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宇 川北醫學院
新中國成立后,伴隨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我國城鄉一體化取得了舉世的成就。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經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城市發展的進程依然遠高于農村,城鄉差異逐漸拉大,城鄉收入差距懸殊,城鄉矛盾不斷加深,這不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2016年7月,國家發改委出臺《關于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計劃在2020年建設100個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建設無疑是相應我國城鄉一體化戰略的重要舉措。
特色小鎮需要涵蓋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點。建設特色小鎮要不斷引進新項目,可能包括文旅集團、教育集團、投資集團、交通建設集團。特色小鎮建設周期長,需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緊靠政府單一財力支撐不僅遠遠不夠的,單一的資金來源會使小鎮的建設失去活力。因此想要讓更多項目和政策落地,實現良性發展,需要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小鎮建設。
建設小鎮的首要問題就是項目建設初期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保證資金鏈的供應才能保證在建設周期內特色小鎮能獲得穩定的進展,各個項目平穩落地不在萌芽階段就夭折。
首先,應當增強特色小鎮建設項目的預算、財政支持力度。特色小鎮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財政支持與政策扶持,政府扶持力度直接決定了特色小鎮的發展前景。其次,也應當積極獲取相關部委歲小鎮建設的支持,相關部委的關注能夠引導輿論方向,相關部門出臺的政策不僅直接有利于建設特色小鎮,還能夠引導社會民眾的關注,有利于日后的招商引資,增強政府帶動全社會配置資源的能力。
既然特色小鎮的建設主體是多元,建設特色小鎮就需要各方主體共同努力。首先,政府應當聯系當地商業銀行,與特色小鎮的建設主體搭建平臺。政府出面鼓勵商業銀行給資質較好、資金鏈供應出現短期困難的商家貸款,為其爭取利息較低、貸款時間較長的貸款的專項貸款,保證資金鏈的供應。也可與商家溝通,使用其固定資產或中長期資產作為標的物,增加在銀行的資信,加強資金鏈的供應。
PPP模式是由中國財政部提出的公共設施與服務領域的長期合作關系,通俗來說是社會資本負責項目開發、設計、運行、維護等一系列工作,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和政府補貼來獲得回報,政府部門充當監督者的角色,負責穩定產品定價、保證商品質量。
這種融資模式具有分攤風險、共享收益的特點。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參與項目建設有利于互相分攤風險。社會資本具備主觀能動性,能夠幫助項目解決技術難題、管理問題和人才短缺的問題,能夠提升服務質量。政府具備其他經濟主體不具備的強制力,政府主體作為市場的監督者,可以保證項目的可行性,滿足社會公眾的需求,有利于維護市場秩序,避免惡性競爭。社會資本作為建設主體能夠靈活配置資源,提升建設效率,維護項目長期發展。
首先政府要加強對特色小鎮的建設的重視,明確建設小鎮和利潤分配過程當中的權利、責任和義務,明確權責有利于后續建設,能夠加快推動小鎮經濟的發展。合理的利潤分配減少后續建設的矛盾。其次,政府還可以利用已有的公信力來宣傳城市小鎮的建設項目,讓更多市民了解建設的項目,達到招商引資的作用。
相比其他傳統的融資方式,PPP模式更具有競爭力,也更加適合特色小鎮的建設。政府監督市場運行,商家可以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上大展拳腳,結合各個小鎮的地理、文化因素因地制宜,對于養老、教育、文化產業等等建設周期長,回報周期較長的項目可以采用使用者付費的模式。對于道路、排污,基礎醫療等國計民生的項目采用政府付費的模式。保證政府的有限的財政可以致力于國計民生,還能引進新的經濟形式,增加特色小鎮經濟發展的活力。
企業傳統的融資方法是申請銀行貸款或者向社會其他機構申請貸款。融資的渠道可以多元,可以采用融資租賃、基金、發行債券等方式進行融資。可以采用政府主導的產業基金、社會企業主導的產業基金和金融機構主導的產業基金等多種方式來獲得融資。也可以使用發行中期票據、短期融資票據。
建設特色小鎮僅發展農業是遠遠不夠的,僅發展農業也不能提升小鎮的經濟發展水平,需要在在發展好現代農業的基礎上發展好二、三產業,這樣才能招商引資,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帶動就業,進而促進消費。同時,第三產業的發展才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質量,改善生活水平,增強居民生活的幸福感,讓小鎮的人切實感受到建設特色小鎮的益處,進一步促進小城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