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靖波 諸暨技師學院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作為基礎類的科目,是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生產前線的基礎性知識,也是中職院校為社會培養專業型人才的重要條件,學習《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是學生掌握機械零件加工與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能的重要途徑,學習該門課程中的基礎知識,是為以后實踐操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學習《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對于學生來說是為以后工作夯實基礎,對于學校來說該門課程的教授是為社會提供優秀的技術人才的前提條件。
(一)學校招收教師標準較低,導致教師職業素養與專業素養較低。近幾年,中國經濟發展迅速,促進工廠、企業的崛起和發展,導致對于技術性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中職院校迎合這一趨勢,會擴大招生,同時擴展師資力量,在這一背景下所招收的教師和學生普遍存在教師職業素養較低,專業能力不強,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對于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導致中職院校整體教風學風較差,學校教育質量整體下降。
(二)學校缺乏大規模、專業化的實訓基地。《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是學習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中職院校對于實踐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不具備專業化、大規模的實訓基地,學生理論知識掌握后缺乏實踐操作,不能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只停留在對機械制造的表面,最終導致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較低,不能夠適應社會需求,導致被社會淘汰,影響學生就業及降低學校就業率,影響學校口碑。
(三)學校對于《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重視度較低。《機械制造工藝基礎》教學效果較差的不僅是學生及教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還受到學校的影響,現階段中職院校教育存在著對該課程的重視度較低,在教學安排中壓縮《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學時,減少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安排,導致教學學時不夠,教師講課較為簡略,學生對該門課程沒有系統的、整體的認知。
(四)教師教學內容系統性較差。教師講授相關知識時對于整本書內容的整合和成系統性的講解能力較差。教師在課程安排過程中忽視教學內容之間的層次性和漸進性,缺乏對于教學內容的系統整合,導致學生上課對整本書缺乏系統的了解和認知,導致對于其中具體知識的學習較為模糊。
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涉及內容廣且復雜,課程容量較多,中職院校的課時是固定的,不能夠滿足課程量的需求,導致教師在教授課程過程中對于某些知識點進行略講,學生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難以滿足機械制造崗位的要求,導致學生畢業之后就面臨失業,為學生就業增加一定的阻力。
(一)提升多媒體課件質量
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促進了教學方式的變革,出現了以計算機信息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課件講課的方式,由于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存在與課堂內容不符、教學重點不明顯等缺陷,制作多媒體課件應滿足以下幾點要求:多媒體課件界面清晰明了,操作簡便: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要求簡單明了,圖畫等裝飾不能喧賓奪主,布局合理、設計美觀、色彩搭配合理、營造良好的視覺效果,迎合中職學生的審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制作多媒體課件還要求操作簡便,能夠與學生在課堂上施行良好的互動。
(二)創新教學理念。對于課程教學安排要標新立異,立足于新穎的切入點,加上精巧的設計,在賦予一定的想象力,填補陳舊教學過程中的枯燥無味。在《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中最要注重的就是要進行創新,注重實用性,創新教學理念。
(三)改革《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照搬教材,改革課程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做到因材施教,為每個學生度身定做適合學生自己的培養目標,根據學生學習的狀況,適當的補充金額完善教材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學生對于《機械制造工藝基礎》的學習興趣,教師在學生探索學習過程中做一名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式學習該門課程,在學生需要幫助的時候,適當的給予一定幫助。
(四)創新教學成績考核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是總成績分為兩個部分,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期末考試成績占總成績的70%,這種考核方式忽略了時間操作的成績,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中職院校基本沒有將實踐操作納入成績考核,造成學生只注重學習理論知識,輕視實踐操作,但是社會需要的人才卻是動手能力較強的技術工人,這兩點相悖,導致學校培養的技術人才并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因此,創新考核方式將實踐操作成績納入總成績的考核中,重點突出《機械制造工藝基礎》課程的實踐性、應用性。
結語:總而言之,在院工技院教學活動中,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教育活動的組織要隨著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進行持續的改革。機械類包括很多種機械制圖與CAD課程、數控加工、建筑類等工科學生們必須學習而且必須掌握的課程,教學難度較大,對于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大要求。現階段,在我國的許多中高職技術院校中開設的專業是獨立設置的不同的課程,有的還是在不同的學期進行教學,教學過程中面臨許多實踐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針對實際,持續改革,切實提升教學效率,培養更多優秀的社會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