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效力及其救濟

2021-05-07 07:43:57王真真
商業研究 2021年2期

內容提要: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是股東之間就如何行使個人權利所達成的合同,在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可以適用《民法典》合同編關于無名合同的一般規定,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表決權拘束協議一定能夠通過《公司法》的檢驗。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實際履行往往涉及股東會決議效力的穩定性,在決定是否采用實際履行的救濟方式時應以區分原則為基礎,考慮股東會決議是否已經通過、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參加主體等具體場景進行利益衡量。在立法論層面上,《公司法》應當明確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效力以及救濟方式;在解釋論層面上,部分股東之間的表決權拘束協議可以將違約方投票不予計算的方式進行救濟,而對于全體股東參加的表決權協議則可以解釋為章程,從而以撤銷股東會決議的方式進行救濟。

關鍵詞: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合同效力;股東會決議;利益衡量

中圖分類號:DF411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1-148X(2021)02-0137-11

收稿日期:2020-10-17

作者簡介:王真真(1991-),男,河南信陽人,清華大學法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公司法。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有限公司股東的清算義務人地位研究”,項目編號:18BFX128。

一、問題的提出

股東表決權,一般是指股東通過股東大會上的意思表示,可按所持股份參加股東共同的意思決定的權利[1]。可以看出是否以及如何行使表決權是股東私人的問題,一般不會受到限制。在公司經營過程中,股東基于自身持股狀況以及股東之間利益的考量,通常會在事前與其他股東約定其所持有的表決權在股東會上如何行使,而達到放大表決權的目的,這種約定表決權行使的協議就是表決權拘束協議。表決權拘束協議又稱表決權集合協議(votingpoolagreement),因為其效果是受該協議約束的股份或者股權在投票時應當一致,從而達到合并計算的結果。表決權拘束協議在理論上并不是新事物,早在本世紀初我國公司法理論界就已開始對其進行研究[2],如今由于實踐中此類協議的大量出現,再加上公司法相應制度供給的模糊性,致使表決權拘束協議再次受到關注[3],尤其是表決權拘束協議與合同法的關系需要澄清,與公司決議的關系也需要得到進一步的闡明。例如,在張國慶等與江西華電電力公司決議撤銷糾紛案中,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效力問題成為爭議的焦點①。該案的判決結果爭議較大,反對者認為其忽視公司程式,混淆了決議與協議的區分是一種落后的合同法思維[4]。贊成者認為公司作為協議的當事人,自然可以最準確地對于違約股東的投票如何處理做出抉擇,這種抉擇也應該得到尊重。公司法同法律系統的其他部門法一樣,其運行的代碼也是法/不法,通過這樣的價值判斷來穩定規范性預期。公司法系統如何通過二值代碼對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問題進行處理從而維持自身的穩定性,需要對此進行研究。具體地說,表決權拘束協議對公司決議所帶來的沖突,如何妥善地處理要結合《公司法》與《民法典》合同編的相應規則進行判斷。

二、表決權拘束協議在法律體系中的邊界

(一)表決權拘束協議構造在域外上的規制

1.美國成文法的規制思路

早期美國各州成文法均沒有對股東表決權協議有明確規范,實踐中法院通常以違反公共政策為由判定協議無效。如今美國大部分州成文法對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進行了規定[5]。例如,在《美國示范公司法》第731(a)節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股東可以通過簽訂協議來規定其行使表決權的方式,并且表決權協議不受表決權信托規定的限制,而731(b)節規定:該規定項下的表決權拘束協議是可以實際履行的②。又比如在素有公司天堂之稱的特拉華州,其普通公司法也規定,兩個或者兩個以上股東之間簽訂的書面協議規定其如何行使所持有股份的表決權,可以根據其共同同意的程序來決定③。

2.英國法

英國公司法中關于股東之間協議的規范相較于美國來說是保守的。一般認為股東之間的協議只能約束股東而對公司沒有拘束力,即使公司是協議的主體,該約定也不得限制公司的法定權力[6],比如在著名的Rusell案件中④,兩名股東簽訂協議,約定未經股東一致同意,公司不得增資,后公司召開股東會決定增加資本,一方起訴認為增資無效,被法院駁回,理由在于該協議限制了公司的法定權力,不過法院同時也認為協議可以約束股東的投票取向。因此,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效力在英國也是被認可的。

(二)我國現行法之規制思路

1.合同法之規制

表決權拘束協議是股東之間就如何行使表決權做出的安排,那么表決權拘束協議是否符合《民法典》合同編的規定呢?其成立以及生效要件是什么呢?在《民法典》合同編中,合同自由是基本原則,而合同法所規范的合同含義又極為抽象,將民事主體之間除身份關系外的其他權利義務關系之協議都納入調整范圍,表決權拘束協議采用合同作為工具。根據《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本法或者其他法律沒有明文規定的合同,適用本編通則的規定,并可以參照適用本編或者其他法律最相類似合同的規定。所以,盡管表決權拘束協議并不是典型的有名合同,但是在《公司法》沒有明文規定的情況下,將受到《民法典》合同編的規制。那么符合何種條件的表決權拘束協議才能成立呢?我國《民法典》合同編規定,合同的成立要符合形式要件以及實質要件,如法律會要求某些主體就特定的交易訂立書面合同。一般而言,當事人也享有采用何種形式訂立合同的自由。《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條第二款明確規定了只有當法律、行政法規要求采用書面形式或者當事人約定采用書面形式的,當事人訂立合同才需要采用書面形式⑤。在合同成立的實質要件上,通說認為合同成立要件有三:(1)主體方面,要有締約人的存在。(2)意思表示一致,也即當事人就主要內容或者條款達成一致。(3)標的及其數量[7]。對照《民法典》合同編成立要件檢索表決權拘束協議,可以發現在主體以及意思表示方面是符合合同成立的要件的。最后,在表決權能否成為合同客體方面,學者已經從理論上對此加以證成,因此已無太大爭議。

合同成立以后需要判斷的問題是該合同效力如何?合同成立只是第一步,而合同效力則是判斷該合同是否對各方當事人甚至第三人有拘束力的要件,涉及法律上的價值判斷。在合同生效要件上,我國《民法典》合同編在判斷合同效力時分為積極要件和消極要件,積極要件包括:(1)當事人主體適格;(2)意思表示真實。消極要件則是指不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就表決權拘束協議來說,在積極要件上不會有太大爭議,有疑問的是表決權拘束協議是否違反法律或者行政法規以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答案是否定的。從協議的內容來看,約定的是股東如何行使自己的表決權,是股東處分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上權利之自由;從目的上看,股東做這種約定的目的在于通過與其他股東的聯合,達到在股東會上占多數,或者達到在某些事件上具有話語權的效果,這種目的并沒有被法律所禁止;從效果上看,該協議也沒有侵犯其他股東以及公司的權利,與債權人的利益更是沒有關系。因此,該協議的效力應當得到正面評價。

雖然表決權拘束協議并非我國《民法典》合同編的有名合同,但是從合同的一般性上來看,其與普通的合同并無二致,合同成立與生效的要件規定完全可以適用于表決權拘束協議。如果參加表決權拘束協議的股東按照協議行使表決權,其已經履行了該協議,也就不會產生爭議。問題在于假如另一方在股東會會議上并沒有按照約定投票,此時守約方如果起訴要求承擔違約責任,法院應當如何裁決?此時違約責任的規定如何適用呢?我國《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條規定了違約責任的方式包括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應當認為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救濟也能夠通過該條進行救濟,雖然《民法典》合同編的違約責任主要表現為一種財產責任或者損害賠償[8],但是通過第五百八十條可以看出非金錢債務一般也適用,尤其是在承擔繼續履行責任上。問題在于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場合,雙方如果未約定具體的違約金,一旦一方違約,從客觀上無法計算守約方的損失數額,法院采用損害賠償的方法進行救濟會存在一定困難。從社會系統理論的角度來看,合同法律制度作為社會功能分化的子系統,是法律系統與經濟系統在支付/不支付方面進行結構耦合從而產生,如果違約責任無法為表決權拘束協議提供救濟,那么就會產生一個悖論:一方面,表決權拘束協議在進入合同法系統時,合同法系統運用二值代碼將其評價為合法;另一方面,這種合法的協議在法律系統內無法獲得強制保障,這反過來又會影響到合同法穩定規范性預期的效果[9]。既然損害賠償通常因為具體損失難以計算而不能有效應用,那么實際履行是否可行?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實際履行,本質上是要求違約方按照協議約定投票,這時需要回到公司股東會決議的層面上來,從而使得該問題超出了合同法所能夠調整的范圍而進入到公司法領域。

2.作為組織法之公司法規制

學者常將公司法定位為組織法與行為法的結合,試圖使公司法區別于合同法。為什么公司法是組織法,除了公司是商業組織這一解釋外,也有學者從公司法人資格進行解釋,認為組織法的功能在于資產分割,將公司的財產與股東個人財產區分開來,從而保護債權人[10]。也有學者認為公司法作為組織法,雖有合同空間,但是卻處處存在著合同不自由,并得出公司法的本質是以組織法取代契約法的結論[11]。以上觀點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對公司法的認識,不過對于公司這一組織的認識,社會系統理論的視角也值得關注。

在系統論看來,公司組織是自創生系統,其構成要素不是支付而是決定,他們運用它們的自組織結構以便具體指定保證系統內的每一個行動都能被當作一個決定的預期。資本的所有者、工人和管理人員不是組織的部分,他們構成了它的環境[12]。從結構耦合來看,公司法是組織系統與法律系統在決議上的耦合,這種耦合使得公司法在運作上保持封閉,而在認知上向環境保持開放。作為經濟組織,公司主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效率是其考慮的因素,公司組織系統的運作也是經濟系統的運作,其與法律系統各自有其運行邏輯,一旦公司組織的這種運行邏輯與法律系統發生耦合,公司法就是對該種邏輯的規范性預期穩定化。公司組織作為自創生系統,一般也能解決自身運行中的問題,但是,一旦問題進入法律系統則必須經受法律系統法/不法的檢驗。

具體來說,表決權拘束協議采取實際履行方式所可能遭遇的公司法上的制度障礙:

其一,假如當事人在股東會召開之前已經明確表示將不會按照協議的約定投票,此時因股東會尚未召開,另一方能否得以據此請求法院對該股東的表決權進行限制⑥,在我國公司法上尚存疑問。

其二,假如股東會決議已經召開,此時決議已經形成,則實際履行只能是要求撤銷原先股東會決議、重新開會,并且違約方只能按照約定投票,但這種做法在現行公司法中于法無據。在公司內部,股東會是公司的權力機關,股東參與決策需要通過股東會或者通過其選舉產生的董事會進行管理。也就是說,在無法律特別授權的情況下,股東個人并不能單獨影響公司決策。況且公司法所確立的決議撤銷與無效以及不存在制度,只有在符合各自構成要件時才有適用的可能性,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的違反,尚難以構成上述任何一種瑕疵。當然,公司法上可能的履行障礙,并不導致該協議無效,這一點應當認識清楚。

(三)初步的結論

合同自由是私法上一般原則,一方面股東如何行使表決權是對自身權利的處分,另一方面合同自由又受到限制。首先,來自合同形式上的限制,比如美國特拉華州公司法所要求的表決權拘束協議必須采用書面形式⑦;其次,表決權拘束協議也會受到來自組織法的限制,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履行與救濟又要與現行公司法制度相契合。一方面應當肯定商人在利用合同工具構造自身在公司中的表決權之行為,就公司法中如何最大化利用表決機制來實現其合法目的應當予以肯定;另一方面,應當著眼于其效力可能對公司制度造成的沖擊,不能觸碰公司治理與運行邏輯的邊界,從而劃定合同自由的邊界[13],即公司法中的合同自由是應當是有限度的。

三、表決權拘束協議實際履行中的利益衡量

(一)股東會決議召開前的行為保全

在理論上只要股東會決議沒有召開,股東如何投票是不可預知的。對于簽署表決權拘束協議的股東來說,一般會在會前進行磋商,從而形成一致意見,當然也可能雙方談判破裂最終無法達成一致。在這種情況下,假如股東會召開在即,一方若提起訴訟要求法院進行行為保全,法院應當如何裁判?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條第一款的規定:“人民法院對于可能因當事人一方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決難以執行或者造成當事人其他損害的案件,根據對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裁定對其財產進行保全、責令其做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其做出一定行為;當事人沒有提出申請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時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這可以認為是關于表決權拘束協議適用行為保全的一般規定,德國以及日本都存在著采用假處分的方式來解決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做法,只不過其適用條件可能受到嚴格限制[14]。

如何在我國表決權拘束協議糾紛中使用行為保全程序進行救濟,需要對幾個問題進行澄清。第一,行為保全往往是要求當事人做出一定行為或者禁止一定行為,主要包括訴前禁令[15]。股東如何投票通常由其自身決定,除非其將其投票權委托于他人,否則其他股東不得代為行使,假如法院頒發訴前禁令,禁止當事人在法院做出裁決前進行投票,但是這一禁令能否阻止股東會會議的召開仍存疑問。第二,表決權是股東的固有權利,其行使一般不受限制。對股東權利的限制一般需要有法律的明確規定,比如在股東抽逃出資的場合,或者股東違規增持的場合,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是否能夠達到在實體上限制股東表決權的結果,在該種場合下行為保全的適用條件以及具體程序需要明確。

在涉及股東表決權行為保全時,可能需要對以下主體之間的利益進行衡量:申請人、被申請人、公司及其他股東。

首先,如果公司不是該協議的主體,當事人之間的表決權協議糾紛本身不應成為限制其他股東行使權利以及公司召開股東會的理由,這是因為當事人之間的表決權糾紛畢竟具有合同的性質,合同的效力是相對的,應當將其帶來的負外部性降到最低。法院頒布的訴前禁令可以認為是在當事人之間的一種初步產權界定,而一旦產權被清晰界定當事人則會圍繞著該規定進行談判[16]。產權界定的影響不可小覷,在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場合,當法院裁定違約方不得行使表決權時,當事人可以在股東會舉行時出示法院的禁令,從而阻止另一方當事人進行投票。當公司也成為協議主體的時候,當事人若要提起行為保全,一是要限制另一方行使表決權,二是要限制公司召開股東會會議,只有法院做出兩項裁定時才能認為具有同時限制違約方股東和公司的效果,如果僅僅限制表決權行使,仍然無法阻止股東會的召開。不過在公司不是協議主體的時候,禁令的救濟辦法也有缺陷,因為此時對于尋求救濟的股東來說,其在投票上并沒有占到優勢。

其次,采取禁令的方式限制一方投票需要遵循什么條件?從域外司法實踐來看,日本在股東協議糾紛中采用假處分的條件包括:第一,全體股東均負有股東協議所約定的合同義務;第二,股東表決權協議的內容必須有明確的表決事項⑧。這種做法是妥當的,但是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當全體股東都成為協議的主體,或者其他股東認可該協議時意味著此時采取假處分不會對其他股東的權利造成損害。另外,要履行對公司的通知程序。全體股東成為協議主體后需要向公司進行通知,否則無法當然約束公司。

由于我國《民事訴訟法》只是就行為保全的一般事項做出了規定,這些普遍規則在特殊領域該如何適用并無具體措施,目前在海事糾紛以及知識產權糾紛中有具體的操作規則。那么法院在審查行為保全申請時需要考慮哪些因素呢?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查知識產權糾紛行為保全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7條所規定的綜合考量因素可以提供借鑒,該條內容為人民法院審查行為保全申請,應當綜合考量下列因素:(一)申請人的請求是否具有事實基礎和法律依據,包括請求保護的知識產權效力是否穩定;(二)不采取行為保全措施是否會使申請人的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或者造成案件裁決難以執行等損害;(三)不采取行為保全措施對申請人造成的損害是否超過采取行為保全措施對被申請人造成的損害;(四)采取行為保全措施是否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其他應當考量的因素。該規則雖是針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行為保全,由于表決權拘束協議的違約行為的特殊性,需要在股東會議召開前禁止違約方投票。因此,該規則其實可以移用到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場合。第一個因素實際上是要求當事人的訴訟請求要有依據,在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場合,即申請人要提出當事人之間簽署的表決權拘束協議書。第二項因素實際上是發出禁令的緊迫性和不發出禁令可能造成當事人勝訴也無意義的情形。在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場合,如果股東會決議一旦召開,則即使當事人拿到勝訴判決也很難執行。第三項因素則是比例原則的要求,即法院應當在當事人之間充分衡量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系,也即成本與收益。當公司是協議主體時應當充分考量保全措施對公司造成的影響,如果對公司造成的影響超過了保護股東個人權利的收益,則需要慎重考慮是否頒發禁令。

(二)股東會會議召開后的實際履行

在公司股東會決議召開后,守約方通常會起訴要求撤銷股東會決議,此時法院該如何處理?有一種觀點認為不能撤銷股東會決議,因為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只在股東之間有效,而不能約束公司做出的決議⑨;另一種觀點認為撤銷股東會決議雖然需要慎重考慮,但是應當給予法官在具體案件中充分的自由裁量權。在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中實際履行與股東會決議之間判斷需要進行類型化,明確協議以及決議之間不同的制度利益,同時結合公司內部股東的利益而進行綜合考量。對該問題的討論可以通過類型化來處理,將表決權拘束協議糾紛放到公司這樣一個平臺,根據公司和其他股東是否是協議主體,以及公司股東人數來分別討論。

1.公司存在其他股東且其他股東并非協議主體

因公司作為法律擬制的人,其意志的形成系成員之間通過會議平臺進行協商、博弈甚至妥協并最終以少數服從多數來做出決定。對于參加表決權拘束協議的股東來說,是否聯合投票對他們來說固然非常重要,甚至也影響公司決議的最終結果;對于未參加協議的股東而言,該合同對其并沒有約束力。如果公司已經召開股東會決議,則此時要求實際履行合同,客觀上的結果就是撤銷原股東會決議,重新進行投票表決,對其他股東來說并不公允,也會給公司決議制度的穩定性帶來很大沖擊。

發生在美國特拉華州的RinglingBros-Barnum&BaileyCombinedShows,IncvRingling案中就有類似的情形⑩。該案中有三個股東,Edith、Haley以及North,持股數量為:315、315、370。Edith與Haley夫人兩人簽訂一項協議,雙方在選舉公司董事時將自己和丈夫選為董事,按照雙方持有的股份數量,加上公司實行的累積投票制度,雙方可以選舉公司7名董事中的5名,第5名董事由雙方協商確定,如果對事項不能達成一致,應當交給雙方事先共同指定的一名律師來仲裁,最后按照律師的仲裁結果投票。后雙方對第5名董事的人選發生爭議,一方將爭議提交給律師,律師指示Haley夫人應當按照協議投票B11,但是在接下來召開的股東會上,被告將票數全部投給自己和丈夫,導致原告提出的第5名候選人落選,從而North有3名董事進入董事會。原告起訴要求履行協議。一審法院認為該表決權協議有效,只有實際履行才能給予表決權協議救濟,如果不能實際履行協議,無異于宣告協議無效。因此,公司應當重新召開股東會,這樣雙方應當能夠清楚彼此之間的權利B12。特拉華州最高法院認為該份表決權拘束協議除了說明當事人應當如何投票外,并沒有說一方可以在另一方違約時代替行使投票權,如果某位股東的投票侵犯了其他人的權利,可以將其投票不予計算。考慮到公司還有其他股東投票,不應當將宣告整個選舉無效,但是被告的投票不能計算在內,在本案中其他的救濟手段看起來不都合適,因為North反對股東會的延期已經使得其他辦法都不可能B13。

綜合上述兩家法院的不同做法,可以看出二者在進行利益衡量時的側重點有所不同。特拉華州衡平法院考慮到實際履行這一救濟方式對原告的保護力度最大,但是忽視了沒有參加協議的股東利益。最高法院否定了這種做法,因為其他股東的利益同樣值得保護,在對原告權利進行救濟的同時,其他股東的利益至少不能受到損害,也就是說原被告雙方的協議在他們之間有效,但是也僅僅在他們之間有效。應當說特拉華州最高法院的做法更可取一些,從法律經濟學的角度也可以對此進行解釋。

科斯在《社會成本問題》中提出假如交易成本為零,那么無論權利如何配置,雙方當事人都會圍繞著法律規定進行談判,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但是,現實情況是交易成本非常高昂,初始的權利界定非常重要[17]。法律在界定權利時應當認識到的是保護誰的權利,或者不保護誰的權利,總會存在著損害的相互性。即保護原告的權利,敗訴一方的權利肯定無法得到保護,反之亦然。但是,法律也應當考慮到采取某種方式對社會造成的成本。在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的場合,其他股東的利益至少與參加協議股東的利益是平等的,對合同主體的權利救濟所采用的方法應當考慮到其他股東這樣一個局限性條件的存在,否則會造成更大的社會失序。一旦條件發生變化,相應的最優選擇可能就會發生變化。比如在上述特拉華州案件中,如果原被告之間的協議中包含有代理投票的規定,那么由一方來代替另一方行使投票權,可能就是一種更為理想的解決方法。

具體案件總是復雜的,尤其是涉及公司股權結構不同的情形,是否撤銷決議的結果以及采取不同的救濟手段對各方來說可能影響非常不同,需要裁判者在具體適用法律時進行精細化的利益衡量,從而妥當處理這類糾紛。利益衡量作為一種方法可能會被濫用,需要有妥當的方法對其進行限制。如在具體案件中應當考慮當事人具體利益、群體利益、制度利益以及社會公共利益,將當事人的具體利益放在利益的層次結構中進行衡量,才能保證利益衡量的公正和妥當,從而避免利益誤判[18]。在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案件中可以通過利益衡量的方法進行分析,從而采取妥當的方法進行救濟。以前述Ringling案為例,采取不同的救濟手段對于不同當事人之間利益影響巨大,如果法院決定要求違約方實際履行協議,撤銷股東會決議,或者法院裁決協議不能實際履行,而只能采取違約方的投票不予計算的方式,那么這兩種情況下通過表格可以將當事人的具體利益分解如表1。

一般情況下,無論采取哪種救濟方式,違約方的利益都是不值得保護的,應當說這種衡量結果是符合公平正義的觀念的。一般認為契約應當嚴守,除非有不公平或者不法的情形,這也是英美法中禁反言規則的精神要求B14。對守約方來說,其利益固然值得保護,但是問題在于以何種方式保護,如果公司有其他股東存在時,對其采取的救濟手段可能就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即使公司中除協議主體之外只有一個股東,也不應當忽視其應當享有的合法利益,因為其代表的是不同的制度利益之所在。假如將該情形放大,公司中存在著成千上萬的其他股東,如果撤銷股東會,不僅會影響公司股東會決議的穩定性,必然也對公司的股票價格造成影響,從而使得負外部效應更加突出。在具體案件利益衡量過程中,應當通過群體利益將具體利益衡量的不同結果無限放大,從而使得利益沖突更為直觀,將該種利益放到具體的制度中進行衡量,避免在具體當事人之間利益迷失方向。通過對某一具體制度利益是否符合社會公共利益進行判斷,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制度利益需要繼續維持,而不符合社會公共利益的制度則需要進行改變,從而使其符合社會公共利益。

就表決權拘束協議而言,一方面涉及《民法典》合同編所確立的實際履行制度;另一方面也涉及公司法當中的決議制度問題。一旦實際履行就會涉及撤銷決議的問題,此時的制度利益應當從公司法來判斷,而不僅僅是合同法。雖有學者認為私人之間談判往往會達成有效率的合約安排,與損害賠償的計算困難相比,實際履行更具有吸引力[19],但是真實世界中的交易成本非常高昂,法院采取救濟手段時也必須考慮對各方當事人以及社會所帶來的成本。過于糾結當事人之間的具體利益會陷入保護誰的利益都行的兩難境地,如果將社會總成本考慮進來,比如對第三人的影響,法院在選擇救濟方式時的決策成本等,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正義,可能會是妥當的做法。因此,具體案件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或者利益衡量也是需要考慮的。

2.公司中并無協議之外的股東存在

除了參加協議的股東以外,在某些情形中可能并不存在其他股東。這種情形既可能是股東之間約定表決權一致行使的問題,也可能是股東之間約定表決權行使的比例問題。

首先,全體股東約定表決權如何行使的問題。公司的設立以及運營過程中充滿著股東之間的利益沖突與博弈,以協議的形式將博弈的結果固定下來就顯得比較重要,這些約定既可能是公司章程的修改,也可能是公司某些具體事項的通過。比如全體股東約定除非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否則不能修改某些章程條款;又或者除非全體股東一致投票同意,否則不能延長公司運營期限等。這種表決權行使協議的約定能否實際執行?美國康涅狄格州最高法院在WeilvBeresth案B15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回答。涉案公司共有4名股東,于1954年簽訂一份協議,主要內容有兩個:第一,每位股東應當在股東會上選舉彼此作為公司的董事;第二,修改公司章程將公司的董事職位由5名減少至4名,并且對該條章程的修改需要經過全體協議當事人的同意。1965年三名被告在未經過原告同意并且不顧其反對的情況下,投票取消了現有的章程條款,增加了其中一名股東的兒子作為董事。最后,選舉的結果是公司總共存在5名董事,這與其簽訂的協議相違背,于是原告起訴要求實際履行該協議。法院裁決認為雖然股東不能通過合同增加其法定權力,但是其可以通過合同限制這些權力的行使,股東協議是有效的,被告的行為是一種違約。那么該案中應該采取何種救濟手段?法院認為該案中金錢損害賠償明顯不足以為原告提供適當的救濟,因為公司增加董事的席位改變了公司的控制權,這對原告造成的損害是無法彌補的,最終判決原告有權要求撤銷原先的決議結果,重新召開股東會并根據協議的約定來修改章程。

應當說法院的判決是妥當的,在這個案件中之所以采取了撤銷決議并且實際履行協議的方式,除了法院所論述的理由外還在于該公司中全體股東均是協議的主體,撤銷決議并不會損害其他任何第三方的利益,也即該協議的實際履行并沒有明顯不合理的外部性成本。因此,實際履行對于原告的救濟而言就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假如公司中存在其他股東,可能就會增加公司控制權爭奪的復雜性,實際履行帶來的消極效應也可能要慎重考慮。

其次,假如在股東之間約定了表決權的行使比例問題,如果二者之間就協議如何履行問題發生了糾紛,也可能會訴諸法院。這時應當如何裁判?我國《公司法》第四十二條規定: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該條規定了股東行使投票權應當按照出資比例,也就是按照其出資多少決定了其在公司中的話語權。該條背后的經濟邏輯是,對于出資多的一方來說,其在公司中所享有的利益也就越大,讓其投票權與出資比例一致,可以防止投票權與其實際享有利益不一致所帶來的風險[20]。我國原1993年公司法對該問題的規定就只允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2005年公司法修改時允許公司章程對表決權行使比例進行例外規定,這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公司管制,允許公司中更多的股東自治空間。

當然,如果雙方當事人將表決權行使的方法規定在了公司章程,當決議內容違反公司章程時,根據現行公司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一方自然可以請求法院撤銷該決議。但是,問題在于股東之間通過協議對此問題規定了與公司法不一致的情形時,該協議是否有效?如果有效的話能否實際履行?該協議的效力判斷應當從第四十二條的規范屬性上入手,該條一般被認為屬于公司法中的任意性規定,主要理由是因為其使用了公司章程另有規定除外這一表述[21]。從文義解釋的角度出發,從該條可以得出的推論是:股東會的表決在沒有例外的情況下應當按照出資比例,而例外的情況由公司章程規定,否則還是應當回到公司法規定的表決方式[22]。也就是說公司法提供了自治的空間,但是也僅僅是在法律所明確的自治范圍內才能有效,否則以協議的方式來約定表決權比例,可能會落入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射程范圍之內,即違反強制性規定從而導致合同無效。

從比較法的角度來看,美國在這個問題上的規定也沒有一個較為普遍的模式。美國大部分州的法律僅明確了公司章程可以做出表決權與持股比例不一致的規定,但是對于協議能否這樣規定則找不到明確的制定法依據[23]。在這樣的情況下,普通法法院的判決也會有所不一致,比如新澤西州的NickolopoulosvSarantis案中B16,就否定了這種約定的效力。在該案中,股東之間的協議給予了一位持股25%的股東50%的投票權,法院裁決協議無效,理由主要在于:(1)這種安排違反了股票權重平等原則,只有公司章程可以做出這種例外規定;(2)股東自身沒有權力去改變股票的投票權重,除非該種方法經過法律的許可;(3)這種協議的秘密安排是對公司、其他股東以及公司交易相對方的欺詐。當然,也有很多法院判決并不僅僅因為協議規定了表決權行使比例與持股比例不一致而宣布其無效。例如在Sankinv5410ConneticutAveCorp案中B17,協議約定持有公司三分之二股份的股東只能行使二分之一的投票權,從而給小股東在公司管理中更多的話語權,法院認為,一個持有股份的股東并沒有義務將所有票都投出去。

那么我國司法實踐中又是如何處理此類問題的呢?上海聯合汽車大道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等與上海聯合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決議撤銷糾紛上訴案能夠說明這一問題B18。該案中章程中記載的雙方表決權行使比例與協議中約定的比例不一致,后聯合汽車大道2012年召開的股東會對公司工作計劃以及費用預算等進行表決,形成股東會決議一,內容為不批準王某某董事及經營層提交的預算方案。中國五冶同意,聯合集團棄權。聯合集團收到決議后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股東會決議一,因為公司章程是為配合另一位股東中國冶金公司的需要而簽訂的,雙方曾約定行使表決權不以公司章程為準,應按股東之間的約定即聯合集團在股東會、董事會中享有多數表決權,雙方為此發生糾紛。

一審法院認為對股東之間來說,公司章程僅是股東之間的一種契約,股東可以通過其他合意在不違反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進一步明確各自的權利義務,甚至否定公司章程的約定,故在股東之間應以股東的真實意思合意為準。換言之,一審法院認可聯合集團所提出的抗辯,即章程僅為配合另一股東實現上市而用,并不作為表決權行使依據。鑒于聯合汽車大道公司股東之間不按公司章程行使表決權,且現有證據無法證明各方對股東會形成決議的規則達成其他合意的情況下,本案決議形成的規則可按照《公司法》規定予以確定,即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B19。

二審法院認為雙方的表決權行使比例問題應當以合同約定為準,從而推翻章程所作的規定。具體的理由有三點:第一,雙方曾經簽署的章程附件確認的表決權比例是按照出資比例。第二,中國冶金曾經出具一份承諾函,確認章程中的表決方式內容是為配合其上市,雙方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仍按之前簽訂的合作協議執行。第三,中國五冶對中國冶金與聯合集團之間的協議表示全部繼承,因此應當對協議加以恪守B20。但是,二審法院所用的表述卻是該約定對股東之間具有法律的效力,似乎沒有說清楚股東之間有效的協議為何能夠約束公司的理由。

在南京筆墨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決議撤銷糾紛案中B21,法院也認定對于全體股東一致簽訂的表決權協議,可以修改公司章程的規定。在該案中,公司章程確認李正榮認繳出資245萬元,持股比例245%、正華公司認繳出資51萬元,持股比例51%、邵鑫華出資245,持股比例245%,筆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由正華公司法定代表人陳界鵬擔任。2016年5月三位股東簽訂一份股東協議書,對筆墨公司的眾多事項做出約定,大部分內容與公司章程一致,有部分內容與章程不同,在股東會表決權比例上約定為正華公司34%、李正榮33%、邵鑫華33%。2018年7月筆墨公司召開臨時股東會,議題內容為就筆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盡興變更。會議由李正榮、邵鑫華參加,最終對該議題進行表決,一致通過了將筆墨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及執行董事變更為李正榮。正華公司提起訴訟,請求撤銷股東會決議。一審法院認為三方股東簽訂的協議書是其真實意思表示,對三方均具有法律拘束力。該股東協議書所列事項與筆墨公司章程高度重合,應視為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對筆墨公司的章程做出修正B22。

在協議主體包括了所有股東的情況下,在法院看來協議的效力與章程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協議可以改變甚至否定章程的規定內容,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配置完全應當依照合同。但是,在我國《公司法》中章程畢竟與協議不同,法院所采用的邏輯是全體股東一致達成的協議,與章程不一致的地方視為是對章程的修改。法院的處理結果是妥當的,原則上表決權拘束協議是股東之間處分自己私人權利的合同,并不能約束公司和其他股東。但是,當公司所有股東均是協議主體時,應當認為這時的協議是一種公司治理協議,具有與章程同等的地位。公司章程作為公司這一組織得以成立和維持的基礎,在內部具有最高的效力,甚至可以被稱為公司憲章或者說是一種法定合同,最主要特征就是其并不需要經過公司內部所有主體的明確同意即可產生約束力。這樣做也是為了公司得以有效率地進行組織和運營,降低可能的交易成本。這是立法根據效率原則進行的價值選擇,公司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具有法定性[24]。

效率優先仍然還要兼顧公平,章程應當盡可能反映公司全體股東的意志,這在公司章程的修改上尤為明顯。各國普遍都規定了章程的修改要經過特別多數決的方式,甚至在一些國家中,股東協議在公司治理結構上也可以具有跟章程一樣的效力B23。對于什么是公司章程,我國公司法顯然沒有明確進行規定,只是列舉了公司章程應當載明的事項。通常認定的公司章程是最狹窄意義上的章程,比如以工商部門提供的模版為基礎進行簡單修改的最普遍做法。英國法上公司章程的范圍就很廣泛,除了名為章程細則(articlesofassociation)的文件外,還包括特殊的決議或者協議,這里的決議或者協議指的就是以全體一致方式通過(unanimousresolutionoragreement)[25]。美國表決權拘束協議與股東協議是兩個不同的事物,但是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也有可能構成股東協議。比如全體股東之間相互約定在股東會上選舉彼此作為董事,就會構成MBCA732節所規定的股東協議[26],除此之外股東協議還可以就公司的大多數事項做出約定,在不寫進章程的時候要以書面方式進行,并且通知公司。因此,在公司內部,其地位具有與公司章程類似的效力,比如可以改變公司治理結構B24。

(三)公司類型以及實際履行方式對協議的影響

有觀點認為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只能存在于封閉公司,否定其在公眾公司中存在的空間,這種看法可能受到了監管部門要求的影響。對于股票將要在公開市場上交易的公司,監管部門通常會要求其披露公司內部的協議,并且一些協議是無法在公司上市后繼續存續的,比如近年來引起廣泛關注的對賭協議。但是,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效力并不會因公司由封閉公司成為公眾公司而有所不同,只不過當實際履行的救濟方法可能會對公眾股東造成損害時會限制其救濟手段,例如美國的RamosvEstrada案件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B25。在該案中,原告與其妻子共同持有廣播公司50%的股份,被告與其他4位股東每人持股10%。1986年廣播公司與一家叫Ventura41的公司合并,成立一家電視公司,合并協議約定Ventura41與廣播公司各持有公司5000股份,并且直接發行給廣播公司的股東而非由廣播公司直接持有,公司股東被分為兩個不同的組,即廣播公司與Ventura41,原告被選舉為公司的董事長,而被告作為董事。1987年廣播公司各位股東簽訂協議,約定在選舉公司董事時應當保持一致,違反協議進行投票的則要將根據協議的約定轉讓股份,該協議還特別要求實際履行這一條款。在后來的董事會會議上,被告與Ventura41的成員聯合起來,罷免了原告的董事長職位,并且提名了Ventura41的成員。后廣播公司股東開會決定在股東會上投票時如何選舉董事,但是被告沒有參加,隨后提名的結果中并不包含被告。被告認為協議無效,原告則起訴被告違反協議。法院裁決認為被告違反股東協議,命令被告根據協議約定的實際履行條款將其股份轉讓股份轉讓,同時限制被告行使表決權,除非協議另有規定。值得注意的是法院明確說即使該公司不符合封閉公司的條件,該協議也是有效的,并且對當事人具有拘束力,加州公司法的官方評注也明確表決權協議的效力不受公司類型的影響B26。

對于實際履行來說,表決權的行使關乎決議的效力問題,實際履行對決議效力產生的影響是判定能否實際履行的關鍵。無論是普通民事合同中的實際履行,還是在表決權拘束協議中都要考慮實際履行所帶來的成本。在RamosvEstrada案中,股東之間行使表決權的協議是有效的,但是其約定的實際執行的方式是要求違約方轉讓其持有的股份,這種履行方式并不影響公司已經做出的決議之效力,因此得到了法院的肯定。

四、我國表決權拘束協議糾紛的解決路徑

(一)立法論層面

在表決權拘束協議的立法構造上,主要是對我國現行公司法第四十二條進行反思與改進。如果將公司法視為一個標準合同B27,那么第四十二條的作用在于為股東提供一個免于談判的模版,從而降低交易成本。股東如何行使表決權本是其持有股權所自帶的權能,立法所規定的模版可能在一定時期內對當事人如何行為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今天,法律面對日益復雜的商事活動,應當給予商人們更多的自治空間,賦予其自己來決定自身的事務的權利。根據這一思想的指導,那么第四十二條的表述可以改為:股東會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或者股東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股東之間可以就表決權行使方式做出約定,該約定的履行不得損害其他股東或者公司利益。

(二)解釋論層面

就司法方面而言,涉及協議與公司章程文件之間關系的解釋問題。章程與協議原本是不同性質的文件,但是司法裁判中在對章程進行解釋時,通常會認定章程的本質是股東之間的協議。就人數較少的封閉公司而言,這種認定沒有太大的問題。因為這類公司中股東成員身份與公司管理機關成員的身份經常是重合的[27],成員之間討價還價的因素較多,協議與章程同是分配風險與控制權的工具,對合同與組織的區分不應恪守形式,而應遵從實質。在認定表決權協議是否以及如何履行時,法院應進行妥當的利益衡量,在當事人利益與其他股東利益以及公司利益之間進行權衡。在不損害其他主體的利益時可以判定履行協議,而協議履行有損其他非協議主體之利益時則一般不能實際履行協議。就前述華電案而言,法院判決實際履行該協議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公司除了參加協議的幾名股東外,還存在其他股東,因而是不妥當的應當予以糾正。

五、結語

股東表決權拘束協議的效力判斷需要以《民法典》合同編以及《公司法》為依據,表決權拘束協議是否有效要依據合同的效力規則進行判斷,而該協議能否實際履行則要受到公司組織運行邏輯的限制,需要在具體的案件中進行判斷。

注釋:

①參見江西省高級人民法院(2017)贛民申267號民事裁定書。

②SeeMBCA§7.31.

③SeeDGCL§218(c).

④[1992]1WLR588.

⑤值得注意的是,我國原有的合同法原則上要求合同采用書面形式,后加入聯合國CISG時雖對不限定合同形式的規定作了保留,但是也回歸到了合同形式自由原則上來。參見韓世遠.合同法總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107.

⑥在理論上,有人提出使用假處分或者行為保全制度來解決該問題,但是并沒有具體說明采用這種措施的具體辦法以及明確條件。參見羅芳.股東協議制度研究[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4:262.

⑦在特拉華州的一起案例中,因表決權協議沒有采取書面形式,法院因而判定該協議無效。SeeDweckv.Nassar,2005Del.Ch.LEXIS183.

⑧平成19年11月12日第498號案例,摘自《金融·商事判例》第1319號第50頁。轉引自趙單童.論股東協[D].北京:北京大學碩士畢業論文,2011:35.

⑨這種觀點實際上是堅持合同法與公司法嚴格區分的立場,但能否約束公司需要不能僅以合同規則判斷,也要結合公司組織規則。參見周游.公司法語境下決議與協議之界分\[J\].政法論壇,2019(5):110.

⑩53A.2d441(Del.Supr.1947).

B11如果按照累積投票,原告和被告分別有2205票,兩人總共可投的票數為4410票,如果要選出5個候選人,則足以使得每個候選人獲得882票。而對North來說,其一共只有2590票,按照每位候選人需要882票的要求,其最多只能選出2名董事。因此無論North將會怎樣投票,原被告票數聯合起來一共可以選舉5名董事。

B1249A.2d603(Del.Ch.1946).

B1353A.2d441(Del.Supr.1947).

B14SeePowellv.CityofNewton,703S.E.2d723.

B15220A.2d456(1966).

B16141A.792(1928).

B17410F.2d1060(D.C.Cir.1969).

B18參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3)滬二中民四(商)終字第733號民事判決書。

B19參見上海市閘北區人民法院(2012)閘民二(商)字第365號民事判決書。

B20參見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3)滬二中民四(商)終字第733號民事判決書。

B21參見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2018)蘇01民終10492號民事判決書。

B22參見南京市雨花臺區人民法院(2018)蘇0114民初3678號民事判決書。

B23當然,這需要履行一定的手續,比如要通知公司以及記載于股份背面等。SeeJohnArmour,LucaEnriques,etal.,TheAnatomyofCorporateLaw:AComparativeandFunctionalApproach[M].3rded.,OxfordUniversityPress,2017:175-176.

B24ModelBusinessCorporateAct§8.01、§7.32.

B25SeeRamosv.Estrada,8Cal.App.4th1070,1992.

B26SeeCal.Corp.Code§706.

B27這里的合同是經濟學意義上的合同,也稱契約,用以指稱任何當事人意思自治達成的安排,并不限于雙方的利益交換行為,幾乎等同于協作,與《民法典》合同編中的合同并非同一含義。參見黃輝.對公司法合同進路的反思[J].法學,2017(4):126.

參考文獻:

[1]梁上上.論股東表決權:以公司控制權的爭奪為中心展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312.

[2]梁上上.表決權拘束協議:在雙重結構中生成與展開[J].法商研究,2004(6):94.

[3]王真真.股東協議的科斯法律經濟學分析——以上海米藍貿易公司案為例[J].財經法學,2019(2):70.

[4]陳群峰.認真對待公司法[J].中外法學,2013(4):833.

[5]RichardFreerandDouglasMoll.BusinessOrganizations[M].ThomsonReuters,2013:218.

[6]PaulL.Davies.IntroductiontoCompanyLaw[M].3rdedn.,OxfordUniversityPress,2020:128.

[7]崔建遠.合同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30.

[8]王澤鑒.損害賠償[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14.

[9][德]尼可拉斯·魯曼.社會中的法[M].李君韜,譯.五南圖書出版股份公司,2009:504.

[10]JohnArmour,LucaEnriques,etal.,TheAnatomyofCorporateLaw:AComparativeandFunctionalApproach[M].3rdedition,OxfordUniversityPress,2017:7-8.

[11]黃輝.現代公司法比較研究——國際經驗及對中國的啟示[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16.

[12][德]貢塔·托衣布納.法律:一個自創生系統[M].張騏,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144-145.

[13]張雙根.論隱名出資——對《公司法解釋(三)》相關規定的批判與發展[J].法學家,2014(2):65.

[14][日]江頭憲治郎.株式會社·有限會社法[M]//東京:有斐閣2002:269,轉引自梁上上.論股東表決權:以公司控制權的爭奪為中心展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308-309.

[15]李浩.民事訴訟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282.

[16][美]羅伯特·考特、庫特·尤倫.法和經濟學[M].史晉川,董雪兵,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87.

[17]RonaldCoase.TheFirm,theMarketandtheLaw.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0:115.

[18]梁上上.利益的層次結構與利益衡量的展開——兼評加藤一郎的利益衡量論[J].法學研究,2002(1):56-58.

[19]StephenBainbridge.CorporationLawandEconomics[M].FoundationPress,2002:806.

[20]FrankEasterbrookandDanielFischl.TheEconomicStructureofCorporateLaw[M].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6:65.

[21]羅培新.公司法強制性與任意性邊界之厘定:一個法理分析框架[J].中國法學,2007(4):70.

[22]李飛.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78.

[23]ONealandThompsonsCloseCorporationsandLLCs:LawandPractice[M].Vol1,Thomson,West2004:5-56.

[24]施天濤.公司法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125.

[25]PaulL.DaviesandSaraWorthington,PrinciplesofModernCompanyLaw[M].10thedn.,Sweet&Maxwell,2016:61.

[26]RichardFreer.TheLawofCorporationsinaNutshell[M].7thedn.,WestAcademic,2016:137-138.

[27]許德風.組織規則的本質與界限——以成員合同與商事組織的關系為重點[J].法學研究2011(3):94.

TheValidityandRemediesofShareholderVotingAgreements

WANGZhen-zhen

(SchoolofLaw,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Ashareholdervotingagreementisacontractbetweenshareholdersonhowtoexercisetheirindividualrights,andthegeneralprovisionsoftheCivilCodeOnContractscanbeappliedtoshareholderagreements,providedthattheydonotviolatethemandatoryprovisionsofthelaw.However,thisdoesnotmeanthatashareholderagreementwillnecessarilypassthetestoftheCompanyLaw.Thespecificperformanceofashareholderagreementoftenconflictswiththeresolutionoftheshareholders′meeting.Whendecidingwhethertoadopttheremedyofactualimplementation,specificinterestsshouldbebalanced,takingintoaccountwhethertheresolutionoftheshareholders′meetinghasbeenpassedandtheparticipantsofashareholderagreement.Atthelegislativelevel,theCompanyLawshouldclarifytheeffectivenessofthevotingagreementanditsremedy;attheinterpretivelevel,avotingagreementbetweenpartialshareholdersshallberemediedbydisregardingthebreachingparty′svote,whileavotingagreementinvolvingallshareholdersshallbeinterpretedasacharterandthusremediedbyrevokingtheresolutionoftheshareholders′meeting.

Keywords:shareholdervotingrights;votingagreement;validityofcontract;shareholders′resolution;balancingofinterests

(責任編輯:關立新)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男人天堂2018|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性欧美精品xxxx| 鲁鲁鲁爽爽爽在线视频观看|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 午夜免费小视频| 亚洲天堂久久| 真人免费一级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福利视频|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亚洲—日韩aV在线| 91丨九色丨首页在线播放| av在线人妻熟妇| 新SSS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国产综合|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视频'| 综合亚洲网| 国产精品女熟高潮视频|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99er这里只有精品| 干中文字幕| 欧美午夜网|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在线国产| 国产在线八区| 日韩精品毛片人妻AV不卡| 久久青草免费91观看| 99这里只有精品免费视频| 最新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婷婷亚洲最大| 久久国产高潮流白浆免费观看| 日本www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久久九九热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免费|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欧亚日韩Av|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一级专区免费大片| 国产美女视频黄a视频全免费网站|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 亚洲三级成人| 丝袜高跟美脚国产1区| 熟妇丰满人妻| 天天综合网站| 在线视频97| 男人的天堂久久精品激情| 亚洲人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区国产精品搜索视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第一页|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99偷拍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公开费视频| 国产 在线视频无码|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中文字幕佐山爱一区二区免费| 色精品视频| 国产青青草视频| 特级精品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尹人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亚洲一区二区成人| 不卡国产视频第一页| 91在线播放免费不卡无毒| 一区二区影院| 高清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猛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