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術表達的立場、方法及韻味

2021-05-08 06:10:00陳平原
南方文壇 2021年2期
關鍵詞:學術史

新書《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刊行,作為作者,有義務配合出版社“廣而告之”。但與其云里霧里自我吹噓,不如摘抄書中幾段要緊的話,呈現大致立場,然后再加以渲染與鋪排,展示自家研究思路之由來。至于功過得失,全靠讀者評定;作者只能在不斷“倒帶”的過程中,略為自我辯解。

第一段話摘自附錄一《關于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我堅信,現代性是一種思想體系,一種思維方式,一種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一種表述方式。……我理解的‘表述,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表述,文學家的表述,還有學者的表述。……我們不僅已經改變了觀念與思想,而且改變了思維習慣;不僅改變了學問的內容,而且改變了討論的方式。”②

第二段話見附錄二《如何“述學”,什么“文體”》:“作為‘述學文章,第一要務是解決學術史上關鍵性的難題,既要求‘獨創性,也體現‘困難度,最好還能在論證方式上‘出新意于法度之中。這對作者的學識、修養、洞見、才情乃至‘智慧,有很高的要求。……撰述中之‘騰挪趨避,既為了學術思路的推進,也是文章趣味的體現。”③

第三段話是從《前言》抄錄的:“談論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與傳統中國的文體學、目錄學以及西方的修辭學等有關系,但又不全然是。我最關心的,其實是在中外新舊文化激烈碰撞的時代,中國學者如何建立‘表達的立場、方式與邊界。”④

寫作時間,第一段2006年,第二段2012年,第三段2019年,十多年間,從關注作為一種現代性的“學者的表述”,到強調如何兼及“學術思路的推進”與“文章趣味的體現”,再到討論“中國學者如何建立‘表達的立場、方式與邊界”,其中的九曲十八彎,自然是本書著重探究的對象。

本書與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刊行的《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以及2011年初刊、2016年增訂的《作為學科的文學史——文學教育的方法、途徑及境界》,合成我的“學術史三部曲”。2020年10月22日,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召開“中國現代學術的精神、制度與文體——陳平原‘學術史三部曲研讀會”,我做主旨發言,其中提及:“我的學術史三部曲,并非一開始就規劃好的,而是邊走邊看,摸著石頭過河,最后才調整成探討現代中國學術的精神、制度及文體。這種調整,既是學以救弊,也是不斷與時代對話的結果。”⑤不僅作為整體的“三部曲”之間的結構是后設的,作為收官之作,“述學文體”內部的肌理也是逐漸生長出來的。如此從個案出發,腳踏實地,步步為營,雖避免了僵硬與蹈空,但也留下不少遺憾,最明顯的莫過于整體意識薄弱,必須依賴經驗豐富的讀者的引申、推理與完型,才能真正呈現其意義。貼著時代的脈搏思考,有明顯的問題意識,可以給人不少啟迪,但不是完美的作品,這就是我對“學術史三部曲”的自我評價。

從“學人精神”到“學科體制”再到“述學文體”,如此三級跳,其基本框架屬于學術史。但學術史視野中的“文體”與修辭學視野中的“述學”,二者構成某種有趣的張力。前者是明線,飛揚跋扈,后者是暗線,深藏不露——借用英國文藝批評家克萊夫·貝爾(Clive Bell,1881—1964)的“有意味的形式”,即承認敘事模式、藝術風格以及述學文體,都蘊藏著一時代之意識形態及審美趣味,而不僅僅是純粹的技巧問題。從1988年刊行《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上海人民出版社),到2004年出版《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北京:三聯書店),再到2020年《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問世,中間轉了好幾個彎,但對“表達方式”的特別強調,這點始終沒變。也就是說,不管談論小說、散文還是論著,都在關注“說什么”的同時,更加關注“怎么說”。

小說家或散文家的“文體”及“風格”備受關注,這點古今中外皆然。我的特點在于將若干成功的“學問家”作為“文體家”來閱讀。而這,基于我長期以來溝通文/學的強烈愿望。20世紀90年代,我曾撰寫以下三則短文,先是談論“以學識為根基,以閱歷、心境為兩翼,再配上適宜的文筆,跡淺而意深,言近而旨遠,自有一種獨特的魅力”的“《讀書》文體”,希望“在知性與感性、思想與情懷、文學與學術、厚重與輕靈之間,保持一種‘必要的張力”⑥。接下來討論為何五四文學革命以來,“散文小品的成功,幾乎在小說戲曲和詩歌之上”⑦,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前者較好地接續了千年文脈,“世紀末回眸,周氏兄弟文章的軸心地位日益凸顯,而其摒棄唐宋、偏愛六朝的趣味,在接續傳統的同時,也為現代中國散文開出一條新路”⑧。第三則是針對晚清以降專業化趨勢,導致文章與學問的徹底分離:“談論古代中國,或許還會提及《文心雕龍》《文史通義》的文學意味;至于20世紀中國文學史,一般不會涉及已被劃歸‘學術的專業著作”;“假如有一天有人向我提問,20世紀中國的述學文字,你最喜歡哪幾部,我想,我會毫不猶豫地舉出章太炎的《國故論衡》、梁啟超的《清代學術概論》,以及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至于理由,很簡單,因其較好地實現了‘文與‘學的溝通。”⑨

這種文章與著述合一的思路,使得我談論明清散文時,一反常態,特別表彰清人的“學者之文”。2001年2月至7月,我在北京大學第一教學樓204教室,為研究生開設“明清散文研究”專題課。課剛開講,反應很好,三聯書店的朋友聽說了,提議出版講課記錄稿,于是有了三聯書店2004年版《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明清散文研究》。一開始沒經驗,有的課(歸有光、王思任)沒錄上,有的(龔自珍)則換帶子時缺了一大截;還有三講(徐弘祖、劉侗、傅山)整理出初稿后,感覺不滿意,自己壓下來了。至于李漁、袁枚、章學誠三家,已做好準備,但沒來得及開講。這樣七折八扣,原先設想的十八家,就剩下眼下的九講了。其實我特別看重章學誠這一講,很想因此再講一次“明清散文研究”,補齊后面九家——因為,在我看來,《文史通義》不僅是重要的史學著作,也是神定氣足的好文章。

刻意表彰“有學之文”與“有文之學”,同時再三提及“尚友古人”的訣竅,不僅在“道德”,更包括“文章”。這點我受史學家錢穆的啟發。1960年5月,錢穆給時正負笈哈佛的得意門生余英時寫信,暢談述學文字,提醒其認真研讀與自己精神氣質及學術趣味相近的學者,如黃宗羲的《明儒學案》和全祖望的《鮚埼亭集》,并稱揣摩這些“絕大文字”,“于弟此后治學術思想史行文,必有絕大幫助”⑩。而在《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第八講,梁啟超論述清初史學之建立,也曾專門表彰全祖望的性情與文章:“若問我對于古今人文集最愛讀某家,我必舉《鮚埼亭》為第一部了!”11依然健在的史學家中,能兼及考據與論述,撰寫酣暢淋漓的大文章者,為數實在不多;而余英時名列其間,當之無愧。有感于此,我認定:“對比梁啟超‘筆鋒常帶情感的評傳,以及條理貫通、見識高邁的學術史,當能明白任公先生與全謝山的學問文章頗多淵源。而錢穆、余英時師徒撰寫史論時之追求‘絕大文字,似乎也與梁啟超、全祖望血脈相連。”12

十多年前,我撰寫《人文學的困境、魅力及出路》,其中有這么一段:“我想象中的人文學,必須是學問中有‘人——喜怒哀樂,感慨情懷,以及特定時刻的個人心境等,都制約著我們對課題的選擇以及研究的推進。……學問中不僅有‘人,學問中還要有‘文。超越學科的邊界,更重要的是,超越文章與學問之間的鴻溝。……第三個,學問中要有精神,有趣味。”13約略與此同時,我在北大講授“現代中國學術”專題課,“開場白”中刻意強調:發給大家的“閱讀文選”,既是歷史文獻,也是學術文章;其中好些可以作為范文來追摹。希望大家閱讀時,兼及“學問”和“文章”兩個不同的維度。總共挑了15人,每人就選3篇——請注意,我提供的,不僅僅是歷史文獻,而是兼有文獻價值的“學術文”。

關注“學術文”,且將“學術文”的研習與追摹作為中文系的必修課,這是老北大的傳統。談論這個話題的《“學術文”的研習與追摹》,其中第五節“學術文章的經營”稱:“學問千差萬別,文章更無一定之規。‘學術文的標準,到底該如何確立?唐人劉知幾講,治史學的,應具備三本領:才、學、識。清人章學誠又添加了一項‘史德。史才、史學、史識、史德,四者該如何搭配,歷來各家說法不一。我想補充兩點:第一,選題及研究中‘壓在紙背的心情;第二,寫作時貫穿全篇的文氣。”14

也正是從2006年起,我接受北大中文系學術委員會的指令,每年為研究生開設“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專題課,至今已十六輪。每年輪換三分之一內容,希望兼及境界、紀律與技術,其中最難講的就是“述學文體”。學術論文到底該怎么寫,如何展開思路、結構文章,怎樣駕馭材料、推進命題,對于研究者來說,并非自然天成,而是需要長期的學習與訓練。當然,長時間閱讀前人相關著述,耳濡目染,某種程度上是可以無師自通的;但若有師長點撥,入門豈不更容易,起碼可以少走很多彎路。多年前讀任繼愈《談學術文章的寫作》,看他評點朱謙之、馮友蘭、朱光潛、熊十力、湯用彤的文章風格及寫作狀態,表面上云淡風輕,實則入木三分。我尤其贊同他認真經營,兼及“學術”與“文章”的看法:“學術文章風格因人而異,好比人的性格不能強求一律。所謂‘文如其人,即指文章風格,也指人的品格。寫文章離不開技巧,要有基本訓練。”15

這么說來,研習“學術文”應成為中文系的必修課,且是重中之重。可實際上,“絕知此事要躬行”,若不是職務所在,誰愿意花那么多時間傳授經驗并指導寫作?當初我為中山大學中文系“百篇作文”實踐申報全國教學成果獎撰寫推薦信,稱所謂“因材施教”,沒有比教授認真批改學生作文更能落實、有效的了。如今中國各大學中文系,大都將訓練、指導的責任推給了中學語文教師,或期待學生自己去摸索;這就難怪,很多名牌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寫作能力欠佳。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教授們勇敢地直面此困境,左沖右突,上下求索,“殺出一條血路來”,且形成常規化的制度,持之以恒,堅持不怠,實在令人欽佩。1620世紀二三十年代,很多大學中文系開設“各體文寫作”課程;五六十年代更設立了專門的寫作教研室。可80年代以后,各大學中文系的寫作教研室逐漸消亡,寫作課也日漸沒落。決定此大趨勢的,并非“寫作課”值不值得教,而是在“論文至上”的時代,若專教這門課,必定吃力不討好。意識到此中奧秘,近年清華、北大開始另起爐灶,招聘專門教授寫作的老師,情況可能會有所好轉。

記得是2012年,我又一次開講“學術規范與研究方法”,在“開場白”中稱:“要求研究生們仔細閱讀若干好書好文,不只關心其在學術史上的貢獻,更努力領略其論證方式、寫作技巧,乃至文章的氣勢與韻味等——如此琢磨,有利于自家文章趣味的養成。至于能否從此登堂入室,逐漸由追摹走向創新,還得看個人造化。”17那個學期學生作業完成得很好,我選了14篇,指導其修改定稿后,交《文史知識》連載(2012年第11期至2014年第2期)。這12篇小論文,談論的對象包括梁啟超、王國維、羅振玉、顧頡剛、陳垣、趙元任、陳寅恪、朱光潛、浦江清、周作人、劉半農、洪業、范文瀾、陳貽焮(依刊出時間為序)。雖讀書不多,且學力有限,但研究生們從述學文體入手,也都能談出若干新鮮見解。當然,這得感謝《文史知識》雜志社寬容大度,愿意提供這么多篇幅給某課程的學期作業,可見其扶持年輕人的良苦用心。

為配合演出,我撰寫了此系列文章的結束語,題為《學會寫文章》,其中言及:“博士剛畢業那陣子,偶然被老先生夸獎,說我會寫文章。人家是好意,我卻覺得挺委屈,難道我就只會‘寫文章?比起‘思想深刻‘理論新穎或‘史料豐富來,這‘會學文章算什么呀?頂多是雕蟲小技。”教了幾十年書,我終于明白了,“作為學者,會不會寫文章,確實是個‘事——而且是不小的事”18。

對于今天的學生或學者來說,單講認真讀書還不夠,還得學會獨立思考與精確表達。這里的表達,包括書面與口頭。一般認為,“治學”之得失成敗,關鍵在政治立場、文化趣味、專業知識以及時代風潮;至于“述學文體”,似乎無關緊要。可在我看來,如何恰如其分地“表達”自己的學養及思考,乃現代中國學者亟須錘煉的基本功。某種意義上,內在于“文體”的學問,還值得人文學者認真琢磨。

當然,我的論述思路不是修辭學或文體學:“我所關注的‘述學文體,牽涉整個現代學術生產機制,比如,什么才叫‘論文、為何需要‘專著、‘教科書意義何在、‘演說能否成為文章、‘引文的功能及邊界、‘報章之文與‘學者之文如何協調、能否‘面對公眾而又不失‘專業水準等,這一系列難題背后,牽涉整個教育體制以及知識生產方式。若再說開去,則是全球化視野、西學東漸大潮、話語權爭奪等在現代中國學界的自然投射。而這些,并不是一兩句‘學術獨立或‘博學深思就能解決的。”19可即便如此,我對如何經營好自家的述學文體,準確且優雅地表達自己的思考與探索,讓學問變得可敬且可愛(而不是冷冰冰或硬邦邦),依舊抱有濃厚的興致。

真的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20世紀90年代初,我與友人合作創辦民間學刊《學人》,率先提倡學術規范,目的是收拾過于浪漫的心情與筆墨;如今則痛感“專業主義”成為塑造我們思想行為的主要力量,對各種“奇思妙想”造成極大的壓抑,于是更傾心于“有情懷的專業研究”20,以及“有溫度的文章筆墨”。關于后者,我有兩個小小的補充,一是不薄隨筆,二是懷念小書。

有感于“今日中國學刊,注釋越來越規范,但八股氣日濃”,幾年前,我撰《與人論刊書》,談及:“傳統中國談文論藝,很少正襟危坐,大都采用札記、序跋、書評、隨感、對話等體裁。晚清以降,受西方學術影響,我們方才開始撰寫三五萬字的長篇論文。對此趨勢,我是認可的,且曾積極鼓吹。但回過頭來,認定只有四十個注以上的萬字文章才叫‘學問,抹殺一切短論雜說,實在有點遺憾。”21《文藝爭鳴》從善如流,因此開設“隨筆體”專欄,每期收錄若干筆墨灑脫、見解獨特、不衫不履的好文章,且以我那幾段話作為擋箭牌。

至于“懷念小書”,則是有感于像費孝通《鄉土中國》那樣高屋建瓴而又不卑不亢的小書越來越難尋覓。“在我看來,現在的學術書,之所以越寫越厚,有的是專業論述的需要,但很大一部分是因為缺乏必要的剪裁,以眾多陳陳相因的史料或套語來充數。”222008年起,我為香港三聯書店主編“三聯人文書系”,在叢書《總序》中斷言:“對于一個成熟的學者來說,三五篇代表性論文,確能體現其學術上的志趣與風貌;而對于讀者來說,經由十萬字左右的文章,進入某一專業課題,看高手如何‘翻云覆雨,也是一種樂趣。”此書系出版后反應很好,已刊30多種,目前仍在繼續,且由復旦大學出版社推出簡體字版。

晚清以降,西學東漸大潮洶涌,撰寫長篇論文或構建皇皇巨著,確實成了推進學術發展的重要手段,但我們不能因此斷言,那些“小而可貴”、“能引起讀者許多反想”的小書23,或者那些藏學問于隨筆的論述(比如周作人對明清散文充滿睿智的發掘與闡釋),就沒有存在價值。恰恰相反,我之所以用知識考古的眼光,面對現代中國述學文體的前世今生,不是為了追求形式及筆墨的一統天下,而是期待百家爭鳴以及眾聲喧嘩局面的真正形成。

2020年12月6日整理于京西圓明園花園

【注釋】

①此乃作者根據2020年9月26日在北京中間美術館的演講《再談如何“述學”,什么“文體”》改寫而成。

②③④1219陳平原:《現代中國的述學文體》,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第322、343-344、7、231、338頁。

⑤參見陳平原《與時代同行的學術史研究》,《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12期。

⑥參見陳平原《關于“學術文化隨筆”》,《文匯報》1996 年9月21日。

⑦參見魯迅《小品文的危機》(《南腔北調集》,上海:同文書店,1934),此外,胡適、曾樸、朱自清、周作人也有類似的說法,這里不展開。

⑧參見陳平原:《千年文脈的接續》,《人民論壇》1998年第12期。

⑨陳平原:《作為“文章”的“著述”》,《書摘》1999年第11期。

⑩參見《錢賓四先生論學書簡》,載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第254-255頁。

11見朱維錚校注《梁啟超論清學史二種》,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第198頁。

13陳平原:《人文學的困境、魅力及出路》,《現代中國》第九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4陳平原:《“學術文”的研習與追摹》,《當代中國人文觀察》(增訂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第175頁。此文初刊《云夢學刊》2007年第1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7年第5期轉載。

15任繼愈:《談學術文章的寫作》,《光明日報》1986年12月1日;又見《竹影集——任繼愈自選集》,新世界出版社,2002,第266頁。

16參見陳平原《學問之外的教授》,《中華讀書報》2020年2月5日。

17陳平原:《如何“述學”,什么“文體”》,《文史知識》2012年第11期。

18參見陳平原《學會寫文章——寫在“規范與方法”結尾之后》,《文史知識》2014年第2期。

20參見陳平原《有情懷的專業研究》,《中華讀書報》2001年5月30日。

21陳平原:《與人論刊書》,《文藝爭鳴》2016年第4期。

22參見陳平原《懷念“小書”》,《中國新聞周刊》2006年第39期(10月23日)。

23參見中書君(錢鍾書)《中國新文學的源流》,《新月》第4卷第4期,1932年11月。

(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

猜你喜歡
學術史
改革開放以來苗族頭飾研究的學術史梳理與回顧
玩具世界(2022年3期)2022-09-20 01:46:30
吐蕃王權研究海外學術史鉤沉①
中國藏學(2022年1期)2022-06-10 05:55:08
可喜的成就,重視的問題
——“民歌研究暨學術史研討會總結”
話體文學批評文體源流關系的建構及其學術史意義
李平心的“生產力論”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上的地位
思想史與學術史的融合互補:晚清公羊學研究百年回眸
原道(2019年2期)2019-11-03 09:15:02
學術史是學術研究的第一道門檻——以《紅樓夢》新近失范研究為例
紅樓夢學刊(2019年2期)2019-04-12 05:50:00
《二十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研討會在北京召開
從淮系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看群舒的來源——學術史的回顧與思考
安徽史學(2016年2期)2016-12-01 02:57:18
臨洮考古之余的“學術史”尋訪
大眾考古(2015年9期)2015-06-26 07:58:36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毛片基地视频| 免费国产高清精品一区在线|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亚洲天堂免费| 国产91视频观看|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欧美在线三级|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中国一级特黄视频| 免费Aⅴ片在线观看蜜芽Tⅴ| 999福利激情视频| 欧美日韩在线成人| 青草免费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亚洲二区|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日韩精品免费一线在线观看| 日韩 欧美 小说 综合网 另类|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免费无码r| 黄片在线永久| 小说 亚洲 无码 精品| 久久国产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播放| 亚欧美国产综合|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老司机aⅴ在线精品导航| 九九热精品在线视频| 综合色天天| 无码一区二区波多野结衣播放搜索| 欧美日韩中文国产va另类|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日本| 国产成人h在线观看网站站|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国产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色吊丝av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国产免费a级片|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成人一级免费视频|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国产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欧美三级自拍| 夜夜操天天摸|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 凹凸国产分类在线观看| 毛片国产精品完整版| 青青草原偷拍视频| 亚洲性视频网站| a毛片基地免费大全|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无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免费| 在线观看的黄网|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无码精品A|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小视频| 国产福利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福利网址| 狠狠色狠狠综合久久| 高清视频一区| 91视频区| 高清亚洲欧美在线看| 国产免费好大好硬视频| 国产凹凸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有码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