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呂夢冉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一柄雙刃劍,給傳統教學模式下小語種教師的教學研究帶來一定沖擊。本文從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手段和跨學科教學等方面展開,研究如何趨利避害,有效利用教育信息化來提升小語種教師的教學能力。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小語種;教學能力;跨學科
【作者簡介】王靜,呂夢冉,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
當前社會,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教育領域亦然,教育信息化在提高國民素質和增強國家創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已受到世界各國的普遍關注。我國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1-2020年)》中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的影響,必須予以重視”,教育部接連印發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也為教育信息化今后的工作指明了目標、方向和途徑,給教育理念的創新和教學模式的變革帶來深遠影響。
在各種網絡教學資源平臺初具規模,學校信息化教學硬件設施日趨完備,教師信息化技術應用能力不斷提高,“課上用、課課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已初步成型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高校小語種教師,對教育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辦法的研究,符合了教學現代化建設的需求,能夠幫助我們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學能力,改變教學模式,并逐步養成數字化教學的習慣。從實際意義上說,對教育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辦法的探索,能幫助教師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多樣性,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還能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并以學科教學緊密結合,有針對性地開展以信息技術為手段、以網絡資源平臺為依托的案例教學和教學法培訓,增強教師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學創新能力,使信息化教學真正成為教師課堂教學活動的新常態。
當前高校小語種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師資隊伍年輕化,教齡短,科研成果少,職稱偏低的現象,在學歷層次、職稱結構、專業化程度上發展很不均衡。部分教師畢業于非師范院校,外語專業水平高,但實踐教學經驗不足;部分教師有企業工作經驗,但是執教經驗少,科研能力弱,因而在職稱評聘方面都存在這樣那樣的短板,且大部分小語種教師畢業于語言文學專業,在應用外語教學中普遍缺乏技能知識和經驗,給正常教學工作的進行帶來阻礙。而教育信息化的出現為小語種教師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專業提升打造了良好的學習平臺,為教師的專業知識體系的更新和信息化教學能力的提高添翼助力。小語種教師應該抓住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機遇,扎實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提高小語種教學業務能力;學習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為教育的信息化、現代化建設以及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添磚加瓦。
一、研究目的
信息技術最初以技術手段的面貌出現在教育教學中,但技術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要服務并推動教學改革發展,實現信息化條件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創新。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旨在促進信息技術與小語種課堂教學有效整合,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提高教師利用教育信息化這一新平臺和信息化技術整合課堂教學的能力;能變革傳統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提升教學能力,優化課堂內容,提高教師跨學科教學的能力,從而探索出基于信息技術的新型教學模式。
二、研究方向
1.利用教育信息化拓展小語種教師的課堂教學內容。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教材、黑板、學生是一個課堂的全部內容,教材呈現的教學內容是文字和圖片式的,只有單詞、文章和練習,單一單調,學生知識獲取方式是一維的,知識獲取體驗也會相對單調且膚淺。以小語種商務外語課程中的接機一課為例,傳統的教材只能給出商務接機時需要的詞匯和對話,以純文字的形式讓學生被動記憶。而信息化教學手段的應用讓小語種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強大的形象展示功能,將抽象的、靜態的知識形象化、動態化,通過文本、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的形式共同呈現教學內容,有圖、有文、有音、有像,學生能主動且精準地掌握商務接機的現實場景,并通過情景模擬達到實訓教學的目的,豐富了課堂活動,提高了課堂效率。
2.利用教育信息化改進小語種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在傳統小語種教學模式下,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用精講多練的教學方式,在反復的語音練習、語法講解和例句解析中幫助學生掌握語言知識,因而培養出許多“啞巴外語”的學生。而教育信息化不僅能幫助小語種教師實現最基本層次上的教案電子化和上課網絡化,還能構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任務驅動和合作學習模式,實現課堂的有效翻轉,實現在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教學方式的變革,幫助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真正實現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
3.利用教育信息化豐富小語種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學手段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媒介,在傳統的小語種教學模式中多為口頭語言、印刷文字和錄音材料,對學生來講單調乏味。而教育信息化帶來了教學手段的現代化和多樣化,例如,思維導圖在小語種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將語法書中一條條的語法規則由點串為面,易懂易記易應用,幫助小語種教師有效解決了傳統教學模式難以解決的問題。
4.利用教育信息化提升小語種教師的跨學科教學能力。職業類外語院校“外語+技能”的人才培養模式,以及教育信息化培養知識、能力和品格均衡發展的復合型人才的需求,讓跨學科教學能力成為高職院校小語種教師的必備素質。一名稱職的小語種教師,不僅要具備扎實的專業語言素養,同時還要能借助信息技術進行以本專業語言知識為主的社會科學方面的學習,及時了解各相關領域的最新動態,有意識地提高自身的知識儲備和科學素養,拓寬知識面。并且要善于利用網絡資源平臺,進行跨學科學習和經驗交流,擴寬教學視野,努力涉足其他學科特別是關聯度較大學科的基礎知識,彌補自身知識的短板,整合利用各學科教學資源合理安排教學,更好地為小語種教學服務。
三、研究的主要形式
研究主要通過個案分析和課堂教學實踐兩種形式開展。
1.個案分析。在諸多影響教師發展的因素中,教師的專業基礎和教學能力會直接影響實際的教學效果,以個案分析的形式對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語種教師的教學能力進行診斷研究,能讓每一位教師都能成為教學活動的研究者和反思者。例如,小語種教師利用學校的錄播教室模擬微格實訓室進行課堂教學活動,以教學行為習慣和課堂掌控力作為研究目標,將課堂教學活動作為研究對象,能夠幫助教師及時發現自身問題,學習他人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方式,更新教學技能,改變教學策略,實現教學能力的提升。
2.課堂教學實踐。教師是研究的主體,學生就是度量研究成效的尺,課堂教學則是實施研究的主要平臺。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只有落實于課堂,才能貼近教學,使研究成果有可操作性和應用價值。學習教育信息化帶來的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掌握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以及信息化資源,并將之應用于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能幫助小語種教師改進課堂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促進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所發展、有所進步。
四、成果
教育信息化是一柄雙刃劍,對新老教師的教學研究都產生了一定沖擊。若使用得當,就能幫助教師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儲備和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手段,補充新的教學理念,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幫助教師得到全面的發展。但部分教師在教學科研中對信息技術的采用只停留于表面,不僅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毫無用處,還影響到了上課效率。
1.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改變了小語種教師的教學方式。教育信息化為小語種教師搭建了自主學習和交流的平臺,教師不僅可以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貫徹新理論新思想,更能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及時的反思,從中總結經驗,發現問題,找尋改進辦法,在不斷的實踐反思和改進過程中,帶動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
2.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加大了小語種教師在課堂中現代教育技術的使用力度。在理論學習和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進行課堂教學的同時,小語種教師可將網絡資源平臺中的教學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和改進,將之用于自己課堂教學中,能極大地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3.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改變了小語種教師的教學行為。熟練掌握和運用信息技術成了教師的自覺行為,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實現信息技術與教學實踐的有效融合,提高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積累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能力,并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潛能作用,優化教學過程,改進教學模式。同時,教師也可利用信息技術去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提升發展層次。
4.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提升了小語種教師的科研素養。由于小語種專業教師普遍年輕,大多數為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擔任教學工作,教學經驗缺乏,科研能力薄弱。而眾多網絡資源平臺和教師服務平臺上的各種教學研討會能幫助小語種教師通過交流和學習發現自身問題,積累知識,從各方面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和科研水平。
5.對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研究優化了小語種教師的跨學科教學能力。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背景下,國家組織了各種線上跨學科教學的培訓和講座,幫助教師從教學內容、教學環節、教學氛圍和教學成果等方面入手,將與小語種相關的學科,例如,跨境電商、商務外語、境外導游等方面的知識集中在一起,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從而打破固定單一的外語教學思維模式,建立跨學科知識框架,改變由于學科封閉造成的知識斷裂,達到跨學科教學能力的提升。
五、結語
教師想要獲得全面的發展,那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話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小語種教師應把轉變觀念和提升能力作為自身工作的重點,結合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提高科研能力,提升學歷結構和職稱結構,才能在自身的教育事業中獲得長足發展。
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是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的必要前提。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教學理念才能帶來正確的教學方法。高校小語種教師應摒棄傳統單一的外語教學模式,積極進行跨學科知識的學習和融合,更新自身知識和能力構造,才能獲得教學能力的提高。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是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教育教學改革是教師轉變教學理念的過程,也是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辦法。
科研是信息化條件下小語種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不竭動力。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的同時不斷進行科學研究,才能接觸到最前沿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在不斷地探索研究實踐中發現自身的問題并進行改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升教育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