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佩,王蕾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九醫院,河南 平頂山 467000)
骨科手術創傷較大,患者在心理上就會產生恐懼、憂慮的感覺,這極大影響了醫護之間的配合,影響手術成功率,增加患者痛苦[1]。近年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護理的要求也隨著提高,這就要求廣大醫護人員在提高治療水平的同時,更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正性暗示干預護理旨在采取積極有效的護理方式為患者脆弱焦慮不安的心理披上保護衣,提高患者安全感和舒適感,從而早日康復[2]。本研究旨在分析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
資料 隨機選取98 例2018 年3 月至2019 年3 月在骨科進行手術的98 例患者進行研究。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50例)和研究組(48 例),對照組男性患者30 例,女性患者20 例,年齡22~65 歲,平均(45.62±4.30)歲。研究組男性患者27 例,女性患者21 例,年齡21~67 歲,平均(46.91±4.77)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前完善相關檢查,做好手術準備工作,給與患者健康宣教,讓患者對手術有大概的了解,緩解患者內心的恐懼憂慮的心情,了解患者心理需求,密切監測患者的實時生命體征,做好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工作。
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給與正性暗示及干預護理,具體如下:在正性暗示語言方面的護理,確診后,及時與患者溝通,告知手術的操作難易度,手術醫生的熟練度,盡量往積極向上的角度著手。手術當天,護理人員要時常鼓勵患者,緩解其焦慮。當患者躺手術臺上,還未麻醉之前,護理人員可與患者說明此手術室的一般情況,室內溫度濕度適宜,手術儀器設備先進,消毒措施良好,醫生護士經驗豐富,用鼓勵的話語提示患者,轉移患者對手術的擔憂。護理人員與主刀醫生、麻醉醫生可進行暗示性對話,談及手術的相關信息,重點在于體現手術成功的自信方面。盡量用輕松、溫和的口吻。比如,主刀醫生可以對麻醉醫生說:“某某,老搭檔,今天又跟你一起,這個患者的體質還好,底子不錯,麻醉應該到位很快,這種手術前兩天也做過,技術上問題不大,說不定今天能正點下班。”
細節護理:充分做好術前準備工作,不僅要保證手術室的安全無菌,更是要調節濕度和溫度,讓患者有舒適的氛圍,如果患者愛好音樂,可以播放一些舒緩活潑的樂曲。舒緩的樂曲可以讓患者放松心情,松弛肌肉,以平和的姿態來面對手術[3]。術中注意保暖,注意患者隱私。如果患者意識清醒,護理人員可經常與其對話,談及生活瑣事或者家國大事,轉移其對手術的抵抗,放松心態。必要時可采取肢體接觸,握住其手給與安慰。合理運用面部表情、語言、眼神、手勢等多種方式來跟患者交流,讓其有安全感,消除其負面情緒。術后,及時清理患者身上多余的生理鹽水或消毒水,穿戴整齊,恭喜患者手術順利完成。回到病房后,增加探查時間及次數,表達對患者的關心,囑咐其飲食清淡,保持愉悅心情,指導康復性訓練,預防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采用Zung 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護理后的焦慮情況和抑郁情況進行評分,評分越低,表示焦慮和抑郁情況越輕,反之,情況越嚴重。術中應激指標包括心率(HR)和血壓(BP)。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0分表示不痛, 10 分表示最劇烈的疼痛。
采用統計軟件SPSS 20.0 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 用χ2比較檢驗,當差異顯著(P<0.05)時,表示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術后焦慮、抑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心率、血壓方面都比較穩定,各指標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研究組術后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在面對未知危險的時候,人往往是焦慮的,特別是正發生在自己身體上的疾病。對疾病的未知,疾病帶來的身心痛苦,疾病給家人朋友甚至工作學習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會讓人喪失原有的冷靜頭腦,作出平時意想不到的消極舉動,進一步影響病情發展[4]。外科手術屬于創傷性手術,對機體存在一定的損傷,對于患者而言是比較大的痛苦。有臨床研究發現,患者在面對手術時,會格外焦慮緊張,且隨著臨近被推入手術室,焦慮的感覺會越來越重,隨之出現各種應激反應[5]。正性暗示是指在患者不知情的狀況下,醫生與護士之間通過語言、眼神甚至肢體來隱蔽地委婉地暗示患者手術成功順利概率極大,患者不參與對話,但是可以得到關于手術的信息,提前做好心理建設,自己給自己肯定,堅定手術能順利進行的信念。患者會更好的配合醫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從而減少術中應激反應,減少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常規的護理,有時候患者處在情緒不佳的時候,會對護士安慰性語言產生抵抗,認為這只是護士的工作,千篇一律的背誦這些安慰的好話,只是為了完成工作,而不是切身為患者考慮?;颊邘е謶?、憂慮、懷疑、悲傷等復雜負面情緒被推入手術室,將會給手術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可能會影響手術進程,加大患者術中應激反應,術后預后不良。如表1 所示,給與患者正性暗示護理干預之后,患者焦慮緊張的心情得到大大的緩解,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積極向上的心態有助于手術的順利實施,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少,心率也趨于穩定有力的狀態,如表2 所示。表3 比較的是兩組患者手術前后疼痛的感覺,正性暗示之后的患者的疼痛感大大的降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疼痛是生理上的感覺,但是會延伸到患者心理上,會讓患者處于負性情緒的陰影中,不利于患者獲得良好的就醫體驗。正性暗示能轉移患者對于疼痛的注意力,在心理上覺得不是那么疼,構建良好的醫護氛圍。術后進行更為細節舒適的護理,會讓患者在情緒上得到極大的滿足,認為醫護人員是真正關心愛護患者,盡全力緩解患者的疼痛不適。在這種如沐春風的環境下,患者的飲食、睡眠佳有利于傷口愈合,大大減少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相對于傳統的簡單護理只在術前進行安慰,正性暗示護理干預的時間長度要持續更久,深度更深,與患者切身情況更貼合,更能引起患者的共鳴,引導患者向舒適健康向上的方向前進,提高患者對手術的安全感,滿足患者舒適愉悅就醫的心情。

表1 比較兩組術后焦慮和抑郁的情況

表2 比較兩組術中應激反應情況

表3 比較兩組患者在手術前后的疼痛程度情況
綜上所述,正性暗示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及術后并發癥的影響是積極可取的,一方面提高了患者骨科手術的滿意度舒適度,一方面促進了醫患之間的良性交流,是一種可以廣泛推廣的護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