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與水稻生產技術效率

2021-05-07 07:43:57田紅宇付瑋瓊
商業研究 2021年2期

田紅宇 付瑋瓊

內容提要:我國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失的現實,目前看并未對糧食生產帶來明顯的沖擊,為揭示其中各因素的作用機理,本文基于長江沿線6省468戶水稻種植戶數據,檢驗勞動力質量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并考察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在其中的調節作用。研究發現:水稻種植存在勞動力質量約束,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下滑顯著抑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土地流轉、購買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水稻生產技術效率提升,能顯著調節務農勞動力質量下滑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負面影響,其中社會化服務的直接作用和調節效應比土地流轉更明顯。進一步研究顯示,務農勞動力質量、土地流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影響和調節效應因農戶分化而呈現出明顯差異。緩解當前小農戶勞動力質量約束,比較現實的路徑是促進農地流轉和進一步建設與完善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體系。

關鍵詞: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勞動力老齡化和女性化;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

中圖分類號:F3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21)02-0088-11

收稿日期:2020-10-13

作者簡介:田紅宇(1986-),男,湖北恩施人,三峽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農林經濟管理學博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政策、糧食安全;付瑋瓊(1980-),本文通訊作者,女,內蒙古包頭人,惠州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農產品供應鏈管理、農業經濟。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6BJY104;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808230348。

一、引言與文獻回顧

“人多地少”的國情和土地家庭經營為主的農村經濟制度決定我國農業發展將長期以小農生產模式為主,在這種生產模式下,勞動力是農戶糧食生產中最依賴的投入要素。然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尤其是勞動力自由流動制度藩籬的破除,在城鄉勞動價格比較差異的“推力”和工商業快速發展提供大量非農就業崗位的“拉力”雙重作用下,代表“高質量”勞動力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量流失,農戶務農勞動力數量和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出現明顯下滑。現實的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似乎還未對我國糧食生產帶來實質性沖擊,甚至從2004年以來我國糧食生產取得了歷史性的連年增產豐收的景象。那么,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農戶糧食生產中是否存在勞動力質量的剛性約束?以水稻種植來說,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是否會抑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這似乎與當前我國糧食生產現實不符,是否意味著其他因素會對這種抑制效應具有弱化甚至反向調節的作用?

事實上,伴隨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非農轉移,農業生產勞動力要素開始由“過密化”向“空心化”、“老齡化”和“女性化”轉化[1],“誰來種地”問題受到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一系列旨在緩解農業生產勞動力質量約束的政策相繼出臺,其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和“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備受關注。隨著鄉村振興戰略提上日程,尤其是“質量興農戰略”推進,如何提升農業全要素生產率、糧食生產技術效率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的關鍵,也是“十九大”明確提出的“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題中之意。本文基于小農生產模式研究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變化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并探究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在這一關系中可能存在的間接影響。

對于農村勞動力質量變化對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可能產生的影響,學界對此持有不同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不利于糧食生產。持此類觀點的研究主要是從體力、健康和勞動強度等生理層面以及人力資本存量層面出發,認為老年、女性勞動力在務農的勞動投工量上不如青壯年男性勞動力,且在農業技術、新型經營方式采納等也存在明顯不足。例如DeBrauwetal[2]基于農戶調查數據發現,中國戶均農業生產投工量正在快速下降,由1991年的戶均3500工時下降到2009年的1400工時。另一種則持完全相反的觀點,認為“理性”農戶在最大化家庭效用目標下,合理配置家庭勞動力資源引致的務農勞動力結構變化反而會顯著提升農戶農業生產效率。持此類觀點的研究主要從多元化就業來分散農業風險、非農收入回流緩解農業資本約束視角出發[3]。王則宇等[4]基于省級面板數據研究發現,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有利于化肥的集約使用,顯著提升了化肥的使用效率進而有利于糧食生產技術效率改進。另外,也有部分研究發現當前農戶勞動力結構變化對糧食生產不存在影響,或者是這種影響起碼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5]。黃季焜和靳少澤[6]基于農戶代際間的五年就業預期調查指出,雖然農戶務農勞動力比例呈不斷下降變化且有老齡化的趨勢,但是總體上來看農村剩余勞動力還未迎來“拐點”,農戶勞動力結構變化不會直接沖擊農業技術效率進而激化“誰來種地”擔憂,而且他們還預測到2020年我國仍然有25%的勞動力從事農業生產,女性化的趨勢必然迎來扭轉。

理論上來說,由于農業生產中投入要素間存在替代關系,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變化是家庭生產要素優化配置的客觀結果[7]。也即是說,農戶勞動力質量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必然要受到投入要素是否可以有效代替等互動關系的制約。所以,僅僅從勞動力要素單一視角去討論其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是遠遠不夠的,這可能是有關研究存在明顯爭議的主要原因。部分研究開始從投入要素間復雜多元的互動關系入手,研究其在農業生產績效上的作用。田紅宇和祝志勇[8]基于全國省級面板數據研究發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糧食生產環境技術效率的影響會隨著農戶土地經營規模的變化而不同,而且土地流轉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對勞動力轉移的作用會隨著糧食生產效率水平不同呈非線性變動。另外,也有研究證實農村勞動力結構變化對糧食生產的影響會受到農機跨區作業、農業外包服務等農業社會化服務及其實現條件的制約[9]。然而,鮮有研究把務農勞動力質量、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及其互動關系與糧食生產納入到同一分析框架。仇童偉和羅必良[10]首次分析了勞動力非農轉移、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之間的互動關系,并發現針對農村勞動力外流的負面影響,社會化服務比土地流轉的替代作用更明顯。但是,他們也未將三者的互動關系深入到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生產效率層面。

已有研究還存在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究之處。(1)用糧食產量或單一要素產出率表征糧食生產效率,不僅無法反映糧食生產過程而且與當前由增產導向轉為提質導向的糧食高質量發展要求不符。(2)鮮有把勞動力質量變化、土地資源配置和社會化服務生產方式納入到影響糧食生產技術效率的同一分析框架中,可能會因忽視要素間替代作用、生產方式進步等的互動關系對糧食生產真實影響導致研究結論偏誤。(3)多數研究以全國或省級數據為樣本,缺乏農戶行為決策的微觀作用機制,更不能反映出農戶異質性帶來的作用差異,而部分微觀調查數據的研究忽略了由于變量間客觀存在的雙向影響而導致內生性問題。鑒于此,本文基于468戶入戶調查數據,以農戶為基本單元結合水稻生產投入和產出數據并采用隨機前沿技術測算其技術效率,并充分考慮模型內生性問題采用工具變量法進行估計,考察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變化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并分析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可能產生的直接作用和間接調節效應,進一步基于農戶分層分化現實分析這些影響可能存在的差異。

二、理論框架與研究假設

農村勞動力非農轉移是農戶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以追求家庭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選擇,也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后大量非農就業崗位急需填補的客觀結果。在分散、細碎的以農戶家庭為主的小農生產模式中,勞動力是農戶農業生產尤其是糧食種植中最為依賴的投入要素,農戶勞動力質量變化必然會影響糧食生產技術效率。與此同時,農戶會通過重新配置投入要素結構、調整經營規模或轉變生產方式以應對務農勞動力質量變化,進而直接或間接影響農戶糧食生產技術效率。那么,有必要厘清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會如何影響農戶種糧技術效率?這些因素之間的互動關系又會以何種方式何種強度傳導至農戶種糧技術效率上?

(一)務農勞動力質量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

勞動力非農轉移是21世紀頭二十年我國農村發生的持續時間最長、覆蓋范圍最廣且影響最深遠的變革,其中勞動力非農轉移又以青壯年勞動力為主[11],農戶留守務農勞動力質量發生了較大變化。不可否認,這一變革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城市工商業發展以及農戶增收致富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認識到該變化帶給糧食生產技術效率的沖擊。一方面,糧食種植的小農生產模式并未根本扭轉,勞動力依舊是農戶最重要的投入要素,一旦農戶務農勞動力供給無法滿足最低勞動力需求閥值,拋荒、撂荒或者粗放經營就會成為常態,事實上有研究已經指出當前我國農村勞動力剩余幾乎不存在、“過密化”問題已經被“空心化”問題取代[1]。另一方面,老齡、女性勞動力在體力、健康和勞動強度等生理層面無法和青壯年勞動力相比,務農勞動力的質量下降問題會直接影響糧食種植的勞動投工量和精耕細作水平[12],更為重要的是老齡、女性勞動力在人力資本質量上更無法與青壯年勞動力相提并論,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可能會對農業新技術推廣、農機使用和新型生產方式采納造成較大阻礙[13]。由此,農戶務農勞動力結構變化引致的質量下降會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產生負面沖擊。

然而,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對農戶糧食生產也不盡然全是負面沖擊。老齡勞動力在糧食種植中具有明顯的經驗優勢[14],有利于水稻種植投入要素的集約使用和成本節約;而且老齡勞動力和女性勞動力相比于青壯年勞動力對糧食生產會更加專注,由于收入來源主要依靠農業產出所以他們會傾注更多精力在糧食種植中,以至于他們可能會投入更多數量的投工量來進行精細化耕作[15]。另外,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變化本就是家庭優化配置勞動力資源的結果,從農戶主體來看本就是符合“帕累托改進”的市場行為,農戶收入結構多元化和非農收入回流可以為緩解農業風險、補強農業投資短板提供來源。總體來看,在當前水稻小農生產為主現實下,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帶給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負向沖擊要明顯大于促進作用,鑒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農戶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為表征的質量下降不利于農戶改進水稻生產技術效率。

(二)土地流轉與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直接影響和調節作用

始于改革開放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于解放農村生產力釋放了巨大的制度紅利,但以公平為原則、土地質量等級和距離遠近為抓手的土地分配方式也滋生和固化了土地細碎化問題[16],成為導致規模經濟缺失、成本高企、生產方式落后等一系列制約糧食生產技術效率提升的主要誘因[17]。而土地流轉或是土地調整等重新配置土地資源有利于破解因土地細碎化導致的一系列問題,有利于促進農戶提升技術效率。以規模化、專業化和新技術采用為代表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出現和發展本身就是對傳統、落后糧食生產方式的替代:一方面社會化服務通過把經營規模小、分散而獨立的小農戶糧食生產納入到分工經濟中,充分發揮各個參與主體在不同糧食生產環節上的比較優勢,能夠緩解因土地細碎化帶來的規模經濟不足、投入要素使用效率偏低問題;另一方面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供給主體主要以專業大戶、農業合作組織、涉農服務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為主,這些主體本身就代表著農業技術進步、專業化、信息化等現代農業生產方式。所以,相比于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對糧食生產技術效率的提升作用可能更加明顯作用強度更大[18]。

不僅如此,農戶勞動力質量變化、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之間本來就存在互動關系[10],而且這種互動關系也會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產生間接影響。勞動力非農就業必然會沖擊到農戶農業生產的勞動力供給,必然引致農戶家庭重新配置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同時農戶也可能會選擇調整農業經營規模或轉變農業生產方式來應對農業生產的勞動力約束。與此同時,土地流轉市場不斷完善促使土地流轉更加順暢,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愈發健全促使供給能力和規模不斷擴大以及供給鏈條延長,也會給農戶配置生產要素、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和規模、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帶來更多選擇。也即是說,青壯年勞動力非農轉移導致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而制約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可以有效緩解農戶的這一勞動力質量剛性約束。鑒于此,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2:農戶參與土地流轉、購買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提升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且后者作用更大。

假設3: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能夠緩解和調節農戶勞動力質量對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作用。

三、模型設計、指標選擇及數據來源

(一)模型設計

根據上文理論分析,本文主要研究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特征的農村勞動力質量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本文構建如下基礎計量模型:

式(1)中,i為樣本農戶,Contij為本文選擇的影響農戶水稻技術生產效率的其他控制變量,TE為基于超越對數生產函數并采用隨機前沿模型計算的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Labor為農戶勞動力質量變量,μi為滿足球形假定的隨機誤差項。

理論分析表明,務農勞動力質量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還與農戶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行為密切相關。也即是說,作為水稻種植重要的投入要素,務農勞動力數量和結構變化勢必會影響農戶水稻種植績效,但這一影響也會受到土地資源配置和水稻種植模式的制約。鑒于此,在基礎模型中引入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和購買社會化服務變量并設置二者與勞動力質量的交乘項,用以捕捉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對農村勞動力質量影響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調節效應。擴展模型如下:

式(2)、(3)中,Land、Serv分別為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指標,Labor×Land、Labor×Serv分別是勞動力質量與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交乘項,其他指標與(1)式一致。

(二)內生性問題處理

本文的因變量是基于超越對數生產函數的隨機前沿模型測算出來的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該變量嚴格介于0到1之間,屬于兩端受限因變量,Tobit模型估計是最有效的。擴展模型(2)和(3)中引入了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指標,理論和實證均證明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確實是影響農戶農業生產技術效率的重要因素[19],但是也有研究發現農戶參與土地流轉、購買社會化服務的意愿和決策往往更容易發生在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生產技術效率更高的主體之間[10],也即是說,農戶農業生產技術效率也會影響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由此可見,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和土地流轉、農業社會化服務之間存在雙向因果關系,導致擴展模型存在內生性問題,此時Tobit模型估計是有偏的。

針對存在的內生性問題,工具變量Tobit模型(IV—Tobit)估計是最有效的,本文采用這一方法估計擴展模型(2)和(3)。對于IV-Tobit模型估計,理論上最大似然估計(MLE)最有效率,但在系數估計時容易導致估計值不收斂情形,而使用Newey(1987)提出的兩階段估計可以有效避免不收斂問題。具體是:第一階段,用模型內生解釋變量作為因變量,用模型其他外生解釋變量和工具變量作為解釋變量構造輔助模型,并對該模型進行OLS估計,得到回歸殘差i;第二階段,把作為解釋變量引入含有內生變量的原模型中,并對其進行Tobit回歸,從而得到待估參數的無偏且一致估計量。

(三)指標選擇

被解釋變量: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TE)。已有文獻多從水稻總產量、單位面積產量或者勞動產出率、土地產出率等要素投入回報率角度度量農戶水稻生產績效,然而僅以水稻產出或單一要素投入的水稻產量的數量多寡來表征農戶水稻生產效率均有失偏頗。基于多要素投入數量和結構以及產出的相對效率指標能更全面反映農戶水稻生產,且基于具體生產函數的隨機前沿模型(SFA)比非參數數據包絡分析(DEA)更能反映水稻生產過程并能捕捉外生因素對技術非效率的影響。所以,本文選擇使用參數型隨機前沿模型測算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生產函數選擇投入要素替代彈性可變、更適合水稻生產特點的超越對數生產函數(TranslogProductionFunction)。其中,投入要素包括農戶勞動力投入、土地投入和資本性投入,產出為農戶年均水稻總產量,具體測算過程參照田紅宇等[17]做法。TE表示農戶實際水稻生產前沿與潛在最優生產前沿之間的比值,且0TE1,該值越大表明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越高。

核心解釋變量:(1)務農勞動力質量(Labor)。本文主要研究農戶勞動力資源優化配置引致的務農勞動力結構變化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所以用老齡勞動力(年齡大于60歲)和女性勞動力占務農勞動力總數的比值表征農戶勞動力質量,該指標越大說明務農勞動力質量越低。(2)土地流轉(Land),用“農戶是否轉入土地和轉出土地”二元值選擇構建虛擬變量表征。(3)農業社會化服務(Serv),用“農戶是否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包括各個生產環節)”二元值選擇構建虛擬變量表征。

工具變量:借鑒羅必良等[20]做法,用“所在村除研究農戶外其他農戶是否參與土地流轉的均值”、“所在村除研究農戶外其他農戶是否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的均值”分別作為研究農戶土地流轉(Land)、農業社會化服務(Serv)指標的工具變量。選擇該工具變量的理由是:首先,工具變量與內生變量高度相關,農戶農業生產中的從眾心理和“鄰里效仿”比較普遍,農戶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決策易受同村農戶影響;其次,剔除了研究農戶后的村內其他農戶是否參與土地流轉、是否購買社會化服務與擴展模型隨機誤差項不相關。

控制變量:為了避免遺漏變量導致模型估計結果偏誤,必須控制影響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其他重要變量。基于數據可得性并參照已有文獻做法,本文從戶主特征、農戶特征和農戶所在村莊特征三個維度選取控制變量:戶主特征主要有受教育情況、健康水平和是否參與農業培訓;農戶特征主要有非農就業比例、家庭購買農機、家庭社會關系、承包土地質量和經營土地空間分布情況;農戶所在村特征主要有水稻種植專業化水平、距最近集鎮距離和村莊農業經營基礎設施條件。具體指標含義及賦值見表1。

(四)數據來源與描述性統計

本文數據來源于2017年6到8月對長江流域沿線水稻種植省份水稻種植戶的入戶調查微觀數據。為避免因氣候條件、土地資源分配和水稻種植模式差異影響,選擇水稻種植條件較接近的江西、湖北、湖南、貴州、四川、重慶6省市為調查區域,樣本覆蓋18個區縣、36個行政村,總共調查農戶500戶,得到有效樣本468份。為避免樣本選擇偏差并盡可能體現代表性,在樣本選擇時基于水稻生產比重并采用分層次、多階段抽樣方法,具體步驟為:(1)樣本縣選定,基于省市內水稻種植分布,結合農業資源稟賦條件、農業產值占比,每個省市選擇2個農業資源稟賦好、水稻種植集中的農業大縣,并在每省市選擇1個水稻種植條件較好的非農業大縣。(2)樣本村選定,在選定的調查縣基于水稻種植比重和資源稟賦條件對行政村進行分層,每個縣分別從水稻種植重點村和非重點村隨機選定1個村。(3)樣本農戶確定,根據各省市水稻種植比重系數分配調查農戶數量,再把農戶調查數量平均分配到選定的樣本縣和樣本村,在村內根據分配到的數量隨機抽樣確定調查農戶。最終有效樣本分布:四川98戶、江西89戶、湖北77戶、貴州77戶、湖南75戶、重慶52戶,占比依次為2094%、1902%、1645%、1645%、1603%、1111%。

變量描述性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調查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平均值為0742,這說明長江流域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偏低,距最優生產前沿面尚有258%的提升空間。調查農戶務農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特征明顯,占比超過了60%,說明農業生產勞動力質量偏低,這也說明今后“誰來種地?”壓力不斷增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緊迫性不斷增強。調查農戶參與土地流轉比例達到502%,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的農戶比例達到66%,說明“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模經營”取得快速發展,這也為家庭小農生產模式將長期存在和農戶勞動力質量不斷下降疊加出現的現實“農情”下,如何快速推進農業現代化以期達成鄉村振興戰略目標提供了新的值得探索的路徑。

四、實證分析

(一)基準模型估計:農戶勞動力質量與稻農水稻生產技術效率

基準模型估計時本文采用逐漸添加解釋變量的方法,以初步檢驗估計結果穩健性,同時為了對比Tobit估計與傳統估計方法的區別也匯報了加權最小二乘法(WLS)的結果。無論是WLS估計還是Tobit估計,核心解釋變量務農勞動力質量均不存在系統性偏差,初步說明估計結果是可信的,且WLS估計的擬合優度達到0154,Tobit估計的對數似然值通過1%顯著性水平檢驗,這說明本文選擇的模型是合適的,估計結果可靠。

表2結果顯示,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與水稻生產技術效率顯著負相關,這說明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是不利于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也即務農的老齡勞動力、女性勞動力比例不斷升高是制約水稻生產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家庭老齡、女性勞動力占比每增加1%會導致稻農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下降約0142%,前文假設1得到證實。在家庭小農生產模式未得到根本性觸動的現實下,勞動力仍是農業生產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的糧食生產中最重要的投入要素,老齡勞動力、女性勞動力數量和比重的增加導致種糧勞動力質量下降。其結果是,一方面勞動力質量下降會直接影響糧食生產中的勞動力投工量,老齡、女性勞動力在健康、體力、勞動強度等方面具有明顯劣勢,“小農生產”模式下的“精耕細作”無法保障,同時也衍生出拋荒、撂荒問題。課題組在本次調研中就發現,在農業資源稟賦稍差地區,農戶承包地出現拋荒、撂荒問題非常普遍,最主要的原因是勞動力不夠、留守勞動力勞動投工量無法覆蓋全部承包地,地力稍差、地塊較小且不平坦、離家較遠的土地被拋荒、撂荒。另一方面青壯年男性勞動力流失,也會導致務農勞動力人力資本質量下降,進而會制約農機使用、農業技術采納、規模化和專業化經營,也即老齡、女性勞動力比重增大不利于農業技術進步和農業生產方式發展。

表2的控制變量顯示:(1)戶主特征中,戶主的受教育水平、健康狀況、農技培訓均顯著正向促進稻農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說明人力資本質量是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重要促進因素,尤其是在農業現代化加速的進程中,這一作用將更加明顯;也從側面進一步印證了上文結論是可靠的,勞動力質量的下降會顯著降低糧食種植的人力資本存量進而抑制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提升。(2)農戶特征中,土地細碎分布阻礙規模化經營、增加農機和社會化服務成本等,導致其是阻礙農業技術效率的重要因素已得到學界一致認同;非農就業比重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負相關,這與務農勞動力質量、戶主人力資本質量對水稻技術效率作用的結論是一致的;農戶社會關系正向促進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家庭是否擁有農業機械、經營土地質量的作用不顯著。(3)村莊特征中,村莊水稻經營規模和專業化水平、水利和機耕道路等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能顯著促進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而距最近村鎮的距離作用不顯著。

(二)擴展模型估計:土地流轉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直接影響和調節作用

擴展模型估計使用IV-Tobit法以克服內生性問題,結果如表3所示(為了對照同時也匯報了Tobit估計結果)。相比于Tobit估計,IV-Tobit結果雖然估計系數的符號一致,但是估計系數大小有顯著變化,總體來說內生性問題導致傳統估計高估了務農勞動力質量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效應,低估了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促進作用。進一步地,Wald檢驗在1%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是外生變量的原假設,說明選擇工具變量法是必要的;Anderson-Rubin檢驗(A-R檢驗)至少在5%顯著性水平下拒絕工具變量存在弱工具變量問題,說明本文選擇的工具變量是合適的。

模型(1)-(4)顯示,在引入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以及二者與務農勞動力質量的交乘項后,務農勞動力質量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均顯著負相關,進一步證明了前文結果,在當前水稻生產現實下,老齡、女性勞動力比重過大導致水稻生產勞動力投入質量偏低是不利于其技術效率提升的。農戶參與土地流轉、購買農業社會化服務與水稻生產技術效率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是當前促進稻農提升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可行路徑,土地流轉可以通過改善農戶投入要素結構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農業社會化服務可以通過提升水稻種植的專業化、集約化、現代化水平來逐步轉變水稻的生產方式,把分散、獨立、傳統的小農生產逐步納入到以社會化服務為代表的現代農業“分工經濟”中。進步一地,對比模型(1)和(3)和表2的估計結果不難發現,在控制了農戶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后,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強度顯著下降,務農勞動力質量每下降1%,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損失分別為0049%和0055%,明顯小于上文的0142%,一定程度上說明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采用社會化服務可以部分抵消勞動力不足、勞動力質量下降給水稻種植帶來的效率損失。

模型(2)和(4)顯示,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與務農勞動力質量的交乘項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均呈顯著的正相關關系,進一步證明農戶參與土地流轉、購買社會化服務可以調節勞動力質量下降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效應。也即是說,在非農就業的各種制度藩籬逐漸被打破、城鎮化不斷加速背景下,在家庭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利益訴求下合理配置家庭勞動力資源,農戶青壯年勞動力“離農”是必然趨勢,留守務農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必然變化導致糧食生產勞動力質量下降,隨著土地流轉市場不斷發育壯大、社會化服務供給不斷完善,這為農戶在勞動力質量下降后穩定農業生產效率提供了更多選擇。這一結論與水稻生產現實相符,在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流失后,水稻總產量和單產等均未出現明顯下滑,反而從2004年開始我國水稻生產質量和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攀升。

一個值得指出的發現是,通過對比模型(1)、(2)和模型(3)、(4)可以看出,農戶購買社會化服務比農戶參與土地流轉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促進作用更強,而且對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抑制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調節作用更大,這也與當前土地流轉增速日微、社會化服務供應鏈和市場容量快速提升的趨勢相吻合,前文假設2、3均得到證實。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2005-2016年全國土地流轉率由45%提升至351%,其中2005-2013年土地流轉年均增速高達2433%,而2014-2016年快速下降至745%,土地流轉勢頭經歷“拐點”后快速放緩。理論上,土地流轉能夠緩解農業勞動力的剛性約束,但其潛力是有限的,僅依靠“人動”來帶動“地動”實現規模化經營進而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邏輯過于簡單化了,農業生產投入要素間的互動關系更為復雜。隨著土地確權的全面鋪開和農戶土地承包期限的不斷延長,土地的最后社會保障功能會得到強化,農戶轉出土地的“價值幻覺”會進一步凸顯并不斷抬升流轉價格,土地流轉對糧食生產技術效率的促進作用可能會削弱。反觀社會化服務緩解勞動力剛性約束所受到的限制性約束要少得多,因為是農業生產“縱向專業分工”所內生出來的市場化需求,只要社會化服務的供需市場容量達到均衡,就可以使其成為促進農業技術效率的重要力量。

(三)穩健性檢驗

前文實證結果可能會因指標選擇不當、樣本異質性等影響估計結果可信度,有必要進行穩健性檢驗,本文用變換稻農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值測算方法和農戶分組回歸的方法進行穩健性檢驗,估計結果見表4。

1因變量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不同測度方法的穩健性檢驗。具體用非參數型的數據包絡分析(DEA)重新測算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代替前文隨機前沿模型(SFA)測算的效率值進行穩健性檢驗。結果顯示,用不同的效率測算方法所得到的估計結果并不存在系統性偏差,勞動力質量下降顯著抑制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顯著促進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且二者能反向調節勞動力質量下降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作用,說明前文結果是穩健的。

2根據農戶水稻經營規模不同分樣本估計穩健性檢驗。參照世界銀行標準,把戶均水稻播種面積大于2公頃(30畝)作為規模化大農戶,其他為小農戶,本文樣本農戶中大農戶91戶占比約194%,小農戶377戶占比806%。結果表明,總體上兩組樣本回歸結果與前文不存在系統偏差,說明前文結果是可信的。值得指出的是,分組回歸也呈現了異質性農戶的差異:首先,勞動力質量下降顯著制約小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而在大農戶組這一抑制效應不太顯著且作用強度遠遠小于小農戶組,這主要是因為大農戶和小農戶水稻生產方式已發生明顯分異,小農戶延續傳統的勞動密集型投入的“小農”水稻種植模式,而大農戶業已轉變為技術與資本密集型的現代化水稻種植模式,大農戶面臨勞動力的剛性約束明顯小于小農戶,這一點在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的作用中可以得到進一步佐證。其次,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對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促進作用中大農戶明顯大于小農戶,這也為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要重點向家庭農場、合作社、專業種植大戶傾斜提供了依據。最后,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調節勞動力質量下降制約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作用上,大農戶組作用力度更大也更顯著,而小農戶組社會化服務的調節作用甚至不顯著。這些結論充分說明,提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要以農戶的投入要素結構以及生產方式為基礎,切忌一刀切,應該“因地制宜、因人而異”。

五、進一步研究:細分農戶的差異特征

上文研究暗含著這樣一個前提,水稻種植對于不同農戶生計是同等重要的,也即農戶對水稻種植的依賴性是同質的。事實上隨著市場機制不斷成熟和勞動力市場形成,尤其是戶籍制度藩籬松動,大量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離開土地進入城市,農戶兼業化現象不斷涌現且兼業化程度多樣化,農戶分層和分化不斷加深。那么,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會不會因農戶分化而有不同表現,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的作用是否會出現不同作用路徑?鑒于此,本文通過對農戶分層來檢驗前文研究結論因農戶分化可能出現的差異。具體是根據農戶農業經營收入占家庭總收入比重把農戶分成三個兼業化程度不同的子樣本,進而分樣本進行估計。借鑒主流文獻做法,把家庭農業收入占比在80%及以上、20%-80%、小于20%的農戶分別劃歸為純農戶、兼業戶和非農戶①。本文調查農戶中,純農戶、兼業戶和非農戶分別為139戶、267戶、62戶,占樣本份額分別為30%、57%、13%,這與當前全國層面農戶兼業化情況比較接近。不同類型農戶的關鍵指標對比統計如圖1所示,不難發現各核心變量在不同農戶中差別明顯,變量間的互動關系是否出現異化有待檢驗。

圖1不同類型農戶對比

(數據來源:筆者根據樣本數據計算分類農戶均值所得)

表5結果顯示,不同層級農戶中,務農勞動力質量對稻農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影響表現出明顯差異。純農戶和非農戶的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對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影響均不明顯,也即是說這兩類農戶水稻種植中勞動力質量約束不突出。雖然其結果一致但是導致該結果的原因卻完全不同,純農戶由于其生存來源嚴重依賴農業生產,所以勞動力資源配置時主要以保證水稻生產為主,其青壯年勞動力流失很少,即使存在非農務工也主要是在水稻種植農閑期間進行“候鳥”式就業,所以其勞動力質量較高基本不會對水稻生產產生約束;對于非農戶來說,水稻種植所獲得的收益對于家庭整體效用影響不大,勞動力資源配置主要以長期非農就業為主,留守農村的主要是喪失城市就業能力的老人和有養老、撫育下一代責任的女性,水稻種植規模少,對勞動力質量要求不高以至不會對其水稻生產效率產生制約。然而,兼業戶的勞動力質量下降會明顯抑制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

同樣地,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及其調節作用在不同層級農戶中也存在明顯差異。純農戶和非農戶土地流轉能顯著提升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其對勞動力質量抑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調節作用非常顯著,但作用強度純農戶明顯大于非農戶;反觀土地流轉在兼業戶中的影響均不太顯著。這主要是因為,兼業戶主要以耕作自有承包地為主,較少參與土地流轉,而純農戶為了降低成本、集約化使用投入要素,往往是土地租入的主力,非農戶為了最大化非農收入,往往是土地流出的一方以盡可能解除土地對勞動力非農化流動的阻礙。社會化服務在三類農戶中均能有效提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且社會化服務也能顯著的調節勞動力約束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制約,最大的差異體現在作用強度上,社會化服務的作用和其調節效應根據農戶農業收入比重的由高到低依次呈“梯級”遞減,這主要是因為社會化服務是以市場容量為前提,也即農戶經營規模越大采用社會化服務的成本越低、作用效率越大,當然隨著“一村一品”、“聯耕聯種”這些鼓勵政策的推廣,單個農戶種植作物規模對社會化服務的制約正在逐漸緩解。

六、結論與政策含義

隨著勞動力市場不斷完善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非農就業機會吸引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實現“非農化”就業,農村勞動力數量和質量發生了顯著變化,農戶水稻種植方式、投入要素結構以及投入要素間的互動關系均發生了較大變化。首先,本文從理論上分析了農戶務農勞動力質量變化影響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邏輯,并探討農戶參與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在這一邏輯關系可能起到的作用。其次,基于長江流域沿線6省468戶稻農入戶調查數據,在充分考慮變量內生性問題基礎上,采用IV-Tobit模型檢驗理論假設。研究發現:(1)農戶老齡、女性勞動力比重增加導致務農勞動力質量下降顯著抑制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在小農生產模式未得到根本轉變現實“農情”下,稻農水稻種植依舊面臨著較突出的勞動力剛性約束。(2)農戶參與土地流轉、購買社會化服務有利于提升水稻生產技術效率,土地流轉有益于農戶優化資源配置,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納入到專業化的“分工經濟”中促進水稻種植采用新技術、集約使用投入要素。(3)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能有效緩解農戶勞動力質量下降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抑制作用,且社會化服務作用強度更大,農戶通過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能有效減輕水稻生產中的勞動力質量剛性約束。進一步研究發現,農戶勞動力質量、土地流轉和社會化服務行為對水稻生產技術效率的直接影響和互動間接影響因農戶分化而表現出明顯差異。

“質量興農戰略”的內在要求就是要實現農業發展由增產導向向提質導向轉變,不斷提升農戶水稻生產技術效率正是題中之意。上述研究結論有如下政策含義:(1)積極引導青壯年勞動力回流農業緩解小農戶勞動力質量約束。(2)加快正規性土地流轉市場和平臺建設,引導非農戶和勞動力質量低且生產效率低的兼業戶把土地有序流向純農戶、專業戶,并由基層提供流轉契約保證。(3)加大力度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機構,不斷延長和完善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鏈條,擴大社會化服務的需求端市場容量。

注釋:

①學界通常把兼業戶根據農業收入比重20%-50%、50%-80%進一步細分為非農兼業戶、農業兼業戶,本文初次也是采取四類農戶分類,模型估計中非農兼業戶和農業兼業戶估計結果基本一致,所以最終采取三類農戶分類。

參考文獻:

[1]劉杰.鄉村社會“空心化”:成因、特質及社會風險——以J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為例[J].人口學刊,2014,36(3):85-94.

[2]DeBrauwA,HuangJ,ZhangL,etal.TheFeminisationofAgriculture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J].JournalofDevelopmentStudies,2013,49(5):689-704.

[3]WouterseF.Migrationandtechnicalefficiencyincerealproduction:evidencefromBurkinaFaso[J].AgriculturalEconomics,2010,41(5):385-395.

[4]王則宇,李谷成,周曉時.農業勞動力結構、糧食生產與化肥利用效率提升——基于隨機前沿生產函數與Tobit模型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8(2):158-168.

[5]ChangHH,WenFI.Off-farmwork,technicalefficiency,andriceproductionriskinTaiwan[J].AgriculturalEconomics,2011,42(2):269-278.

[6]黃季焜,靳少澤.未來誰來種地:基于我國農戶勞動力就業代際差異視角[J].農業技術經濟,2015(1):4-10.

[7]吳麗麗,李谷成,周曉時.中國糧食生產要素之間的替代關系研究——基于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背景[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6(2):140-148.

[8]田紅宇,祝志勇.農村勞動力轉移、經營規模與糧食生產環境技術效率[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5):69-81.

[9]彭柳林,吳昌南,張云.糧食生產效率:農業生產性服務對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具有調節效應嗎?——基于江西省糧食主產縣500農戶的調查[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4):7-13.

[10]仇童偉,羅必良.農業要素市場建設視野的規模經營路徑[J].改革,2018(3):90-102.

[11]朱臻,徐志剛,沈月琴,等.非農就業對南方集體林區不同規模林農營林輪伐期的影響[J].自然資源學報,2019,34(2):18-31.

[12]聶正彥.農業勞動力老齡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分析——基于甘肅省4市6縣調查數據[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6).

[13]姚增福,劉欣.要素稟賦結構升級、異質性人力資本與農業環境效率[J].人口與經濟,2018(2):37-47.

[14]楊進,鐘甫寧,陳志鋼,等.農村勞動力價格、人口結構變化對糧食種植結構的影響[J].管理世界,2016(1):78-87.

[15]彭代彥,文樂.農村勞動力老齡化、女性化降低了糧食生產效率嗎——基于隨機前沿的南北方比較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6(2):32-44.

[16]許慶,田士超,徐志剛,等.農地制度、土地細碎化與農民收入不平等[J].經濟研究,2008(2):83-92.

[17]田紅宇,馮曉陽.土地細碎化與水稻生產技術效率[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68-79.

[18]張露,羅必良.小農生產如何融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來自中國小麥主產區的經驗證據[J].經濟研究,2018,53(12):146-162.

[19]楊彩艷,齊振宏,黃煒虹,等.農業社會化服務有利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嗎?——基于三階段DEA模型的實證分析[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8,23(11):238-250.

[20]羅必良,張露,仇童偉.小農的種糧邏輯——40年來中國農業種植結構的轉變與未來策略[J].南方經濟,2018,347(8):5-32.

TheQualityofRuralLaborForceandRiceProductionTechnicalEfficiency

TIANHong-yu1,FUWei-qiong2

(1.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Yichang443002,

China;2.CollegeofEconomicsandManagement,HuizhouUniversity,Huizhou516007,China)

Abstract:Atpresent,thefactthatalargenumberofyoungandmiddle-agedrurallaborforcehavelosthasnotbroughtobviousimpactongrainproduction.Inordertorevealthemechanismofthesefactors,basedonthedataof468ricegrowersinsixprovincesalongtheYangtzeRiver,thispaperexaminestheimpactoflaborqualityonriceproductiontechnicalefficiency,andexaminestheregulatoryroleoflandtransferandagriculturalsocialservices.Theresultsshowthat:therearelaborqualityconstraintsinriceplanting,andthedeclineoffarmers′laborqualitysignificantlyinhibitsriceproductiontechnicalefficiency;landtransferandpurchaseofsocialservicesareconducivetotheimprovementofriceproductiontechnicalefficiency,andcansignificantlyadjustthenegativeimpactofthedeclineofagriculturallaborqualityonriceproductiontechnicalefficiency,amongwhichthedirectandregulatoryeffectsofsocialservicesaremoreobviousthanlandtransfer.Furtherstudiesshowthattheeffectsofthequalityofagriculturallaborforce,landtransferandagriculturalsocialservicesonthericeproductiontechnicalefficiencyaresignificantlydifferentduetothedifferentiationoffarmers.Toalleviatethequalityconstraintsofsmallfarmers′laborforce,themorerealisticpathistopromotethetransferofagriculturallandandfurtherbuildandimprovethesocializedservicesystemofagriculturalproduction.

Keywords:riceproductiontechnologyefficiency;laboragingandfeminization;landtransfer;agriculturalsocialservices

(責任編輯:李江)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综合五月婷婷| 91无码国产视频|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精品视频91| www精品久久| 91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vr| 99视频在线免费|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国产99精品视频|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伊人天堂网| 亚洲精品自在线拍| 91精品亚洲| 不卡网亚洲无码| 91精品免费高清在线| 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日本精品视频|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 久久一级电影|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在线精品99一区不卡| 国产丝袜第一页|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全部毛片免费看| 99999久久久久久亚洲|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91在线| 欧美乱妇高清无乱码免费| 国产精品七七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精品国产一二三区| 久久毛片网| 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自偷自拍三级全三级视频| www精品久久| 亚洲电影天堂在线国语对白| 国产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免费毛片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老司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久久一本伊一区| 91精品专区|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大道香蕉久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毛片| 久久精品最新免费国产成人| 国产综合网站| 成人亚洲国产|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最新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 www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男人的天堂视频| 欧美啪啪网|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国产99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91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色欲AV |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亚洲无码视频喷水| 国产午夜一级淫片| 亚洲性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理论片|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高清无码不卡视频| 免费高清毛片|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视频| 国产91在线免费视频|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资源| 亚洲av无码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