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作為我國教育體系的基本組成成分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與此同時,資產管理作為確保高校穩步發展的基本方式之一,各高校負責人員應當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但就目前我國各高校資產管理現狀而言,尚且存在著一系列急需解決的嚴重問題,若不加以及時處理,將嚴重遏制各高校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文章將針對如何有效融合高校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相應措施進行探討,從而提供相關意見以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資產管理;預算管理;融合
[DOI]10.13939/j.cnki.zgsc.2021.10.147
1 前言
就各高校資產管理工作而言,其主要包含固定資產的增加、資產變動、資產處置、資產清查、財務管理等多個方面[1]。由此可見,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往往呈現出復雜化與多樣化的特點。而就預算管理工作而言,其在資金的籌集、使用、監管等各個方面都發揮著不容忽視的控制作用。因此,將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進行充分的融合是有其必要性的。那么,各高校在進行實際的資產管理過程中究竟存在著哪些不足之處,又應該如何與預算管理有機融合,從而有效解決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呢?具體內容如下。
2 各高校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1 管理制度欠缺
正如前文中所述,盡管目前我國各大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正呈現出日益完善的狀態,但由于管理制度欠缺這一問題所導致的管理混亂現象依然較為常見。具體來講,其管理制度欠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部分高校內部尚未設立完善的資產管理配套制度。其次,就預算管理工作的開展而言,重視增量、忽視存量、預算分配不合理等現象極為普遍[2]。除此之外,資產配置標準的設計缺乏科學性這一問題同樣未得到妥善解決。此類問題的存在,對各高校的長期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以各高校資產預算管理中的制度問題為例進行詳細分析:眾所周知,預算的分配作為各高校資產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可謂是極高的。但相關高校在實際管理過程中,甚至并未制定完善的預算編制制度,這便導致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單純地依靠投入控制這一傳統方式對其進行管理。在此形式下,隱瞞與混淆資產收益的問題便日益突顯。除此之外,由于缺乏對預算的合理配置、對各高校資源的合理共享機制等,各個部門之間爭奪預算費用的現象比比皆是。總的來講,在各高校資產管理制度尚且存在許多欠缺之處的情況下,其資產管理現狀無法得到質的轉變。因此,各高校相關負責人員應當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
2.2 信息平臺缺失
資產信息平臺的建立對各個高校資產管理中財務數據的收集、政府采購、資金結算等工作的開展皆產生著最為直接且密切的影響。就各高校內部的實際情況而言,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各高校在進行資產管理的過程中缺乏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指導之外,信息平臺缺失、管理職能分散現象同樣是限制該工作高效開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毫無疑問,各高校的運行往往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共同配合、共同運作,在此基礎上,各高校往往會出現組織系統龐大、結構層次復雜等特性。此類特點的存在對其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更為嚴苛的要求。但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各高校往往無法形成高度集中的資產管理指揮系統,其各個職能部門的分割對信息的收集、聯系、數據的集成等工作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如資產的購買、存放以及使用等多種信息脫節現象的頻發[4]。總的來講,信息平臺的缺失對各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極為不利的,各高校在無法及時獲取、分析與利用各信息數據時,其資產管理工作開展效率極為低下。
2.3 資產使用效率低下
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各高校資產管理制度的欠缺以及信息平臺的缺失之外,資產使用效率低下問題同樣值得關注。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資產管理評價體系。眾所周知,由于缺乏健全的管理評價體系,各高校內部資產配置中存在的種種不足之處便無法得以及時的檢測與更改[5]。比如,部分高校在進行資產管理的過程中,各類教學樓、科研實驗室的建設費用常常會出現超預算抑或與預算相脫節等現象。但由于缺乏相關的管理評價體系,使得資金的實際使用效果無法得到準確的評價。總體而言,此類現象的存在對資產管理的總體效果是極為不利的。
3 高校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融合的有效措施
3.1 執行資產清查
針對上文中提出的系列問題,各高校內部管理人員應當予以足夠的重視。而固定資產的清查工作作為推動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融合的基本前提之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謂高校固定資產清查,簡單來講,其是指從實物管理角度出發對各高校內部存有的教學樓、科研樓、教學設備等固定資產進行定期的清查工作,在完成了此步驟的基礎上,相關負責人員還需將其實際清查結果與賬目進行核對、盤點,從而明確出此類資產的盤盈、毀損以及報廢等情況[6]。除此之外,各種儀器設備的空閑狀況、使用效率等也可通過資產清查這一工作得以掌握。只有在對高校內部固定資產進行定期清查的基礎上,相關負責人員才能夠及時掌握實際的資產情況,進而為其資產管理決策的制定提供確實可靠的信息支撐,為該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固定資產的定期清查是極為必要的。
3.2 強化預算管理
強化預算管理同樣是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融合的必要前提,在整個環節中占據著無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因此,各高校在開展實際的資產管理工作之前,首先便應當推動其預算編制工作的精細化發展。具體來講,在進行預算編制的過程中,相關負責人員需要在充分考量綜合預算以及零基預算的基礎上全面實行全口徑式預算管理方式,最大程度確保預算收支的全面性以及完整性。除此之外,將預算支出等精細化編列到目,并在此基礎上按照各項分類科目進行實際的預算支出工作,可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該工作的開展效率,從而為資產管理工作提供助力[7]。其次,為了推動資產管理的科學性,相關工作人員在執行預算的過程中還應當注重其規范性。比如,為了有效解決上文中提到的各高校在建設教學樓、科學實驗室的過程中常常出現的超預算這一問題,各高校應當明確規定校內各項支出皆需以已經通過批準與審核的預算為其主要依據。在此情形下,各種超預算現象將會有效地減少。
3.3 構建信息平臺
除了強化預算管理、執行定期的資產清查等具體措施之外,構建信息平臺同樣是推動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融合的重要渠道之一。具體來講,在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不斷更新發展的當下,我國已步入了大數據時代。因此,各高校在進行資產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對此類大數據技術進行合理使用,從而構建出高效的財務信息共享平臺。在此形式下,基建、科研以及人事等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可進行及時有效的信息溝通、信息共享等工作,從而進一步提升資產管理效率[8]。
3.4 完善管理評價體系
針對上文中提到的我國各高校內部尚且欠缺完善的管理評價體系這一問題,建立健全的預算管理獎懲機制與資產管理評價體系等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針對預算管理工作而言,各高校內部應當在運用多種手段的基礎上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以及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展開相應考核評價,從而推動預算管理工作的合理性發展。除此之外,完善資產管理評價體系同樣至關重要。在建立了健全的資產評價管理體系的基礎上,對預算使用情況、資產配置情況等進行嚴格考察,可有效避免資產浪費現象的頻發。與此同時,為了有效推進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融合,各高校內部還可針對預算執行情況較佳、資產績效考核表現優良的部門進行適度的獎勵,以此鼓勵其為完善資產管理工作做出的積極貢獻。
3.5 拓展財務職能
就各高校內部財務管理人員而言,其實際工作便是按照校內規定對多樣化經濟事務進行相應的核算以及監督工作。該現象的存在使得各高校內部眾多會計人員無法充分地發揮其才干,而被動地局限于記賬、算賬以及報賬等工作之中。為了有效改善這一局面,各高校內部應當積極完善其財務人員的實際職能,推動其職能由核算轉向管理。具體來講,各財務人員在掌握了相關財務信息的基礎上,可充分發揮自身才能,對其中隱藏的各類信息進行深度的挖掘,并進行相應的分析與整理工作,從而為校內的資產管理工作提供相關信息。在此形式下,高校內部資產管理信息的獲取量與利用效率可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4 結語
正如前文中所述,高校資產管理工作的開展與各高校規模的擴大、基礎建設的完善以及學科建設等各個方面都有著最為直接且密切的聯系,其重要性是不容忽視的。因此,各高校資產管理人員應當在充分合理分析高校資產管理工作中所存不足之處的基礎上,將資產管理工作與預算管理進行相應融合,從而有效避免資產閑置、資產配置不合理、資產流失等問題的反復出現,進而為各高校經營管理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提供相應助力。
參考文獻:
[1]樓忠興.淺談高校資產管理和預算管理的結合機制[J].管理學家,2018(2):75-76.
[2]廖耀焜.高校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的結合策略[J].財會學習,2018(15):192,194.
[3]王軼歐.芻議大數據時代高校資產管理發展變革[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8(4):109-110.
[4]古偉容,梁國杰.高校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創新之芻議[J].中文信息,2018(2):132.
[5]王軼歐.大數據時代高校資產管理發展變革芻議[J].湖北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40-42.
[6]陳明.民辦高校全面預算管理芻議[J].會計師,2019(10):62-63.
[7]宋敏.民辦高校財務管理創新芻議[J].時代金融,2018(8):312-313.
[8]朱琳.芻議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規范與創新[J].財訊,2018(17):9-10.
[作者簡介]王博(1974—),男,遼寧昌圖人,高級會計師,現任沈陽師范大學資產管理處處長,碩士,研究方向: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