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莉
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婦女健康的惡性腫瘤。當前臨床上治療該疾病的主要方式就是手術,手術的效果雖然顯著,但是術后也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干擾康復進程。因此,術后患者要注意以下事項,以提高舒適度,促進病情康復:
乳腺癌患者手術后除了存在各種軀體上的不良反應,大多數都存在心理問題。例如因擔心腫瘤復發而焦慮、恐懼和失眠;因失去乳房而感到孤獨、抑郁;因治療而發生性欲減退;因看病支出而產生對配偶或子女的負罪感……少數患者還會受到一些家庭或事業上的挫折從而使心理問題加劇。
因此,建議患者積極進行心理建設:練習正念冥想;把精力集中于一天中的某個時間而不是無法確定的未來;參加集體活動,如癌癥俱樂部活動,多與病友交流思想,幫助他人的同時也接受他人的幫助;出現嚴重心理障礙或失眠時應及時看心理門診,必要時接受藥物治療。
乳腺癌根治術后由于腋窩淋巴的清掃,會有不同程度患側上肢水腫和肩關節活動障礙,因此建議:不提過重的物體(5斤以上),用健側挎包;不戴過緊的項鏈或彈力手鐲;不在患肢抽血和注射;避免在患肢測量血壓(如果雙側上肢淋巴水腫,應在下肢測量血壓);避免做增加患肢阻力的劇烈重復運動,如擦洗或推拉;避免患肢損傷,如割傷、灼傷、運動傷、昆蟲咬傷、抓傷等;避免患肢過分疲勞,當肢體感到疼痛時要休息,抬高肢體。
手術后一周內以握拳、曲腕、曲肘為主;術后第八天使患側手掌越過頭頂,觸摸對側耳朵,每次2~3遍,每天3~4次;術后第九天起可以肩關節為軸心用患肢做旋轉活動,每次2~3遍,每天3~4次;術后第十天可試用患肢舉起物體超過頭頂,每次2~3遍,每天2~3次;手術第十天以后可根據體力、傷口愈合情況經常逐漸做上肢抬舉、旋轉、外展等各種運動。出院后應當堅持功能鍛煉1年以上。當然,乳腺癌患者在術后鍛煉時,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如病情、年齡、體力、切口愈合等,進行循序漸進的鍛煉,不可操之過急,亦忌術后不進行鍛煉。
乳腺癌患者除了在治療期間服用藥物或因病情變化需要注意按醫囑忌食,一般在飲食上并無特殊之處。在放療、化療期間,由于治療帶來的不良影響,患者的味覺和食欲有所下降,這時要堅持適量進食一些易消化、高營養的食物,以保證身體能按時接受和完成各種治療計劃。之后的飲食只要做到有節制、不過量、豐富多樣即可,但一定要戒煙酒。
如今的乳腺癌手術治療范圍越來越小。一方面,保乳手術可以達到和乳房切除手術同樣的治療效果和生存期。只要患者符合保乳指征,患者本身也有保乳的意愿,保乳是第一選擇。另一方面,乳腺癌切除手術同時進行乳房重建。乳房重建不僅能夠幫助不能保乳的患者重獲乳房,恢復形體完整,從長期看,還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國際上大量的臨床經驗證明,乳腺癌術后乳房重建在腫瘤治療方面的安全性較好,乳房重建不影響術后輔助治療,不影響疾病轉歸,不影響復發的檢出。
乳腺癌復發和轉移大多發生在根治術后3年之內,約占80%,少部分發生在根治術后3~5年,約占10%,可以用“3年一小坎,7年一大坎”來形容,尤其對于有腋窩淋巴結轉移、腫瘤直徑大于5厘米、有淋巴結轉移且腫瘤直徑大于5厘米的患者,術后3年內復發的概率更高。因此,對乳腺癌患者來說,熬過5年大關也不意味著可以放松警惕,還應像之前那般堅持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