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 中國人民大學
前言:近年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給企業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在現代經濟環境下,國有經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我國企業結構分布。從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看,存在許多問題。對此,國有企業方面應明確人力資源管理的選擇因素,以提出有效措施。基于此,有助于充分發揮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對國有企業發展的促進作用。
(一)有助于企業選拔優秀人才。在國有企業發展中,通過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助于企業選拔更多優秀人才,從根本上加強高素質團隊建設。首先,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方面的要求相對較高,選聘人才的標準較高。通過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助于使國有企業加大人才管理力度,充分發揮人才的崗位優勢。其次,基于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可對相關管理制度加以完善,有助于促進企業深入開展優秀人才選拔工作,同時可為企業發展注入新的生機與活力,適應企業未來發展需要。最后,能夠積極打破傳統管理的束縛影響,有條不紊的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全面提高企業管理質量[1]。
(二)有助于提高人員能力素質。國有企業有效應用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人員的綜合能力素質水平。首先,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整體業務產生重要影響,直接關系到企業的未來發展。就國有企業而言,只有充分發揮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優勢,才能從根本上促進企業人員整體素質的提升,適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需要。其次,在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下,企業能夠積極對工作者開展測評活動,以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工作能力水平等,對人力資源狀況加以有效了解,牢牢把握住企業未來發展方向。最后,國有企業完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有助于增強管理層人員的管理意識,為促進企業持續發展奠定良好條件[2]。
績效考核是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對員工的工作績效進行科學的考量,有助于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然而,從多數國企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看,存在許多問題,如未能將企業經營目標融入人力資源管理中,也相對忽視人力資源管理的競爭優勢,不利于國企發展。具體問題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缺乏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現階段,國企人力資源管理建設中,大多局限于事務方面的人事管理,未能與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相契合,由此可見,國有企業缺乏人力資源戰略規劃。首先,許多企業在制定發展規劃時,能夠突出強調人力資源的重要意義,但卻未能將人力資源內容有機融入規劃之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管理者對人力資源工作的重視度。其次,許多國有企業未能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提升至戰略性的高度,導致其相關管理制度不完善,政策缺失,難以為國有企業深入發展發揮積極的導向作用。
(二)人力資源管理系統不完善。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看,存在相關管理系統不完善的問題。首先,管理是國有企業的重要工作內容,但許多企業更加側重于日常事務管理,忽視人力資源建設與發展,導致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其次,人力資源管理內容相對不健全,未能將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崗位競聘、后備干部管理等內容納入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中,難以從全方位視角對員工加強管理。最后,關于人力資源的績效考核制度相對不完善,雖然部分國有企業能夠推廣與應用績效考核,但在實踐中仍然存在許多問題,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發揮[3]。
(三)管理制度執行力小
在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其執行力度相對較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國有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首先,許多企業對人才培訓管理制度加以落實,但其培訓內容的可操作性不強,以理論培訓為主,難以對員工發揮積極的作用。其次,多數企業針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制度不完善,導致該工作不能全面而有效的開展執行,且在執行中受諸多阻礙性因素的影響。再次,人才招聘制度得不到有效執行。現行的員工招聘內容,未能作出詳細規定,且招聘渠道不具針對性,不利于廣泛吸納更多優秀人才。最后,績效考核制度的實施成本相對較高,且收效甚微,執行效果與初衷存在較大差距。不僅如此,績效考核管理思想受諸多方面的制約性影響,如傳統計劃經濟理念等,致使國企人力資源管理效率大打折扣。
(一)戰略目標。企業戰略目標的制定,影響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選擇。首先,將戰略目標作為整體導向,對國有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的關聯性做有效分析和探討,并根據結果合理調配人員,充分發揮人才的實力與激發潛力,確保人力資源優勢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次,將各種規劃要素與國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之間相融合,既對各個要素特點加以合理把控,又可使人員與工作崗位的匹配度更高,有助于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動國有企業更好更快發展。最后,制定層級管理目標,在國有企業工作狀態下,提高企業各部門間的默契度,將各項工作充分實現,以達到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外部環境間的有機平衡。
(二)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高度融合,能夠為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充足動力。所以,當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效率,與企業文化發展程度之間有密切聯系。首先,國有企業文化對其價值觀產生重要影響,換言之,企業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直接映射,所以,通過了解企業文化,能夠明確企業價值觀。對此,國有企業要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必須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其次,企業文化具有較強的凝聚力,在企業文化的影響下,員工能夠始終保持高度的工作熱情與積極工作態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員工的歸屬感、認同感,營造良好的內部氛圍,有助于增強企業的軟實力。最后,國企企業文化與所在區域生活習慣、傳統風俗等息息相關,因而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選擇過程中,國企負責人有必要考慮區域文化因素,使企業文化更具適應性。
(三)企業規模。企業自身規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選擇。目前,許多企業在了解自身規模時,習慣以計算總資產的方式加以衡量,該方式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企業的雄厚力量,但以此為依據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選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在合理選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時,可充分借鑒同類型相關國有企業的成功經驗,在結合自身發展實際的基礎上,科學有效選擇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為引導企業更好更快發展奠定良好條件。
(一)增強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國有企業中,要制定和完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必須全面增強人力資源管理意識。首先,伴隨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加快,人們的思想意識有明顯轉變。從企業管理視角看,大多管理者能夠了解到西方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但由于國有企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能真正意義上有效借鑒和應用。對此,相關人員應積極借鑒與學習,以“西學東用”為原則,將先進企業管理理念、管理模式與國有企業發展實際相結合,從戰略的高度制定更為詳細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其次,為滿足國有企業發展需要,有必要充分提高相關人員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將人力資源管理提升至思想層面的戰略高度,為國有企業未來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指明正確的發展方向,順應時代發展。
(二)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當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企業相關負責人,對企業管理工作予以更高的重視度。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企業要從根本上強化管理工作,必須積極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如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不僅能夠促進企業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而且與國民經濟發展之間有密切聯系。首先,相對于普通企業而言,國有企業更具特殊性,要制定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有必要聯系國有企業的發展實際,打破傳統束縛,強化企業管理。其次,伴隨企業工作的深入,相關人員應注重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制度的層次,以適應當前企業經濟的發展需要。
(三)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權責體系。新時期,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處于不斷改革與完善中。就國有經濟發展而言,應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權責體系,并不斷進行調整與升級,以適應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促使國有企業在經濟體制改革的潮流中不斷發展。首先,將責任落實到個人,在管理工作中,只有確保責任的有效落實,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員工的責任意識,使之在工作中保持認真謹慎的態度,積極開展各項管理工作。其次,將管理部門與監督部門有效分離,一方面,賦予管理人員以權力和責任,使之認真開展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確保監督人員能夠積極監督,不徇私,真正意義上發揮人力資源管理權責體系的重要性。
結論: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為適應時代發展趨勢,應注重從戰略性角度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不僅能夠從根本上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充分發揮人才的應用優勢,而且可最大限度的推動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為確保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針對國有企業戰略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問題,建議相關人員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增強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完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權責體系等,加快國有企業的發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