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艷
(萬寧市人民醫院兒科,海南 萬寧 571500)
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又稱過敏性咳嗽,是臨床常見的小兒呼吸系統疾病,發病率為0.77%~5.00%,患兒多有過敏史、家族史[1]。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主要臨床表現為慢性咳嗽,多發生在夜間、清晨,該病以呼吸道高反應性、持續呼吸道炎癥反應為主要病理改變。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的治療主要為抗炎、吸氧、鎮靜、止咳等,但療效欠佳。布地奈德是一種糖皮質激素,其可增強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的穩定性,減輕抗原抗體結合時激發的酶促過程,抑制炎癥反應。特布他林屬于一種β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藥,具有支氣管擴張、平喘的作用[2-3]。本研究分析了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對過敏性支氣管炎患兒C-反應蛋白(CRP)、嗜酸性粒細胞計數(EOS)、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萬寧市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13例過敏性支氣管炎患兒分為對照組(56例)和觀察組(57例)。納入標準:符合《過敏性鼻-支氣管炎的診治》[4]中過敏性支氣管炎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入院時均有咳嗽、氣促等臨床表現者。排除標準:合并造血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者;肝、腎、心功能不全者;合并重癥感染者等。對照組中男患兒30例,女患兒26例;年齡2~12歲,平均(5.72±1.16)歲;慢性咳嗽時間1~10個月,平均(6.93±1.55)個月。觀察組中男患兒33例,女患兒24例,年齡2~11歲,平均(5.69±1.08)歲;慢性咳嗽時間1~11個月,平均(6.85±1.61)個月。兩組患兒性別、年齡、慢性咳嗽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可進行對比分析。患兒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研究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兒入院后均給予抗炎、吸氧、止咳、鎮靜等常規治療。對照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 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 H20090134,規格: 2 mL:5 mg)霧化吸入治療,其中體質量<20 kg的患兒2.5 mg/次,體質量≥20 kg的患兒5 mg/次,2次/d。給予觀察組患兒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懸液(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03063,規格:2 mL:1 mg)0.5 mg+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生理鹽水2 mL霧化吸入治療,其中硫酸特布他林霧化液的使用方法同對照組,2次/d。兩組患兒均進行為期1個月的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 將兩組患兒治療1個月后臨床療效對比,其中顯效:治療1周后咳嗽癥狀完全消失;有效:治療2周后咳嗽癥狀完全消失;無效:治療2周后咳嗽癥狀仍未消失。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4]。②肺功能指標,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氣中段流量(MMEF),使用肺功能檢測儀進行檢測。③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氣道反應相關指標,包括CRP、EOS、IgE水平,分別于治療前后抽取患兒空腹外周靜脈血4 mL,3 0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使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EOS,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RP、IgE。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 25.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數據,兩組患兒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氣道反應相關指標用(±s)表示,行t檢驗;臨床總有效率用[例(%)]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肺功能指標 治療1個月后兩組患兒FEV1、FVC、MMEF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升高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s)
表2 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FEV1: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VC:用力肺活量;MMEF:最大呼氣中段流量。
組別 例數 FEV1(L) FVC(L) MMEF(%)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7 1.56±0.10 2.70±0.13* 1.92±0.26 3.41±0.13* 68.72±5.06 77.93±3.61*對照組 56 1.53±0.07 2.05±0.11* 1.88±0.25 2.26±0.31* 68.35±5.23 72.46±3.94*t值 1.844 28.686 0.833 25.795 0.382 7.697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CRP、EOS、IgE水平 兩組患兒CRP、EOS、IgE水平均下降,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CRP、EOS、IgE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兒CRP、EOS、IgE水平比較( ±s)
注:與治療前比,*P<0.05。CRP:C- 反應蛋白;EOS:嗜酸性粒細胞計數;IgE:免疫球蛋白 E。
組別 例數 CRP(mg/L) EOS(×109/L) IgE(U/m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7 9.03±2.34 3.12±1.37* 1.05±0.26 0.85±0.17* 407.51±41.33 107.58±15.47*對照組 56 9.10±2.26 5.25±1.72* 1.06±0.24 0.93±0.15* 411.24±42.51 177.51±21.21*t值 0.162 7.288 0.212 2.651 0.473 20.04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屬于慢性呼吸道炎癥反應,其臨床主要表現為可逆轉的呼吸道狹窄、高氣道反應,臨床上通常采取抗炎、吸氧、止咳等常規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但長期治療效果不佳。布地奈德屬于一種糖皮質激素,其可干擾炎性細胞的浸潤,抑制炎性介質產生,改善黏膜表面充血,降低微小血管通透性,促進受損黏膜修復。此外,布地奈德還可促進磷脂酶A2抑制物產生,調節免疫蛋白合成,減輕呼吸道炎癥反應。特布他林具有降低游離鈣離子水平、減少內源性致痙物質產生、松弛平滑肌等作用,從而起到平喘的效果[5]。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的治療過程中,布地奈德和特布他林通過霧化吸入方式給藥,能夠讓藥物直達病灶,使藥物集中在小氣道、肺泡,提高局部藥物濃度,改善氣道痙攣。本研究中,觀察組患兒臨床總有效率較對照組明顯提升,與劉彩霞等[6]研究結果基本相符。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兒肺功能指標高于對照組,原因在于霧化吸入增加了氣道內藥物濃度,特布他林激活腺苷酸環化酶,降低鈣離子水平,松弛平滑肌,從而改善肺功能。布地奈德發揮局部抗炎作用,減少過敏活性介質產生,減輕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反應,改善肺功能。
CRP是反映機體炎癥反應程度的指標之一,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發作過程中伴隨著持續氣道炎癥反應,導致CRP水平升高。EOS是過敏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過程中的炎癥效應細胞,能夠自身分泌并促進機體分泌大量炎癥物質和細胞毒素;同時可刺激大量組織胺產生,引起咳嗽、氣喘等癥狀。IgE有改變平滑肌收縮、血管通透性等作用,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發作時,可導致IgE升高[7]。布地奈德可發揮抗炎作用,抑制氣道炎癥反應,特布他林減少內源性致痙物質,降低氣道高反應性,兩者協同增效,可降低CRP、EOS、IgE水平[8]。本研究中,治療后觀察組患兒炎癥因子水平低于對照組,表明布地奈德與特布他林聯合治療可通過抑制氣道炎癥反應與氣道高反應性,從而提高治療效果。
綜上,布地奈德聯合特布他林治療小兒過敏性支氣管炎療效確切,能夠改善肺功能,抑制氣道炎癥反應與氣道高反應性,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