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摘 要】 伴隨著新課改的頒布,高中生物課程也完成了創新與改革。就生物課堂教學而言,課堂提問已經逐漸成為提升生物教學效率的高效方法之一。在開展生物課程教學時,教師應該保證問題的實效性與針對性,這樣才可以將核心概念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從而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效果。基于此,本文深度分析高中生物課堂針對生物學核心概念提問的有效性,供廣大生物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 有效性分析? 核心概念提問? 高中生物課堂? 生物學? 策略分析
引言:在高中生物課程中,核心概念教學在生物教學模式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為此,生物教師應該在授課時合理運用核心概念提問這一教學方法,不斷研究、不斷分析課堂中的潛在問題,這樣可以運用問題導入的方式激發學生自主思維。引導學生在原有的教學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從而提升生物課堂教學效果。
一、合理應用生物核心概念性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伴隨著新課改的頒布與實施,很多教師開始關注學生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對生物學概念與中心環節的理解,而這一做法剛好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在生物高中課程教學中,核心概念是保障教學效率的基礎條件,是建立在生物課程核心部分的概念性知識。核心概念包括原理、理論、概念等各個方面的知識與解釋,而且就生物核心的總體概念而言,是在某一課題的知識點中通過總結與概括得出來的,既可以展現生物結構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同時也可以展現現代生物學的圖景。在實際授課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制定學習計劃,在計劃的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反映情況,不斷作出深入調整,這樣生物知識才可以被高中學生很好的接受與掌握。根據以往的教學檢驗不難得出,目前很多高中課堂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對學生展開生物教學,課堂中的關注點經常放在既成事實與核心概念的背誦以及掌握上,在此模式的影響下,很多學生都表現出“薄弱知識綜合癥”這一現象,促使學生逐漸形成表層學習的依賴性學習方法。這一行為現象嚴重限制了學生自主能力與邏輯思維的養成,是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做法。就生物教學內容而言,教師應該從核心概念與整體概念入手開展教學工作,采用一種積極、高效的一種教學內容與課程安排,促進學生對于課堂教學內容的掌握與理解,實現知識的整體遷移。因此,關注核心概念的方式并不是要讓學生忽略學習的本質,而是鼓勵學生從研討問題上開展生物學習。通過生物核心概念展開生物教學工作,進一步提升高中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在生物教學展開設計與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從重點概念入手,選擇更加優質的教學內容,協助學生梳理好教學概念,從而徹底實現生物課程中的高效學習的效果。
例如:在人教版高中生物課程《細胞學說及其建立過程》教學時,教師應該合理提出生物核心概念問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首先,教師深度了解課堂內容,在互聯網中查找課題相關的內容作為教學資料,并且經過刪改制作成生物教學課件,請全體學生回憶上堂課學習到的生物知識并且列出表格,回憶不起來的同學可以自行翻閱書本或者與同桌展開研討,自由發言。其次,教師應該在教學內容中總結課題內容,分析出課題中的核心概念問題向學生提問,細胞學的內容要點是什么,這一學說重點揭示哪些內容?關于“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這一理論魏爾肖、施萊登、施旺均有不同見解,你認為誰的觀點最為正確。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重點講解。
二、將事實性知識融入到生物課堂中,發揮核心概念的實效性
大數據表明,目前很多高中生物課程授課時仍然采用理論灌輸的形式,在學生遇到抽象性問題自身能力不足時,教師通常會將自身的思考方式灌輸給學生,讓學生以統一的方式思考生物中的問題,然而,伴隨著生物課程的不斷深入、生物知識的逐漸增多,這種方式的弊端會越發明顯,學生本身若是不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就無法配合教師完成更深層次的生物課程學習。除此之外,很多教師甚至還鼓勵學生應用統一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在學生提出不同的思路時教師不僅不鼓勵,而且試試投入一些打擊性語言。可以說,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對于生物這一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科目,若是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伴隨著課程深入而提升,不僅起不到培養學生能力培養的效果,而且學生的生物課程學習也很難順利進行下去,而套用教師解題思路的方式是“治標不治本”無法解決生物學習的根本問題。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該將生活中已成事實的知識或者案例投放到生物課堂中,用以配合課堂教學內容,充分發揮核心概念的實效性。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課程與生物核心概念是相輔相成的,二者之間有諸多共通之處。教師可以將此作為突破口,通過合理應用生物核心概念性問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將事實性知識融入到生物課堂中,發揮核心概念的實效性等方式開展生物教學工作,為學生核心素養教育提供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 宋瑾.初中生物學核心概念教學的實踐研究——以蘇教版“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主題為例[D].甘肅:西北師范大學,2020,13(22):167-168.
[2] 朱思穎.初中生物學“重要概念”的教學實踐研究——以“生物與環境”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主題為例[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20,14(12):345-346.
[3] 柴婷婷.另一個馬克思:一種人本主義化的詮釋——論弗洛姆對馬克思哲學的人本主義解讀[D].吉林:吉林大學,2020,17(21):1345-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