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志和 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
水晶作為一種寶石,雕刻藝術的文化源遠流長,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就把它當做裝飾品。追溯到商周時期,人們把水晶、珍珠、瑪瑙并列為珍寶。莆田水晶雕刻技藝歷史悠久,源于唐宋時期,盛行于明清、民國時期。清朝乾隆年間,莆田仙游度尾的郭懷是石雕大師,被稱為“八閩雕龍始祖”,現存的郭懷石雕作品東門石坊,堪稱“八閩第一”。莆田仙游度尾蘇氏水晶雕刻前輩們的水晶雕刻技藝,就是充分學習、借鑒和傳承了仙游度尾石雕名家郭懷的精湛雕刻技藝,傳承應用到水晶雕刻上,創作的佛像人物作品流傳全國各地,分別被四川藏南的扎西持林圣地、江蘇蘇州居士林、浙江寧波鎮海凈業寺等著名博物館、寺廟收藏。人杰,名臣英才輩出。清乾隆年間,仙游度尾的雕刻大匠郭懷被譽為“八閩雕龍始祖”,開啟了一卷屬于度尾藝雕的輝煌和驕傲,楊泗宮、南潮宮的龍柱石雕等作品,以其形態逼真的造型、精湛絕倫的技巧,享譽八閩大地。2015年6月25日,中國收藏家協會授予仙游度尾鎮為“中國藝雕收藏文化名鎮”,成為全國第一個榮獲該稱號的藝雕名鎮。

莆田水晶雕刻在早期發展的過程中遇到很多瓶頸,申報為市級非遺保護項目后,產業規模正穩步擴大中,但原材料依然稀缺,且資金短缺、品牌宣傳力度不夠大等原因,發展相對緩慢,認知度有待提高。對于莆田仙游度尾的水晶雕刻,規模都不大,主要還是以工廠店為主,前店后廠,自產自銷。尤其是莆田仙游度尾的水晶雕刻師雖然技藝精湛,但由于種種原因,大多藝雕師到外地尋求發展,技藝人才外流。而且,老一輩水晶雕刻師逐漸退居,再加上水晶雕刻工藝要求高,年輕藝人大多缺乏興趣,不愿意學習,導致從藝人員大量缺乏,尤其缺乏創作能力強的高技能人才。所以說,關鍵是要通過引導資金投入,技術的傳承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回流,才能有效傳承保護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促進這個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莆田水晶雕刻題材豐富,主要以佛像人物雕刻為主,而且紋飾圖案多樣,常被當做寶石用于裝飾。目前,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唯有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存續傳承,以傳承傳授傳統手工技藝為主,水晶雕刻師雖然技藝精湛,但由于產業規模小,而且水晶雕刻藝人大多遠赴盛產水晶的江蘇東海尋求發展,技藝人才不斷外流,面臨失傳。為此,2018年3月,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向莆田市人民政府申請該項目申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得以進一步強化水晶雕刻傳統工藝的收集、整理、研究和保護,使這門傳統技藝得以傳承和發展。
莆田市仙游縣度尾鎮位于縣域西部,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地靈

莆田市荔城區、秀嶼區、仙游縣的水晶雕刻技藝分布廣泛,主要集中在荔城區的黃石工藝城,秀嶼區的上塘珠寶城,仙游縣度尾鎮中岳村、帽山村、譚邊社區一帶,具有較廣泛的社會影響。
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主要是在傳承融合中國玉石雕刻工藝和仙游雕刻大匠郭懷的石雕技藝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目前,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唯有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存續傳承,以傳承傳授傳統手工技藝為主。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目前以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的蘇志和作為傳承保護主體。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收藏了一部分民間水晶藝術品。得益于成長在仙游度尾水晶雕刻世家,筆者從小酷愛水晶雕刻,跟隨父親學習水晶雕刻技藝。自1990年從藝至今,在繼承了仙游度尾水晶雕刻技藝后,開始出師參加工作,刻苦習藝,博采眾長,吸取各家精粹技藝,創作風格獨特,作品在全國各大展會上多次獲獎。
對于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在表現手法上,主要包括圓雕、浮雕、鏤空雕等,同時結合傳統精湛的俏色相石的設計雕刻技法。其中,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傳承了莆田水晶傳承雕刻技藝的精髓,依據構圖的布局的需求,根據水晶自身的形體設計,講究造型優美,突出主題內容,造型上注重層次分明,疏密合理,基本上實現了合理取材,因材施藝。
天然水晶雕刻作品,不僅看起來精美絕倫,給人的質感也是晶瑩剔透,除了能夠陶冶人們的精神,還表達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至今,莆田水晶雕刻技藝十分注重工藝手法,通過俏色設計雕刻,經過巧妙構思和精心雕刻,根據水晶自身的形體特點,講究造型獨特,形象生動,設計飽滿,結構合理,把塑造的水晶雕作品,傳達出非凡的神韻之美。除此之外,莆田水晶雕刻根據設計構圖,巧妙布局,突出題材的個性化精神,而且在作品的造型上,十分考究層次感,雕工精妙,因材施藝,自然天成的藝術效果,極具觀賞收藏價值。
在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采用的水晶雕刻工藝,十分考究。在今后的傳承發中,具體傳承與保護措施包括,通過提高莆田水晶產品品質,提升水晶藝雕的收藏文化內涵,助推莆田水晶產業發展壯大;還要增強人們的保護和傳承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的意識,挖掘搶救和整理傳統技術有關資料,完善保護莆田水晶雕刻遺產。此外,還要加強莆田水晶品牌培育和保護,培育新生力量研發傳統技藝,加強教育培訓,通過跟莆田學院和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合作,開設相關水晶雕刻的專業技能教育課程,培養人才,讓莆田水晶雕刻技藝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首先,要成立莆田水晶研究院和擴大完善傳習所的規模、設備,建立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理論研究基地和數據庫。還要通過舉辦水晶雕刻的相關培訓班,大力培養,積極引進各類高級能優秀人才,加強水晶雕刻傳習所管理建設、收徒傳藝,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技能較高的水晶雕刻技藝人才隊伍。
其次,提高研發設計創新能力,強化莆田水晶傳統雕刻藝術品的產業發展后備人才,收集搶救保護遺存作品,建立非遺保護檔案室。同時建成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展示體系,初步建立莆田水晶優秀作品的激勵機制。擴大莆田水晶雕刻藝術的品牌推廣,讓更多人了解水晶雕刻文化,形成濃厚藝術氛圍,力爭建設一個莆田水晶雕刻藝術品的博物館,建立莆田水晶博物館,健全莆田水晶優秀作品激勵機制,傳統技藝得到完整有序傳承。
最后,加強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的保護,弘揚傳統文化,還需要編撰《莆田水晶雕刻作品畫冊》和《莆田水晶雕刻藝術學術論著》,加強莆田水晶雕刻技藝的宣傳推廣,樹立保護意識,邀請國內水晶雕刻專家、學者、民間藝人共同研究編撰出版莆田水晶雕刻作品集和學術論著。
綜上所述,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工藝考究,傳達了作者真摯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是一項亟需受到非遺傳承保護的傳統雕刻技藝項目,只有有效保護后才能代代相傳。以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度尾蘇家雕水晶雕刻傳習所作為保護措施落實單位,持之以恒開展傳承保護,建立莆田水晶傳統雕刻技藝的保護數據庫,收集莆田傳統水晶藝術珍品及相關資料,結合項目研究提升保護手段,出版莆田水晶作品畫冊、理論研究著作,使傳統技藝核心價值得以完整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