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蒙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將國學經典誦讀滲透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能夠更好地傳承并發揚我國的傳統文化。教師應為學生構建良好的國學環境,借助語文教材中的國學經典,指導學生誦讀經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使其在反復誦讀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文學基礎。
關鍵詞:國學經典;誦讀;初中語文;重要性;融合
中圖分類號:G63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7.218
我國對古代文學作品教育越來越重視,其作品誦讀也能和初中語文教學聯系起來,其教學效果較好,能夠很好的提高學生語文水平。但是當前這種教學方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例如古代文學作品生澀難懂,和現代的作品風格相差太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導致語文教學效率不高。這都是當前應該解決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其更好的融合,使學生的語文水平有所提高。
一、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融合的必要性
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結合國學經典也能讓學生從中掌握更多的詞匯量,不斷增加學生詞匯量的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結合二者也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拓寬自身的視野從而學習到更多與傳統文化有關的知識,因此教師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與國學經典有關的知識,如此學生在進一步的學習之后也能增加自身的文化底蘊,深刻體會到傳統文化對我們自身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豐富自身的知識。
二、國學經典誦讀與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
1.營造國學經典學習的濃厚氛圍
初中語文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學習國學經典的環境,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舉辦國學演講,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進行一定的獎勵,對于一些不認真的學生可以采取一些懲罰的措施,營造出國學經典學習的氛圍,使得整體的教學變得更加的有趣,學生也將會更加積極地進行國學經典的誦讀。進行具體的教授時切忌使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國學經典的教授有著很多的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進行一些節目的觀看,例如《中國詩詞大會》、《見字如面》等,這樣學生既能夠達到放松的目的,又在無意之間提升自身的國學經典素養。營造好的國學經典學習氛圍,教師還可以在班級的墻上張貼相關的國學名言,例如:《論語》只中的一些句子“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等,學生在教室里時就會無時無刻不在受著熏陶。
2.將國學經典與語文教材結合
初中語文教師開展課堂教學,幾乎完全按照教材規定的內容進行,這就意味著如果教材內不具備國學經典的內容,學生所接受的知識就不會涵蓋這部分。因此,想要促使國學經典與初中語文實現良好的結合,首先需要在教材上進行相應的調整,才能促使學生對于國學經典具有相應的認識。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內會有唐詩、宋詞等,這是國學經典與初中語文有效結合的表現形式,但是結合程度比較低,還需要進一步的探索。因此,想要促使國學經典誦讀和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結合,就需要加強對初中語文教材的改革力度,促使經典文學內容更為深入地滲透到語文教材當中。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將國學經典呈現出來,讓學生得以結合語文知識對國學經典具有更為全面的學習。例如,教師在選擇國學經典與教材融合時,可以選擇《史記》,《史記》作為我國文化瑰寶,無論是在文學性還是歷史性上,都具有十分突出的體現。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將《史記》的內容有效結合起來,對其中的內容進行相應的介紹。同時讓學生對其文章進行誦讀,促使學生了解古代對于文字運用的基本形式,也有效加強學生對于歷史的學習。除此之外,教師在介紹《史記》時,可以為學生引入同一種類的國學經典,讓學生有意識地在課余時間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深入體會國學經典帶來的韻味。
3.增加和組織與國學經典誦讀有關的活動
國學經典誦讀如果一味的依靠專門的課堂教學亦或是反復的誦讀,不會產生極大的作用。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和創建教學條件,以此來調動和提高學生學習、誦讀的興趣。例如,教師和學校可定期舉辦班級、年級、全校等不同范圍的活動。活動類型可涵蓋辯論賽、演講比賽、詩歌比賽和書法繪畫賽,豐富國學經典誦讀的形式。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誦讀的興趣,還能陶冶學生的情操,將國學經典進行真正的傳承。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國學是我國非常寶貴的民族文化,承載著幾千年華夏兒女創造的文明和歷史,凝結著智慧和心血,是我國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寶。當然,目前我國國學誦讀活動多樣化有待提高,教師作為國學誦讀活動的組織者,學校作為國學誦讀的主要負責方,應該結合地區文化特色開設國學課堂,讓學生在體驗國學魅力的同時,對當地文化產生更濃厚的興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更主動地接觸國學內容,才在國學誦讀活動中體會更豐富的文化魅力和歷史情懷,繼而讓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在不斷反思的基礎上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質,使自己成為合格的國家未來建設者。
參考文獻:
[1]高綺.農村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習慣培養的對策探究[J].文理導航(上旬),2021(03):11-12.
[2]王永華.初中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研究[J].學周刊,2021(10):69-70.
[3]溫淑霞.探究如何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留白”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04):17-18.
(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第三中學? 河北承德? 06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