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紀紅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麻醉科,重慶 409800)
胃腸外科主要對胃、小腸、結直腸疾病進行手術治療,患者中老年人較多,該類患者常合并神經細胞凋亡、腦組織退行性病變、腦血量降低等情況,術后極易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焦慮抑郁等臨床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老年胃腸道外科手術患者與日俱增,臨床需加強術后認知功能障礙的預防與治療,增強患者的鎮靜效果。右美托咪定屬于高選擇性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鎮痛、阻滯交感神經、催眠、抗炎及抗氧化應激等作用,并可調節神經保護性因子與損傷性細胞因子的生成,影響神經功能相關信號通路,保護老年胃腸外科手術患者的神經功能,進而預防認知功能障礙的出現[2]。本研究旨在探討右美托咪定對老年胃腸外科術后患者認知功能和生命體征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人民醫院2019年1月至8月收治的靜吸復合全身麻醉下行胃腸外科手術的76例老年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8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7例;年齡66~86歲,平均(70.21±3.47)歲;體質量指數 19~23 kg/m2,平均(20.34±0.56)kg/m2。試驗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齡65~88歲,平均(70.23±4.12)歲;體質量指數 19~23 kg/m2,平均(20.36±0.58)kg/m2。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同意。納入標準:符合《外科學》[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者;具有良好手術指征且進行手術治療者;對本研究麻醉藥物無過敏反應者等。排除標準:神經系統病史、精神障礙、嚴重器質性病變者;免疫系統異常、凝血功能障礙者;具有手術禁忌證者等。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使用多功能檢測儀檢測平均動脈壓、心率,并監測患者腦電雙頻指數(BIS);入室后,開放患者靜脈通道,并進行機械通氣。為患者靜脈注射咪唑安定注射液(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10980026, 規 格:0.04 mg/支)0.05 mg/kg、依托咪酯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2022379,規格:10 mL:20 mg)0.3 mg/kg、枸櫞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藥業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54171,規格:1 mL:50 μg)0.4 μg/kg、苯磺酸順阿曲庫銨[東英(江蘇)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926,規格:10 mg/支]0.15 mg/kg進行麻醉誘導,麻醉誘導后進行濃度為2%~3%的吸入用七氟烷(上海恒瑞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172,規格:120 mL/支)持續吸入,以維持麻醉。試驗組患者進行麻醉誘導前給予0.5 μg/kg的鹽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0248,規格:2 mL:200 g)進行靜脈泵注,泵注時間為10 min,然后以0.1~0.6 μg/(kg·h)對患者進行持續泵入,手術停止前15 min結束。同期給予對照組患者生理鹽水泵注,速率與試驗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意識恢復時間、麻醉時間。②比較兩組患者術前、術后第1、3天認知功能,采用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MMSE)[4]評分評估,總分35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認知功能越差。③使用多功能監測儀監測并比較兩組患者麻醉前、插管階段、術后1 h、拔管時、拔管后10 min心率、平均動脈壓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3.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不同時間點采用重復測量方差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麻醉指標 試驗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意識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試驗組患者麻醉時間長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指標比較 ( ±s, min)
表1 兩組患者麻醉指標比較 ( ±s, min)
組別 例數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 意識恢復時間 麻醉時間對照組 3 8 1 0.6 7±2.2 9 1 5.4 7±2.1 7 1 5 0.7 5±1 7.8 8試驗組 3 8 7.5 6±2.6 1 1 2.5 6±2.3 8 1 5 8.5 3±1 7.9 8 t值 5.5 2 1 5.5 7 0 1.8 9 1 P值 <0.0 5 <0.0 5 >0.0 5
2.2 MMSE評分 與術前比,術后第1至3天兩組患者MMSE評分均呈先降后升趨勢,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 ( ±s, 分)
表2 兩組患者MMSE評分比較 ( ±s, 分)
注: 與 術 前 比,*P<0.05; 與 術 后 第 1天 比,#P<0.05。MMSE:簡易智能精神狀態檢查量表。
組別 例數 術前 術后第1天 術后第3天對照組 3 8 2 6.5 1±1.0 9 2 2.9 3±1.8 3* 2 3.5 8±2.4 1*試驗組 3 8 2 6.5 0±1.1 2 2 4.5 4±1.8 9* 2 5.6 2±2.3 7*#t值 0.0 3 9 3.7 7 2 3.7 2 0 P值 >0.0 5 <0.0 5 <0.0 5
2.3 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 與麻醉前比,插管階段至拔管后10 min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均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趨勢,試驗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比較( ±s)
注:與麻醉前比,△P<0.05;與插管階段比,▲P<0.05;與術后1 h比,□P<0.05;與拔管時比,■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心率(次/min)麻醉前 插管階段 術后1 h 拔管時 拔管后10 min對照組 38 90.26±12.34 84.63±5.41△ 76.67±6.01△▲ 92.67±9.01▲□ 88.68±8.98▲□試驗組 38 90.21±12.36 75.31±5.42△ 73.16±5.42△ 80.54±8.98△□▲ 76.47±7.12□■t值 0.018 6.838 2.674 5.878 6.56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組別 例數 平均動脈壓(mm Hg)麻醉前 插管階段 術后1 h 拔管時 拔管后10 min對照組 38 86.12±12.34 81.63±15.14△ 80.14±13.16△ 92.68±15.09△▲□ 91.08±14.12▲□試驗組 38 84.78±12.36 75.14±13.02△ 73.78±12.13△ 80.31±14.13▲□ 79.12±13.07 t值 0.473 4.782 2.211 3.689 3.83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在醫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老年胃腸道疾病患者接受手術治療的安全性逐年升高,但60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在麻醉、手術應激反應、炎癥等因素的影響下,會造成大腦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出現術后認知功能障礙[5]。
手術麻醉等刺激會導致機體出現炎性反應,對于老年患者而言,免疫與炎性反應對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具有導致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右美托咪定主要是針對交感神經末梢突出前的中樞突觸和α2受體具有激動效果,對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及手術導致的交感神經興奮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可使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得以有效控制,可阻斷患者疼痛的傳導過程,降低其交感神經的張力,發揮鎮痛、鎮靜及抗焦慮效果,進一步加快患者術后意識和自主呼吸恢復的同時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炎性反應的作用,進而改善患者認知功能[6];該藥物能夠左右保護細胞因子與損傷因子的生成量,阻斷或恢復與神經系統相關的信號通路,因而起到保護神經系統的作用,減輕患者神經細胞受損程度[7]。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患者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意識恢復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兩組患者麻醉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術后第1至3天試驗組患者MMSE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采用右美托咪定治療老年胃腸外科手術患者能改善其認識功能,具有較好的麻醉效果。
心率、平均動脈壓均能反映胃腸道外科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兩者水平變化幅度較大表明術中麻醉藥物致使患者生命體征遭受威脅,影響患者的術后穩定。右美托咪定具有較高的選擇性,可作用于患者的鉀離子通道,使鉀離子的內流量得以有效增加,同時針對患者心臟迷走神經的反射也具有較好的強化效果,會降低患者體溫敏感性,可有效穩定患者的血流動力學水平,對生命體征的影響相對較小,利于患者恢復[8]。本研究結果顯示,拔管階段~拔管后10 min試驗組患者心率、平均動脈壓水平變化幅度整體小于對照組,表明老年胃腸外科手術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可以穩定患者生命體征,益于術后恢復。
綜上,應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全麻胃腸外科手術中可以有效穩定患者的生命體征,且可降低手術麻醉對患者認知功能造成的影響,麻醉效果較好,值得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