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磊 徐麗媛
山東省平度市人民醫院
談到醫院的相關改革,我們首先想到的都是其醫療業務上的改進策略,很少關注其財務管理問題。然而,正是因為這樣的普遍認知,讓醫院財務管理發展出現了滯后問題。信息技術的普及讓很多醫院的醫療系統有了迭代式的革新,極大方便了醫療的各個服務環節,提高了患者對醫院的滿意度。然而,作為維系這些環節正常運作的重要角色,財務管理卻是和醫療信息系統相割裂發展的,出現了嚴重的不平衡現象,一些管理上的不足也凸顯了出來。
當前,不少醫院依據大數據要求引進了財務管理的線上系統。然而,每個醫院都是特殊化的個體,其內部組成、各部門協作制度等雖然有大方向上的一致性,但是采用通用的系統顯然會出現一些信息處理上的隱患。一些醫院的財務就是引入了所謂通用的、成熟的財務系統,在實際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特殊性的問題無法在系統上處理,還需人工解決,給工作帶來不少阻力。如,預算方面,財務系統缺乏對各部門個性化發展的考量,以通用的原則進行規劃,就難免要出現預支資金的這邊多、那邊少的不均衡劃撥現象。
雖然財務對醫療服務沒有直接的關系體現,卻會對很多醫療服務產生掣肘作用。財務在各科室中相當于穿針引線的角色,其中,醫療服務收費靠財務,醫療器械藥品進銷靠財務,醫療項目投資靠財務,等等。然而,各醫院盡管在積極應用信息化醫療系統,其財務管理部分與醫療業務部分卻常常是割裂的。在常規認識中,財務管理是醫院的對內環節,醫療業務是醫院的對外環節,應當分開對待。但實際上,財務工作是滲透到各個醫院工作中的,每項工作都應與財務形成呼應關系,這是醫院健康發展的必要考量。業務割裂的結果就是多套系統一并運行,而一些細節規定難免發生出入,造成人力、物力上的浪費。
大數據的一大優點就是方便對數據類信息資源的管理[1]。然而,不少醫院僅僅把財務系統作為日常管理的載體,沒有把它的數據性作用進行開發、利用。醫院所積累的財務數據是很多的,各類報表、單據等等都是日常業務的開展“證據”,但是,這些數據并沒有成為醫院分析其未來發展規劃的資源,多處于擱置狀態。當然,這一方面是因為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認識的表層化,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數據系統相對落后,沒有站在技術前沿。
財務部門在醫院中屬于是局部性的存在,雖然應該有它自身的管理機制,但是站在醫院這個整體的角度上看,應該積極讓所有的局部聯動起來、交融起來。特別是對財務這種維系醫院命脈的局部,醫院更應讓其在所有部門彰顯存在價值。在醫院運行的機制中,可以有意識地增加可交融的環節,讓財務工作在各部門都有滲透,讓財務管理各細節更有的放矢。如,在醫院開拓一項大型的醫療項目之后,負責采買、報銷等工作的財務部門就可以與具體項目的負責人員形成集中管理,體現在財務管理系統中的內容就應該包括相關項目的具體環節。這樣,財務管理與其他工作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兼容,在配置采買資源時,就能以系統為依托,和各環節工作人員有效溝通,把工作效率提上來。
前面提到醫院財務線上系統與其他管理系統相割裂的問題。為了使信息管理高效、集中,讓相互割裂的系統并軌為一個系統或許是可行的策略。財務系統本身可以作為醫院整體信息系統的一個模塊[2],而鑒于該模塊與其他部門的紐帶性作用,醫院可以在技術上將系統設計調整為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的互動留有渠道空間。也就是說,醫院可以引進個性化定制的管理系統[3],在其系統環節中,可對財務模塊進行強調,增強其與其他科室的互聯性。
數據如果僅以數據的形式存在,那么它的價值就被大大低估了,也辜負了大數據發展的利好作用。作為提供醫療服務的單位,醫院除了要關注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提高,還應該對本院的未來發展展開規劃,這是每個想要獲得長足發展的醫院都會做的事。然而,發展不是空想即可實現。醫院的財務數據即是對其一路走來的歷程最好的體現,而將數據進行科學分析,進而演化成資源,將為醫院的未來發展規劃做出“指示”。具體操作上,醫院可以一方面借助于信息化系統的數據資源整理、分析更能,對數據資源進行開發,將分析所得的前路經驗進行反思,進而結合當前前沿的醫院管理理念,對自身展開規劃設計;另一方面,醫院還可以在財務管理人員的技能上進行拓展,招納擅長作信息資源分析的人才,并對財務所有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技術培訓,讓他們始終保持在進步的狀態之中。
結束語:我國各醫院都有其自身運作的相對成熟的機制,要讓它們快速地適應大數據發展的潮流,在財務管理上做出新成績,并不是一件可立竿見影的事。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應用大數據下的技術系統為財務管理服務,進而為醫院的良性運轉服務是不可規避的趨勢。醫院要做的就是順應趨勢,積極作為,讓財務與其他科室形成交融,實現并軌管理,同時注重財務部門自身的資源開發利用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