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未末
摘 要:在新媒體時代下大學生的思想情操塑造、專業技能培養,綜合能力提升、人文情感熏陶等教育中十分重要,而大學輔導員在其中以主導地位存在。輔導員是大學管理中的骨干力量與一線領導者;是全面貫徹落實大學管理中各級方針與指示的一級執行者,是大學生正確價值觀形成的引導者,更是學校、家庭、學生以及教師之間的良好溝通交流的橋梁,拉近彼此之間的聯系。本文結合大學輔導員工作中的困境與問題,進一步對大學輔導員隊伍工作能力提升進行闡述,望能有效提升大學輔導員教育工作效益,以供相關人士交流探討。
關鍵詞:大學輔導員;隊伍建設;素質提升
引言:
在新媒體的視角下,各大學應全面貫徹深化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教育側重點放置教學中,打破行業壁壘,開創嶄新的教育事業局面。大學輔導員應充分尊重現階段的宏觀教育背景,尊重大學生個性化的學習習慣,遵循教書育人的規律,以人文關懷作為教育實施的理念,持續提高大學輔導員工作能力與職業素質。
一、新媒體視角下大學輔導員工作中的困境
(一)缺乏系統理論培訓
大學輔導員的全程即為大學思想政治教育輔導員,其根本的思想教育職責在于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方面進行強化,因此,大學輔導員需強化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學習,進而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傳輸,大學輔導員只有可持續化地提升自身綜合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進行思想政治工作指導與教育,真正意義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灌輸,履行教書育人的職責。現階段,諸多大學輔導員并不是思想政治形式的人才,缺乏系統性的理論的培訓。
(二)職業認同感不足
以著力增強大學輔導員隊伍的歸屬感與認同感作為隊伍素質提升的第一要義。現階段諸多大學輔導員為非專業科班出身,缺乏對職業生涯的正確認識與研究,在教學活動中不具備使命感、綜合能力較為欠缺,并且不具備高度職業認同感,不利于后續教育工作的開展。
(三)定位不清,職責不明
社會環境的變化與職業角色的定義的偏差,是各大學的輔導員在教育理念、實踐結構、深化教育、管理體系、職業信仰等方面與原定的角定位偏差較大,進而產生角色執行義務的矛盾與沖突,輔導員的職業角色定位主要分為兩種傾向,第一種是以思想政治工作為教育理念的實施,第二種是將教育側重點落實在學生的行政事務處理上。輔導員的核心要義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的深化與落實,一味地追求思想政治教育效益是差強人意的,如若學生的大小事務全由輔導員管理,致使督導員的工作內容過于瑣碎,成為名副其實的細無巨細的監管員,致使大學輔導員的職業角色定位不清,職責不明。
(四)隊伍缺乏專業化
大學輔導員的隊伍職業能力建設缺乏專業化指引,與大學管理體制日新月異的變革,都成為大學媒體關注的社會輿論焦點之一。隨著新形勢下的教育改革持續深化,教育服務對象也隨著更新迭代,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隊伍建設已成為現階段各大學輔導員隊伍素養提高的關鍵要素,要全面落實大學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專業化。就當前的發展現狀而言,諸多大學輔導員隊伍素養提高并未具備實施核心教育的能力,并且大學輔導員的薪資待遇差強人意,群眾認同度不強,極大層面阻礙了大學輔導員隊伍素養的提升。
二、新媒體視角下大學輔導員工作中困境的應對策略
(一)通過“五力”的建設提升輔導員的職業能力
指導能力,大學輔導員是處理大學生日常事務的主要管理者,在開展管理工作時,必須具有極強的處理能力,遇事沉著冷靜,力求最優解,幫助學校解決困擾。在諸多時候由于輔導員的職業素養欠缺,導致處理問題的情況一塌糊涂,串聯引發一系列問題,例如宿舍矛盾、學業溝通、人際交往等,嚴重影響大學生和諧的生長環境,因此大學輔導員以強化自身的管理能力為首要任務,培育一批經驗豐富的學生干部,輔助輔導員加強學生管理;組織能力,大學輔導員在大學生的碎片時間內多開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中需按層級、要求、權責安排好學生領導者之間的各項職能,有規劃、有統籌地制定活動計劃,真正實現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交流,提高與大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與認識,彰顯人文關懷的教學效益;創新能力,在社會持續更新迭代的背景下,大學輔導員的創新意識也應與時俱進,共生共長。大學輔導員需多參與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了解社會發展形勢,增強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大學輔導員將提高自身自主學習能力為最大化彰顯教學效益的準則,不斷創新教育管理工作模式,創新工作理念;了解大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的定位與規劃。部分大學生出現無故曠課、學習倦怠等不良學習狀態,是因為大學生對未來的職業定位迷茫,因此,大學輔導員應加強自身的職業教育能力培養,多層面了解大學生就業需求,在專業老師與學生之間承前啟后,加強聯系;大學輔導員是一批素質高、學歷高、覺悟高的教育工作者,在繁瑣的業務中,不忘初心,加強自身的教學科研能力,多參加競賽與課題建設活動,加強更內涵建設,打造個性化教學魅力,提升職業技能,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輸送高質量人才。
通過大學輔導員管理工作“三平臺”“五力”建設的有序開展,多維度地提高大學輔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著力打造一支勢如破竹、力量渾厚的大學輔導員隊伍,并且發展的同時高質量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管理工作水平。
(二)團體輔導平臺建設
大學輔導員隊伍職業能力提升的關鍵在于對學生管理問題的解決能力水平。由于大學輔導員的年齡層次與受教育程度各異,使學生管理工作上的矛盾與難度,進而無法彰顯管理工作應有的效益。因此,將隊伍素質的提高內容側重點放置在強化輔導員隊伍的協作能力,通過團隊輔導增強彼此的信任感。輔導員隊伍可定期或不定期開展輔導專題考察,提高大學輔導員職業能力與增強職業技能,并且可構建定期的輔導團體集體活動,圍繞某一關鍵的教育管理專題集中探討與交流,提高大學輔導員工作綜合實力。
三、結束語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與大學輔導員人員的職業能力密不可分、緊密相連,是各大學學生管理工作有序開展的重點,是大學生發展的內驅作用力,因此,提升輔導員隊伍素質能力勢在必行,提升大學輔導員隊伍素質結構是教育持續化發展革新的必然趨勢,促進教育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江鴻波,林秋琴,司惠文,等.大學輔導員隊伍應對校園危機能力提升研究[J].2021(2015-5):21-25.
[2]朱鵬春.家校協同視角下大學輔導員工作困境及改善途徑探析——以貧困生家庭為例[J].2021(2020-3):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