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少娟
教育的改革發展,給班主任管理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因此,作為新時代的班主任教師要遵循學生發展規律和教育改革發展要求,不斷優化班級管理的策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那么如何建立一個優秀的班集體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入手:
一、明確要求,有向而行
學期初,班主任一定要給學生提出新學期的新要求,讓學生在意識上和行為上對自己有更新和更高的要求,使之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作為班主任,每學期都要給學生提出不同的希望和要求。大多數學生都能有目標且能做到,盡管有些學生出現偏差,但在教師提點后也能跟著要求追回大集體。小學階段的孩子,是非辨別能力差,凡事不會考慮后果,經常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吵吵鬧鬧,甚至有那么一兩個孩子喜歡動武解決。這時,班主任就必須對學生提出“凡事三思而后行”的要求,引導學生明辯是非的同時,懂得在學習、交往、處事、為人中慢慢學會這種行為方式。長此以往,學生相處間的許多小矛盾消失了,班級內的打斗現象明顯減少。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若能明確新要求和新目標,就能很好地指引學生有方向地自我努力。當班主任不斷地傳遞新的要求,學生會一次次嘗試超越自我,有助于他們為接下來的目標樹立更大的自信心。所以,班級管理給學生明確新要求和方向是必不可少的。
二、學生輪流當班干部,增強集體榮譽感
優秀班集體的構建只依靠班主任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作為集體的成員都應該有擔當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作為中堅力量的班委成員更是在構建優秀班集體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尤其是小學生,老師對他的認可會增強他的上進心以及表現欲,因此,在班級工作中,要開展輪流擔任班干部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班干部隊伍這個展現自我才華的基地里錘煉自己,提高綜合素質。首先班主任要給每個學生擔任班干部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與班干部一起管理班級工作,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體優勢,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是班級的一分子,切忌不要只任用少部分學生,要面對全體學生,只要是有上進欲望的,要求進步的,就要讓他們參入班級的管理,給他們搭建公平合理的平臺這樣一來,既增強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又鍛煉學生能力,讓其學會自我處理。
三、圍繞以人為本理念,革新管理制度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展開,班主任應立足于學生主體地位,圍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不斷革新班級管理制度,使其滿足現代學生發展需求。要想帶動整個班級的創新發展,班主任必須具有創新意識,應打破傳統管理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敢于采用新方法、新策略、大膽創新,營造和諧愉悅的學習氛圍。作為班主任,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于學生提出的奇思妙想要采取欣賞的態度,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雖然學生的成績落后,但并不代表道德落后,一般來說,成績不好的學生蘊含了更多的創造力,需要班主任的引導和開發。為此,班主任要鼓勵學生敢于創新和挑戰,勇于表現自我、張揚個性。
四、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風
眾所周知,每一個班級都是學生全體活動的基礎,班級是學生在學校的主要學習天地,是學生交往活動的主要場所,是學生的另一個家。因此,班主任應該調動班級里所有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共同建立良好的班級秩序和健康的班級風氣。一個好的班級秩序決定一個班級的總成績,班級管理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必須高度重視。
五、要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
班主任要想管好一個班集體,除了靠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班級公約,以制度去約束學生外,還要靠班主任去細心做好每一件事情,教師的思想和行為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班主任應該時時處處以身作則,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做起事來也得心應手。班主任要管好一個班級就應該細心去做好每一件事,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凡事學生要做到的,老師必須先做到,并且做得更好。這樣,才能影響和感染學生,促進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要認真負責,腿勤手勤
做好班級工作,最主要的是了解學生群體和個體的特點,這樣,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學生的思想狀況如何、學習態度怎樣、能否遵紀守法、有什么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這些不是班主任整天坐在辦公室里就能了如指掌的。靠的是勤跑、勤觀察、勤了解。學生一到校,班主任就應該出現在教室里,班主任的步伐應該緊跟學生的身影,腿勤,聽得多、看的多、了解的多,就能掌握大量的實情和第一手資料,為制定出針對學生實際的治班措施,采取切實可行的治班方法,提供科學的依據。
七、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
一個班級猶如一個家庭,班主任也應像家長一樣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有些孩子,屬于“散放型”,家長沒有輔導孩子的習慣。而是聽之任之,加之其它方面的原因,孩子在學習上表現出較大的差異。班主任不能依據成績主觀去給他們下結論,進而呈現出喜愛和冷落。應該寬嚴結合,兩種聲音共同匯集成一種愛,激勵每個同學的健康發展。
總之,作為一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細心很重要。細節決定了教育的成敗。班主任應該在班級管理中把班級的各項事務、活動、各種規章制度、目標等細化成點點滴滴具體的、操作性強的、易檢驗的細小步驟,讓學生從身邊實實在在、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真真實實地在平常的小事中,培養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識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