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彥
貴州省遵義市道真自治縣經濟貿易局
通過對農產品上行的情況,了解縣域電商在農產品產業布局、銷售、品牌建設、物流配套、電商培訓、網店開設、線下O2O體驗店等方面的情況。一般采取的模式是進駐電商平臺、微商、直播等方法。企業開店進駐京東,淘寶、拼多多、“工福云”等平臺,設有特產館,進駐產品一般茶葉、季節性水果、農特產品居多;從農產品品牌來看,區域性公共品牌較為盛行,操作上也相對容易得多,也有一些企業的商標,最為主要的是品牌建設時間較長,甚至有些是“百年老店”,已經具有品牌價值,有些企業才開始運作品牌建設,時間較短,需要時間沉淀。有些企業注冊的商標,雖然影響力不強,但使其企業開始重視知識產權,開始發力公共品牌的宣傳推廣;從物流配送,目前全國的物流網絡較為成熟,針對電商報價也比較統一,對于農產品如3kg以內的大部分區域因為訂單量跟得上,價格普遍為5元以下,基本縣域都有“村村通”,已經打通各鄉鎮的快遞網絡,方便各鄉村服務站點農產品上行。從電商培訓看,通過電商解決各貧困縣的脫貧問題,效果明顯,針對電商企業還有專門輔導,在一定程度上對農產品上行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從扶貧攻堅的角度來看,電商扶貧將迎來曙光。
(一)產業布局較小。不管是茶葉、花椒、水果等其他農產品,還需要加大引導,結合縣域自身條件,仿效周邊縣域情況大力發展,如增加茶葉種植面積,加大管護力度,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讓有能力的企業先發展起來,帶動后富,或者帶領現有的茶企對福建、浙江等地進行考察學習,將先進的經驗和可行的方式帶回,真正去打造一個有特色的爆品。或者請農業專家到縣域出謀劃策,確定產業發展方向,讓電商有產品可賣,賣得起量,比如有些縣域的農產品,產品品質過關,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加工企業,仍按初級農產品進行銷售,局限性小,銷量不佳。
(二)公共品牌宣傳力度小。目前縣域銷售的有些產品,因為缺少品牌溢價,跟其它區域的茶葉相比,沒有優勢。應該發揮全縣之力先集中打出目前兩個公共品牌,因注冊時間較短,難以短期內讓品牌達到“知名”,對于有能力、有銷售業績的并使用公共品牌的企業給予支持與獎勵,令品牌的名氣響起來,讓大家憑品牌知道,特別要利用一切媒體宣傳的機會,傳統節日,旅游景點等地方進行大力宣傳和推廣。
(三)企業在電商投入小。企業沒有自己的專業電商團隊,大部分電商銷售停留在只能發貨上面,沒有自己的品牌,完全靠平臺貢獻的流量,不能自主進行宣傳,在一定程度上非常制約產品的銷售及因為銷售不能有過多的利潤空間。且電商人員為兼職人員為主,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電商團隊或者職業的電商從業人員。再加上沒有電商經驗,普遍出現的情況還因違反廣告法、電商法造成的損失,讓企業不敢再輕易嘗試。
(一)全力推進公共品牌造勢。品牌知名度決定產品溢價,要打造一個知名品牌,光靠一個企業很難成功,要結合本縣域的具體情況,要想企業打造一個單獨知名品牌,較難,但是如果以全縣之力去主推一個公共品牌,則相對容易,由相關部門指導,企業帶動,一起宣傳一個地名品牌,不管是宣傳廣度和力度都容易達到要求,前期只需要確定一個產量穩定,品質可靠的產品即可,再配合嚴格的品牌管理制度,做到品牌價值共享。
(二)多種創新型銷售方式嘗試。隨著5G的慢慢普及,網絡將不再是制約山區發展的絆腳石,再加上“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推動下,農村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各地的土特產,將迎來一片大好形勢。時下城里人越來越注重健康,將直接與無污染,健康直接掛勾,要結合青山綠水的地理優勢。現階段短視頻、網紅直播正迎來風口,通過短視頻、網紅直播的方式對農產品進行銷售,成為最熱門的電商銷售方式,將通過店鋪+網紅的方式進行,應該大力支持與鼓勵企業或者個人在這一方向的發展,更應該推出相應的政策支持,如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外地有經驗的企業進行輔導,培養當地企業,并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有達到銷售業績的企業或者個人進行獎勵。
(三)營造創業氛圍鼓勵創業。目前縣域創業氛圍不濃,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造成少才流失較為嚴重,應當鼓勵應屆大學生回鄉創業,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另外對于本縣的職中學生也應當鼓勵其自主創業讓有實戰經驗的老師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從宣傳縣域開始,營造一個宜居,適合投資的地方,再通過電商創業的方式切入到“農產品上行大業”上來。
小結:隨著電商工作基礎逐漸牢固,電商發展趨勢穩步向好,電商從業人員大幅度增多。但是,由于電子商務基礎薄弱,物流、電商產品種類、電商人才等相對處于劣勢,電子商務要持續穩定的開展,成為真正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還需要更多的扶持。要繼續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扶持力度,確保電子商務深深扎根于農村,有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大大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