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第一小學 鄒麗娟
教師要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有效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給予計算題教學足夠的重視,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研究數學計算題教學,從備課到教學,從復習到練習,教師都要結合學生的實際學情制訂出詳細的教學計劃,促使小學生的計算題解題正確率全面提升,進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綜合成績。
通過創設適宜的數學情境,教師能夠有效吸引小學生的解題注意力,調動小學生的計算積極性,全面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興趣,提高計算題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通過巧設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提高計算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還要選擇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增強數學解題自信。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中“小數的加法和減法”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超市購物情境,激發小學生的計算題解題參與熱情:小紅去超市購物,她買了1 個筆記本、3 支圓珠筆、一瓶飲料,分別花了4.8 元、6.4 元、5.5 元,小紅一共付給收銀員20 元,請問會找回多少錢?花掉多少錢?
解:4.8+6.4+5.5=16.7(元),20-16.7=3.3(元)。
答:小紅一共花了16.7 元,收銀員會給小紅找回3.3 元。
這種情境創設教學法既可以幫助學生有效提高數學思維,鍛煉數學計算能力,又可以促使小學生建立數學意識,發散數學思維,促進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良好的計算習慣可以保證計算的準確率,進而減少計算失誤現象的發生。所以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細節著手,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習慣。具體來說,在學生進行計算題解答時,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審題的方法和技巧,幫助學生有效提取題干中的有用數據信息、數量關系等,充分理解計算題的含義;其次,教師要注重數學符號的標注和使用,幫助學生有效運用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提高書寫準確率;最后,教師要指導小學生在計算結束后進行檢查和驗算,以確保計算過程中不會因為失誤導致解題錯誤。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中“小數除法”的相關知識點時,學生要通過回顧整數除法的計算法則來進行計算,在計算出商后,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這里值得注意的是,因為在除法算式里,我們除到被除數的哪一位,商就寫在那一位上面,也就是說,被除數和商的相同數位是對齊的。而只有把小數點對齊,小數的相同數位才對齊,所以商的小數點要對著被除數的小數點。如圖1 所示,在計算“22.4÷4”時,可以得出22.4÷4=5.6,然后,教師引導學生用小數乘法進行驗算:5.6×4=22.4,說明得出的5.6 這個答案是正確的。

圖1
計算題解題準確率提升的前提是:教師要注重計算題基礎知識的講解。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開展計算題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重計算原理和計算法則相關知識的講解,并且通過適宜的講解方法,幫助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算理和法則,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計算興趣。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教學法的應用,幫助學生明確算理和記憶法則。

總而言之,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計算題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注重小學生數學能力的鍛煉,數學能力包括邏輯思維能力、計算分析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判斷推理能力等,只有讓學生掌握高超的數學能力,才能促使其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充分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