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紅 張超
摘 要: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物質基礎,管好固定資產也是依法依規開展國資管理的重要內容。很多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存在“重購輕管”的現象,造成單位資產家底不明、資產使用效率低、存在資產流失現象,因此本文將通過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來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管理水平,以此有效杜絕資產流失及國有資產貪腐的發生,促進事業單位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資產管理
固定資產是事業單位開展社會公共服務最基礎的物質保障。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對提高事業單位的工作效率,促進國家財政資金的高效利用,以及提升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有著重要作用。然而,固定資產管理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管理較復雜;一些事業單位在內部管理中由于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體系不完善,因而在管理過程中出現了不少問題。因此,建立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體系,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水平,已經成為當前事業單位管理的重要內容,這對保障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
一、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是指單位價值在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元以上,事業單位持有的使用年限超過一年且在使用過程當中原有物質基本沒有發生變化的資產,或者是作為固定資產進行核算和管理,雖然沒有達到規定標準的單位價值但超過一年使用期限的大批同類物質。簡單來說,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建筑、專用設備、文物、陳列品、圖書和其他固定資產。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有著許多特點,其中就包括能夠在構建和取得時在按實際成本記賬的同時增加固定基金,并且當成本在一次性列入當期支出時其將不會再分期計提折舊和減值。由此可見,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實際上是國有資產的一部分,而且是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能對其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那么不僅可以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保證國有資產的完整性,還能夠保證單位其他各項工作的正常運行,從而達到提高單位辦公質量和辦公效率的效果。
二、行政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賬務信息質量不高
由財務部門主導的固定資產價值管理左右著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投資決策,因而賬務信息的時效性與準確性非常關鍵。但由于目前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比例、類別呈現復雜化的趨勢,因而在計提折舊、分攤購建成本和更新賬面信息方面出現了賬務信息失實的問題。體現為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其實際價值不符、會計科目無法準確反映固定資產的投資損益。此外,由于事業單位內部管理和服務模式的轉變,電子類辦公設備在固定資產當中的比例越來越高,而且由于其升級換代周期短,因而其價值估算、購置和處理相對復雜。在調配使用、增購和報廢處置等環節極易出現賬實不符、設備功能超標和閑置現象,給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帶來了多方面的困難。因此,當務之急是優化固定資產價值核算的方法,才能夠確保賬務信息的準確性和時效性,為固定資產采購、報廢處置等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就目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看,很多事業單位都制定了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相關的各項管理制度,但是部分事業單位在實際開展工作時,未嚴格按照相關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流于形式,發揮不出自身該有的作用。與此同時,一些事業單位的領導在工作發生變動或離職審計時,未在資產方面進行移交,有些職工在工作發生調動或退休時也沒有開展資產交接工作,這會給整個單位的固定資產工作都帶來一定困難。與此同時,還有一些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調整上較為頻繁,再加上單位的資產交接工作不夠規范,導致整個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都存在脫節的現象,出現問題時難以及時追究到相關的負責人。
(三)固定資產利用率較低
在事業單位發展的過程中,固定資產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撥款。財政部門在此過程中更注重相應單位在購置固定資產時經費預算的多少,對購置后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并不關注,這就導致部分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較為松散,固定資產利用率比較低。有些事業單位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既不重視,也沒有制定較為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固定資產購置工作往往是盲目的。在這種情況下,單位固定資產的配置往往是不科學的,且固定資產購置的隨意性也比較大,固定資產自身所具有的功能得不到較為充分的發揮。
三、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措施分析
(一)注重固定資產盤點細節,確保賬實相符
事業單位要每年定期盤點,認真檢查固定資產原值、待報廢和需提前報廢固定資產的數額及固定資產損失、待核銷數額等;還要關注固定資產分類是否合理;詳細了解固定資產目前的使用狀況等。對清查盤點中發現的問題,應查明原因,說明情況,編制有關固定資產盤盈盤虧表,報主要領導批準后,調整固定資產賬目,貼上“已盤點資產”粘貼標識。對賬外固定資產,通過與財務賬面記錄進行核對和甄別,查閱賬外固定資產的有效證明文件,在此基礎上確定其來源,撰寫固定資產盤盈專項說明并呈報上級主管部門,補登固定資產卡片,確保賬實相符,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
(二)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為確保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活動開展有章可循,事業單位還應編制適宜的制度規章。第一步,單位應以固定資產管理相關政策規定為大體架構,借鑒其他兄弟單位的優秀經驗來初步構建制度結構。第二步,結合外部市場變動、單位實際發展情況等來對制度架構進行優化,并參照以往存在的問題來進一步完善管理細則,明確固定資產取得、后續支出管理、日常管理以及固定資產清理各個環節的管理流程和方式。在經由專業機構評估后,進入試行環節。第三步,實施運行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實時分析運行情況,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在風險威脅度降低到一定水平后,正式實行,同時由監督評價機制實時監管,形成閉環。
(三)加強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提升固定資產使用效率
在當今時代中,信息化對工作效率的提升是非常大的,在信息化管理中,能夠有效保證其交流速度,提升管理的準確性、時效性,但是在實施信息化管理之前,需要保證記錄信息的準確性,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后續工作順利展開。同時,在管理的過程中,詳細的記錄能夠保證資產閑置幾率較低,一旦出現閑置資產,可以通過使用或者變賣等方式,避免資源的浪費。因此事業單位也應該招收一些信息化方面的人才,建立固定資產管理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以及維護,以此保證事業單位資產的使用,確保事業單位能夠充分使用自身的資產,提升自身的工作效率,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
四、結語
綜上所述,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是否可以順利開展并取得成效,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公益服務的質量及國有資產的安全、完整。因此,事業單位應認真查找本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不足之處,通過強化監督、健全制度、人才引進等手段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在提高事業單位會計核算質量的同時,確保社會公益服務職能的發揮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參考文獻:
[1]丁小燕.關于加強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19(27):147-148.
[2]王細平.淺議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19(27):238-239.
[3]莘麗麗.完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探析[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18):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