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宸,高志洪
[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檢驗科,江蘇 常州 213002]
關鍵字:惡性胸腔積液; 癌胚抗原; 糖類抗原125; 糖類抗原153; 聯合檢測; 診斷
胸腔積液可由惡性腫瘤、結締組織病、感染性疾病等多種原因引起,良惡性胸腔積液在外觀上較為相似,會影響臨床診斷與治療[1]。臨床將胸膜穿刺活檢作為檢測胸腔積液的金標準,其特異性較高,但會造成機體創傷,且操作繁瑣,患者較為痛苦。腫瘤標志物存在于癌組織與宿主體液中,癌胚抗原(CEA)是一種非特異性腫瘤標志物,在許多腫瘤中含量均增高;糖類抗原125(CA125)通常可作為卵巢癌的腫瘤標記物,但在肺癌患者的血清和胸腔積液中也顯著升高;糖類抗原153(CA153)存在于肺癌、乳腺癌、卵巢癌等多種疾病內[2]。但CEA易受吸煙、糖尿病等因素影響,CA125、CA153靈敏度、特異度也有一定差異,易出現誤診、漏診現象,因而單項指標檢測結果可能存在交叉情況,難以進行鑒別診斷。本研究旨在分析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在惡性胸腔積液中的診斷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江蘇大學附屬武進醫院)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40例惡性胸腔積液患者的臨床資料,將其作為惡性組,并選擇同期40例良性胸水患者作為良性組。惡性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齡19~79歲,平均(59.65±5.04)歲。良性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齡20~79歲,平均(59.75±5.04)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惡性組患者符合《惡性胸腔積液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3]中關于惡性胸腔積液的診斷標準,經病理診斷確診為惡性;良性組患者符合《胸腔積液彩超臨床應用》[4]中良性胸水的診斷標準,經X線與超聲檢查診斷確診為良性;無心、肝、腎嚴重病變者等。排除標準:經CT檢查胸腔內無明顯積液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認知障礙者;凝血功能障礙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CEA、CA125、CA153的單獨檢測與三者聯合檢測,通過胸膜穿刺采集患者胸腔積液3 mL并送檢,以3 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采用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檢測CEA、CA125、CA153水平。CEA>10.0 ng/mL為陽性,CA125>30.2 U/mL為陽性,CA153>32.4 U/mL為陽性。
1.3 觀察指標 ①比較兩組患者CEA、CA125及CA153水平。②比較兩組患者CEA、CA125、CA153單獨檢測與三者聯合檢測的陽性率。③比較CEA、CA125、CA153單獨檢測與三者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靈敏度=真陽性例數/(真陽性+假陰性)例數×100%;特異度=真陰性例數/(真陰性+假陽性)例數×100%;準確度=(真陽性+真陰性)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EA、CA125及CA153水平 惡性組患者CEA、CA125及CA153水平均高于良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CEA、CA125及CA153水平比較 ( ±s)
表1 兩組患者CEA、CA125及CA153水平比較 ( ±s)
注:CEA:癌胚抗原;CA125:糖類抗原125;CA153:糖類抗原153。
組別 例數 CEA(ng/mL) CA125(U/mL) CA153(U/mL)惡性組 40 45.64±10.43 66.05±12.43 63.65±12.12良性組 40 8.54±2.43 24.67±8.54 22.53±8.04 t值 21.910 17.354 17.881 P值 <0.05 <0.05 <0.05
2.2 陽性率 CA153單獨檢測的惡性組陽性率低于CEA、CA125單獨檢測;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惡性組陽性率高于CA125、CA153單獨檢測;CA125單獨檢測的良性組陽性率高于CEA單獨檢測;CA153單獨檢測、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良性組陽性率均低于CA125單獨檢測;惡性組CEA、CA125單獨檢測及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高于良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惡性組與良性組CA153單獨檢測的陽性率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CEA、CA125、CA153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的陽性率比較[例(%)]
2.3 診斷效能 CA153單獨檢測的靈敏度低于CEA、CA125單獨檢測;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靈敏度高于CA125、CA153單獨檢測;CA125單獨檢測的特異度低于CEA單獨檢測;CA153單獨檢測、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特異度均高于CA125單獨檢測;CA153單獨檢測的準確度低于CEA單獨檢測;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準確度高于CEA、CA125、CA153單獨檢測,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3。
表3 CEA、CA125、CA153單獨檢測與聯合檢測的診斷效能比較(%)
惡性胸腔積液主要由惡性腫瘤細胞侵犯胸膜所致,易誘發呼吸困難、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影響其診療效果。良性胸水患者機體內雖無腫瘤細胞侵犯跡象,但易誘發胸腔積液現象[5]。因此需對兩種病癥進行鑒別診斷,以便采取針對性治療手段救治不同病癥患者,從而保障其生命安全。
CEA是一種廣譜腫瘤標志物,當人體患有腫瘤疾病時,機體內CEA水平顯著上升;CA125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卵巢癌相關抗原,其廣泛存在于體腔上皮起源組織,其水平在諸多疾病中均升高;CA153是一種由腺體分泌的多形上皮黏蛋白,在卵巢癌與胰腺癌中均有所表達,可作為檢查診斷肺癌、結腸癌等腫瘤疾病的標志物[6]。本研究結果顯示,惡性組患者CEA、CA125及CA153水平均高于良性組,表明CEA、CA125及CA153均可作為判斷惡性胸腔積液疾病的敏感性生物學指標。
由于胸腔積液中的腫瘤標志物均為非特異性的腫瘤相關抗原,再加上腫瘤細胞的多源性等原因,僅依靠單項腫瘤標志物來鑒別胸腔積液良惡,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漏診、誤診現象。CEA對腫瘤細胞的敏感性、特異性均較高,其可有效鑒別患者機體內有無腫瘤細胞;CA125也是較為常見的腫瘤標志物之一,但若良性胸水患者同時患有結核性滲出性胸膜炎,也可激活CA125基因,使胸液與血液內的CA125含量上升;CA153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但敏感性較低[7]。而通過CEA、CA125、CA153的聯合鑒別診斷,可最大程度避免上述弊端,有效診斷患者的具體患病情況,且可避免糖尿病或抽煙等因素對檢測結果的影響,確保其準確度[8]。本研究結果顯示,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的陽性率、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均高于單獨檢測,表明CEA、CA125、CA153聯合檢測具有極高的診斷價值,可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
綜上,CEA、CA125、CA153均可作為判斷惡性胸腔積液的敏感性生物學指標,但三者聯合檢測具有更高的診斷價值,可為后期治療提供參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