判其實際情況,并且綜合對許多年的數據以群體行為作為主要對象進行深入剖析。然而,在面對不同形式的數據源的時候往往是選擇效率最高且最適合的審計模塊,與此同時又可以在不同的數據分析平臺上實施運行標準化分析模塊,最終能在審計工作中完善不同的審計方法或工作模塊,達到智慧審計的目標。
審計范圍廣域化
相較于傳統的審計模式來說,數據式審計最大的差異就在于其審計程序和審計邊界的延伸,其一從審計程序方面綜合進行考慮,其數據審計的工作模式已然不能只是局限于審計過程的實施,還應該覆蓋除此之外的過程。另外,從審計范圍方面進行分析,數據式審計模式綜合了單純的業務分析和數據分析兩種模塊,緊跟著審計工作全面覆蓋的相關要求的提出不斷延伸和擴大審計工作的范圍。
新時期背景下,大數據作為提升數據加工能力,以及實現數據增值核心途徑,將其于審計分析緊密關聯去,并依照其兩者具備的特征優勢,延伸出新的大數據審計思路。(1)降低審計風險。應用大數據技術,可確保耗損相同的審計成本,處理更多的原始數據,明確影響審計決策因素,并獲取更多有價值的審計線索,降低主觀性分析造成檢查風險。同時,大數據技術將審計工作順序次序,審計人員將細節進行自動測試,一旦發現異常數據之后,利用高水平分析程序減少審計數據數量,降低審計工作難度。(2)由事后審計向持續審計轉變。數字化時代到來,審計系統可將企業審計相關風險進行深挖,并及時發現存在問題,之后自行對其數據整合傳輸至審計人員,審計人員將數據依照相關程序判定其風險。(3)局部抽樣審計向全面審計發展。局部抽樣審計模式,由于抽樣取本具有一定局限型,忽視大量業務活動,增加審計風險。大數據技術為審計人員實施整體審計模式,提供可行性支撐。
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審計模式發生了巨大轉變,具體來說,其產生的主要影響應該從三個方面進行綜合分析。
新興思維帶來的影響
從傳統審計以大數據分析為輔到如今的以大數據統一數據采集分析為主,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在不斷普及,同時其技術也在不斷成熟,新的思維模式時刻都在對審計式數據模式產生各種影響,或者可以說,本身數據式審計模式就可以作為大數據審計思維的進一步拓展。
大數據本身帶來的沖擊
以往的審計工作僅在審計實施途中進行數據結果的分析,此過程過于片面化,然而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審計因為受到時間限制的緣故,顯然,傳統的審計方式已經不能再與當前數據量不斷擴大并且內容多元化的形勢相適應。此時的大數據審計不要拘于某一個具體的審計項目,現階段審計獲取到的數據結果基本可以作為審計立項的基礎性數據依據的主要來源,此后的審計工作也將會以數據分析為主要途徑。
大數據技術帶來的影響
很明顯,時下在面對日新月異的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現狀時,包含人工智能、圖像識別等眾多新的技術類型成為不斷刺激審計模式變化的最新技術手段,這些技術被廣泛地應用于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和分析數據以及結果可視或預測未來數據的各個項目的工作環節當中,與此同時,工作人員也已經實時地嘗試將大數據分析技術應用于數據挖掘和知識圖譜等各種工作當中。
創新大數據工作模式
創新是時代發展動力的源泉,大數據分析技術融合內審工作中,堅持創新的原則,繼而形成以數字化內審系統為主的數據運行分析模式,成功地突破了內審人員少且工作任務量大等問題,進一步全面地提升內審作業以及審計成果實際運用的能力,構建形成基于大數據的內審監控預警系統和查詢分析系統以及疑點管理系統或者數據中心。
完善跟蹤審計方式
借助云平臺的優勢創建形成審計數據綜合性分析平臺,其優勢主要體現在運算能力強且安全性及可靠度高,不會因企業內部計算機的運算能力而受到制約或影響。此外又使數據處理的具體流程實現簡約化,綜合在云平臺上陸續完成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標準化以及模型的分析工作,內審人員可以及時地在云平臺上進行互動,省去了來回奔波的環節。再者,進一步提升數字化內審工作系統的過程中加強系統的工作實戰并且實現檢驗數字化內審功能的優化,審計核查出工作中出現的疑點,整體性提高內審工作的實質效能。
精準把控數據分析啟動關鍵點
數據若使用缺乏合理性,人員對數據分析越深入,對決策造成影響越大,為避免審計過程中出現南轅北轍現象,需精準把握數據啟動關鍵點,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①清理并標準化數據。內部審計需及時掌握數據來源,并了解數據收集人員,確保其數據信息準確性。數據真實性以及全面性,作為數據分析重要基石,標準化數據應確保度量單位,可通過所有變量轉變于特定范圍內對比。②處理異常值。內部審計人員不能僅依附于自身經驗,判定數據準確性,離群值應被高度重視,異常數據側面反應異常業務內容,及時找出異常值分析其成因。③可視化數據。數據實現可視化,為人們直觀提供信息,數據可視化在審計初期便加強應用,其對模式進行識別,并構建相應圖表實現最大價值。④了解相關性于因果性關系。大數據中對相關關系開發利用,使數據分析更傾向于關系數據分析,減少對因果關系的依附。同時,數據處理技術,以及分布式計算存在,可短期內獲取實時數據,并準確識別計算和相關性。
立以數據為基礎,以數據分析技術為核心的審計思維模式
要使數據式審計模式發揮出其效用,勢必要在數據這個核心問題點上下功夫,積極徹底地實現思維方式以及思想觀念的轉變,將以往的業務驅動轉變成數據驅動。另外從數據的總體性把握和重點突出以及分散核查或精確性延伸和系統化分析作為正確掌握整體性數據指導的數據模式的具體指向標,借助大數據對云平臺的整體性進行全面分析,同時結合關聯查詢的方式方法全方位開展信息的多角度研究和判斷,以能夠最終找到具備價值意義的審計線索。
基于“大數據”審計,全面推動數據分析方式創新
在基于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審計工作中,內審人員應該盡力嘗試接觸各種新興的技術手段,像是運用數據挖掘技術來進一步挖掘出有關數據的價值。時下,面對規模較大的數據量,其內容又體現出極其復雜的特點,而對于數據來說,其自身就在不斷進化,對此給內審人員提出要求必須進行全面創新,結合自身對于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情況并持續性優化提升審計模式的運用,以此盡可能地使審計工作立于制高點。
加強大數據分析人員的隊伍建設
擁有一個精明強干的工作隊伍往往是大數據分析工作在進行當中的重要基礎性內容。鑒于當前審計監督全覆蓋的緣故,內審人員的工作職責與其工作范疇越來越廣,因此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也越來越多,基于此,對內審人員的技能提出了更高一層的要求。有效利用人才是審計技術力量核心保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闡述:其一,開發數據分析團隊。全面整合審計人員,通過理論及實際操作技能選拔高質量人才,組件數據分析團隊,實現數據統一、集中分析,匯編相應疑點說明書,組織專題講座以及答疑,為審計人員提供技術支持。其二,調整人員結構。加強培養計算機及審計實物復合型人才,以服務審計實踐為導向,轉變培訓思維,變更其培訓模式,調整計算機業務型人才比重。其三,總結經驗。豐富數據分析技術方法。研究不同領域審計分析模型,進一步加強戰略分析思維。
綜上所述,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不僅優化了內審工作的工作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同時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也對內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顯然,當前大數據技術在內審工作中的應用還不夠緊密,而各個應用單位及企業在這方面的人才也比較欠缺,為此,特別提出要持續性提升內審人員規模建設的力度,加強人才資源培訓工作的建設,創新工作模式,從而達到提高工作成效的目的。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