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芳
本文通過對寧波市2015-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指標進行歷史縱向比較及與其他計劃單列市和部分副省級城市的橫向比較分析,從經濟環境、支持環境、競爭環境、社會環境、技術創新環境、科研投入、產出能力和發展能力等八個方面研究和分析了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現狀,指出寧波髙新技術產業處于成長期;之后,從財稅政策、融資機制、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等四個方面提出提升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水平的相關建議和對策。
近年來,寧波市相繼出臺了《寧波市加快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攻堅行動方案》《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項目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促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寧波高新技術企業主要指標增長迅速,如表1所示,2019年,寧波市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08家,全市有效高新技術企業數已達2149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142.88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53.7%。
然而,寧波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企業數量規模偏小、研發投入較低、創新資源明顯欠缺等問題,極大制約了產業健康發展。本文從八個方面研究和分析了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現狀,并提出相應對策。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經濟環境現狀
作為長三角南翼經濟中心和全國重要港口城市,2020年,寧波GDP 12408.7億元,居浙江省內第二位,僅次于省會城市杭州。
寧波高新技術企業以民營中小企業為主,民營經濟由于先天不具備國有企業的政府資源優勢,大多數依靠自身積累,企業數量偏少、規模偏小。2019年,在9個計劃單列市和副省級城市中,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數排名第7,僅優于廈門和大連,分別是同期深圳、廣州、杭州三個城市的13%、18%、39%,如圖1。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支持環境現狀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培育高新技術企業的搖籃,寧波國家高新區經過20多年的建設,改善了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環境,有效地推動了寧波市經濟的增長。2018年,寧波國家高新區獲批建設國家自創區,為其實現跨越式發展鋪平道路。
寧波市內現有高等院校21所,其中,本科10所、專科9所、科研院所2所,市內高校畢業生為高新技術企業人才的引進提供了保障。寧波市已建成中科院寧波材料所、北方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高質量產業技術研究院,在建包括甬江實驗室在內的甬江科創大走廊科創平臺等,重點科研院所以及相關研究平臺的設置為高新技術企業的良好發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市內普通高校中211、985院校數量為0。高級別科研院所和平臺的規模和水平相對不強,影響了寧波市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資源質量和創新基礎厚度。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競爭環境現狀
從2019年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與我國其他計劃單列市和部分副省級城市高新技術企業的營業收入數據對比圖(如圖2)可知,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競爭力與國內發達城市相比,存在著不小的差距,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社會環境現狀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離不開政府的政策支持。市政府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培育行動,并在財稅支持、投資融資方面出臺了具體的政策措施,如采取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加大創新創業金融支持力度、完善科技信貸風險代償機制、建立平臺引導企業多層次市場融資等,解決高新技術企業資金難題。
同時,寧波市搭建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將大學科研與社會資源的優勢相互結合,兩者相互影響,從而方便為產學研提供平臺和服務的機構。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環境現狀
2019年,寧波市技術市場較為活躍,技術交易規模持續擴大,寧波市技術合同數7365項,成交額達259.4億元,但與其他計劃單列市相比并不占優勢,如圖3。
截止到2019年年末,寧波市共有火炬特色產業基地6個,基地內企業936家,工業總產值1593億元,各項指標在4個計劃單列市里遙遙領先,如圖4,寧波高新技術產業已形成了一定的區域特色和產業特色。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科研投入現狀
在“科技爭投”行動下,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科研投入加速增長,如圖5,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能力穩步提升。2019年,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303.21億元,同比增長25.81%,占工業總產值比重5.13%,R&D活動人員折合全時當量是54696人年。
寧波市超過40%的高新技術企業集中于傳統產業領域,科技創新投入大、產出低,影響了企業科研投入。相較于深圳、廣州、杭州等國內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城市,其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在附加值較高的新興產業領域,寧波高新技術產業投入差距仍較大。2019年,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科技活動人員數量,僅為深圳、廣州、杭州的15.8%、33.5%、38.7%;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僅為深圳、廣州、杭州的14.7%、35.7%、36.5%。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產出能力現狀
從2015年開始,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保持平均15.82%的年增長率,2019年達到5910.3億元,同比增長17.7%,如圖6。可以看出,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產出能力逐年增強,已逐漸成為拉動寧波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2019年,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工業總產值分別是廣州和杭州的70.6%和89.2%,寧波市與國內高新技術產業發達城市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能力現狀
以上數據及圖表表明,寧波高新技術產業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企業數量、產值、凈利潤和出口額連年增長,企業技術創新活躍,“科技爭投”成效顯著。寧波髙新技術產業處于快速成長期,發展能力較強。
通過產業現狀分析,結合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本文從財稅政策、融資機制、科技創新、人才培育等四個方面提出提升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水平的相關建議和對策。
財稅政策方面
充分利用財政補貼的顯著激勵作用,向重點行業和重點技術領域傾斜,進一步提高對核心技術的財政補貼力度;發揮稅收優惠政策的普遍激勵作用,兼顧特別優惠作用;同時,整合現有的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探索多種支持模式和方法以提高政策的協同效應和整體效應,避免投入“少而散”的情況。
融資機制方面
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存在的融資難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人才創新創業融資需求與社會資本對接平臺,引導企業借助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股權和債權融資,滿足企業對融資服務的多樣化需求;健全風險投資法律法規體系,制定風險投資融資政策機制,拓寬風險資本的渠道來源,營造風險投資的良好發展環境。
科技創新方面
開展新一輪的“科技爭投”,引導高新技術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充分調動企業自主創新積極性;提升大學科技園、高新區、孵化器、加速器、眾創空間等科技創新載體的規模和水平,支持企業建設工程(技術)中心、企業研究院、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高水平研發機構,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的創新企業梯隊;完善知識產權市場,保護企業創新成果,激發企業創新能力。
人才培育方面
由于寧波缺少頂尖高校,政府應充分發揮寧波區位和政策優勢,引進大院大所,厚植栽樹工程,搭建產學研相結合“一體化”人才培育平臺;對接國家、省、市人才引進計劃,加大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力度,提高人才待遇,改善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完善薪酬激勵體制等,充分調動人才積極性。
本文以中國火炬統計年鑒為主要數據來源,通過對寧波市2015-2019年高新技術企業指標進行歷史縱向比較及與其他計劃單列市和部分副省級城市的橫向比較分析,全面闡述了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現狀,指出寧波高新技術企業雖具備一定的區域和政策優勢,但存在企業數量規模偏小、創新效益相對較低、高級別科研院所和平臺的規模和水平相對不強、技術市場發育不充分等問題,與深圳、廣州、杭州等發達地區相比,寧波髙新技術產業競爭力仍存在一定差距,處于相對中等水平。同時,提出了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對策,政府可通過設置合理的財稅政策,構建多層次融資體系,繼續加大科技經費投入,加強科技創新載體和知識產權建設,完善人才培育平臺和激勵機制等方式,推動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實現2035年建成高水平創新型城市、躋身全球重要創新城市行列的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系基金項目:本文為2020年寧波市軟科學項目項目“寧波市高新技術企業發展障礙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202002Z1010)的階段性成果之一。]
(寧波財經學院)
參考文獻:
[1]鄭柵潔.壯大科技爭投主力軍 培育創新強市新動能——寧波市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調研報告[EB/ OL].2018-06-27.
[2]高文光.對高新技術企業融資體系構建的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0(25).
[3]柯建飛.寧波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實證經驗[J].寧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4(2).
[4]孟令熙.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人才擇業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