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霞
摘 ? 要: 目前,我國社會情況發生了一定變化,特別是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大學生理想信念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黨和國家開始加強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養?;诖耍疚慕榻B理想信念的基本內涵,分析新時代背景下對大學生展開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提出培養大學生理想信念的途徑,為高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 理想信念 ? 教育路徑
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我國秉持著開放的態度,與國際社會經濟貿易和文化往來頻繁。高校應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理想信念的基本內涵
理想是基于人們對于當前現實情況的理解和認識,并根據一定規律衍生的具有主觀能動性的社會意識。事實上,理想是人的精神支柱,是立足于現實情況呈現出來的,除此之外,理想體現了人對真善美的追求。信念與理想之間有著緊密的關系,信念是人對理想堅定且深信不疑情況下的觀念,是在付諸實踐達成理想過程中形成的精神層面的狀態。習近平同志曾經對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堅守作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陳述:首先,堅定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其次,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后,堅持黨的領導信念。習近平同志的一番講話,明確了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礎和方向[1](8-13)。
二、新時代背景下針對大學生展開理想信念教育的意義
(一)引領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
社會主義新時期,高校青年作為我國未來發展和建設的中堅力量,我黨及國家政府始終重視高校學生的教育工作。大學生的意識形態,關乎國家未來的發展。高校作為向學生傳播知識、文化的主要場所,肩負著培養國家棟梁和人才的責任,其中理想信念教育是當前落實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措施。新時期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核心,就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大學生認可黨中央和人民政府的決策和地位,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主流意識形態,并激發凝聚力,投身到祖國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當中。因此,理想信念教育是培養主流意識形態的重要途徑。
(二)有助于高校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高校作為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活動場所,校園文化、環境和校訓等都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學生剛剛步入大學的時候,由于生活和學習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不知道如何度過大學生活,一些人將大量時間花費在網絡游戲或閱讀無關書籍上。高??梢酝ㄟ^理想信念教育,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樹立理想,并為之建立信念,付諸行動,成為社會和國家需要的人才。除此之外,一些高校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學生的就業率方面,忽視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設和引導。因此,應通過理想信念教育,落實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文化,促進高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
(三)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習近平同志曾明確表示過,高校建設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將立德樹人理念,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融入大學生教育的全過程。新時期,大學生教育理念轉向核心素養的培養。教書要先育人,以往大學教育對于考試分數的重視程度過高,往往忽略了對于學生人格的培養?;ヂ摼W時代,高校需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對大學生理想信念展開教育,幫助大學生建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為社會和國家培養出全面發展型高素質人才[2](55-59)。
三、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途徑
(一)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自黨的十八大召開以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各個方面都迎來了質的飛躍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迎來了全新的時期。習近平同志曾說過,新時期,對于大學生的教育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建立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因此,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要堅持中國共產黨執政地位。在近代中國發展歷程中,中華人民進行了無數次的奮斗和抗爭,其中大部分都以失敗告終,直到中國共產黨的出現,為我國帶來了新的希望和光明。實踐證明,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夠進步和發展。因此,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是在人民的選擇和支持之下建立的,是不可撼動的。中國共產黨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之下形成的符合我國國情的先進政黨,不僅起源于人民,其力量也來源于人民。在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只有引導大學生認同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理想信念堅定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二,建立革命理想信念。新時期,世界各國的經濟呈現出全球化特點,政治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祖國的建設和發展不再需要依靠戰爭和血肉之軀完成,和平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主題。即便如此,高校在培養新時代建設者——大學生的過程中,仍然需要學生做到居安思危,堅定革命理想信念。習近平同志曾說,革命理想高于天,新時代青年應堅定信仰,做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者。
三,創新意識形態教育方法。意識形態是執政黨領導下的意志體現,是關乎整個社會發展的核心觀念。在非主流價值觀的影響下,一些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此,國家將大學生意識形態培養放在了重要位置。習近平同志為大學生意識形態培養的創新方法指明了方向,要區別于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善于運用各種典故、比喻等靈活創新教育方法,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意識形態環境,潛移默化地完成理想信念教育[3](18-20)。
(二)完善理想信念教育機制
新時期,要想落實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須結合當前我國國情、黨情和新時代的特點,為大學生建立科學完善的教學機制。
第一,在學校內部營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環境。新時期,互聯網信息技術十分發達,高校需要加強網絡新媒體平臺的應用和建設,充分挖掘網絡媒體在教育方面的正向作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網絡環境氛圍。例如,微信公眾號的建立、微博官方賬號的運營等,借助這些學生日常涉及的自媒體平臺,不僅能傳播正能量,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能拉近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加學生的信任度,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高校還可以開展積極向上的社團實踐活動,如以“中國夢”為核心的演講比賽,以馬克思主義為主題的辯論比賽,還有一系列的歌唱、舞蹈表演等,通過營造良好的校園氛圍等方式,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第二,創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觀念與創新教育實踐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系。從新的教育觀念轉變到特定的教育實踐時,新的教育觀念是否可以轉變成所期待的實際教育內容并取得對應的效果,不但決定于教育觀念的準確性,還決定于在此種教育觀念引導下的教育機制設計的正確性,以及此種新的教育觀念被大家認可的程度高低。所以,我國高等學校的改革,伴隨著努力推動教育觀念創新,還應關注合理的教育體系的設計、安排和適當的組織動員。在新課改政策逐漸深化的背景下,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本。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和動態的情況下,有方向有目標地對其進行引導,才能夠事半功倍,培養學生建立具有個人特色的理想信念。
第三,加強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充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際成效的重點在于積極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團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與時俱進中確立理想信念和正確的政治取向;具備高尚的敬業精神,從思想上引導學生;努力提高業務素養,通過科研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探尋教學工作的新模式、新路徑。教師隊伍作為大學生展開理想信念教育的主導者,思想政治高度和教學水平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有著直接的影響。高校需要加強對于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教師需要不斷加強思想建設,不斷學習,做到知行合一、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
(三)堅守個人內心信仰
作為新時期國家建設和發展的中堅力量,當代大學生需要堅守信仰,形成正確的、堅定的理想信念,并為之不斷努力奮斗,最終實現個人價值,為祖國的發展和建設貢獻出一分力量。
學校應加強馬克思主義教學,為學生理想信念的樹立建立堅實的基礎。要引導學生將個人理想與“中國夢”相結合。將個人理想目標與國家目標聯系在一起,在實現個人理想和價值的同時,推動“中國夢”的實現。當個人理想在偉大“中國夢”實現過程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個人的理想才更加有價值和意義?!爸袊鴫簟钡膶崿F與個人理想是密不可分的。新時代,青年大學生肩負著助推祖國繁榮,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使命。因此,大學生需要堅守理想和信仰,促進祖國更好地發展[4](179-180)。
四、結語
新時代對大學生展開理想信念教育,能夠引導大學生形成主流意識、促使高校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有助于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綜合型人才。在理想信念教育過程中,學校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教育機制,引導學生堅守信仰,落實理想信念教育。由此可以確信,經過各大高校和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將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高素質綜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雪東.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徑探新[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9,11(05).
[2]閆金龍,黃介彬.新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培育的路徑分析[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19,021(002).
[3]蘇悅,凡欣.新時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需求與路徑探析[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18,031(022).
[4]張學文,高玉芹,李立,等.基于新時代背景下的高職院校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路徑創新略談[J].智庫時代,2020,0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