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貴權

教師應根據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和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要求的變化,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將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貫穿于物理教學活動的全過程。《課程標準》的核心任務是促進每個學生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其根本途徑是通過轉變教師的教學模式、教育理念來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學生搭建一個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學習平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學模式、轉變傳統角色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
一、新課標內容要求的變化
二、教學建議:
(一)轉變物理教學觀念
研讀最新的物理課程標準和教材,領悟課程內涵,關注教學目標的變化,發現新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作為教師,在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中就應當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努力變革物理課堂,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牢固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教師不越權,不代替,始終把“培養學生的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放在教學的第一位。
(二)注重問題導引教學
新教材新增了“問題”這個欄目,每一節新課都以問題引入,引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教師可以以問題為線索展開教學,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合作、探索,學生在解決老師提出的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方法,提出新問題。問題導引教學,不僅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還能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三)高度重視實驗教學
物理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教材更加注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要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作為教師,對待物理實驗的態度是:能分組的不做演示,能演示的不看視頻,極個別受到學校條件影響沒辦法演示的才用視頻代替。對于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可以給學生創設合適的物理情境,通過觀察,引發學生思考,大膽提出猜想與假設。教師搭建任務平臺,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確定實驗目的和實驗原理,設計實驗方案,選擇和使用實驗器材,采集和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實驗結論,分析實驗誤差,甚至可以提出實驗的改進方案等等。物理實驗教學要讓學生經歷科學的探究過程,體會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實驗操作能力。
(四)挖出習題教學功能
新教材大幅增加了課后習題數量,這就要求教師重視習題教學。新教材的課堂例題和課后習題大部分以生活實際為背景,物理情境新穎。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在新情境下建構物理模型的能力,要讓學生體會建構物理模型的思維方法,理解物理模型的適用條件。忽略研究問題的次要因素,抓住主要矛盾,如點電荷、勻強電場場等物理概念都是抽象出來的物理模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