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運根
(福建省三明市國有林場工作站,福建 三明 365000)
近年來由于極端天氣的頻發,對更新造林帶來了新的挑戰,傳統的裸根苗造林對天氣的依賴較高,必須要在雨水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造林。容器苗是隨容器袋種植,減輕了對天氣的依賴,況且由于有容器袋的保護,也避免了苗木在運輸、造林過程中根系的損傷,極大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逐漸成為苗木培育的重要方式[1]。
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是我國南方重要用材樹種,也是三明地區主要造林樹種之一,具有生長快、經濟價值高,木材用途廣泛等特點,在建筑、家具制造、造船等領域得以廣泛應用[2~5]。為充分認識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的生長狀況,以選擇優質苗木,提高造林的遺傳增益。鑒于此,本文以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不同品種杉木容器苗的苗高、地徑和生物量,優選出生長量最大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木,服務于林業生產單位,為應用推廣提供參考。
試驗地設在福建省沙縣官莊國有林場良種繁育基地,試驗地處 117°45′E、26°32′N,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 15.6~19.6 ℃,年均降水量 1510~1840 mm,年均相對濕度 81.1%。極端最低氣溫-7.1 ℃,極端最高氣溫40.1 ℃。
供試杉木扦插無性系容器苗的扦插穗條來源于福建省沙縣官莊國有林場采穗圃;供試杉木第3代種子園實生容器苗的良種來源于福建省尤溪國有林場杉木第3代種子園;供試紅心杉種子園實生容器苗的良種來源于福建省沙縣官莊國有林場紅心杉種子園。
供試容器苗基質為天然泥草炭肥和珍珠巖,有機質達70%以上,腐殖酸33%~48%,N、P、K 總養分2%。無紡布輕基質規格為寬4.5 cm×長10 cm。
2020年1月播種育苗,3個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均在2020年5月移植至輕型基質袋中,選取杉木扦插穗條時,用修枝剪沿穗條基部水平截下,穗條長度以10~15 cm為最優將穗條。3個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在培育過程中,水肥、光照和病蟲害管理措施相同。
3個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在生長到第8個月時,分別測量每個品種容器苗木3個重復,每個重復50株苗木,共計150株苗木,測定苗高、地徑;分別選取每個品種容器苗木3個重復,每個重復10株苗木,共計30株苗木,掛牌編號,清洗容器苗根部帶回實驗室用精宏牌電熱恒溫干燥箱烘干,溫度設置65~70 ℃,烘干后用電子天平分別測苗木莖部和根部干質量,即為苗木生物量。
采用Excel 2007 作圖、SPSS 13.0 統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相關指標的差異顯著性[6]。
由表1可知,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高大小順序為杉木第3代>杉木無性系>紅心杉, 其中杉木第3代相對杉木無性系和紅心杉差異顯著(P<0.05),杉木無性系和紅心杉差異不顯著(P>0.05),杉木扦插無性系容器苗、杉木第3代種子園實生容器苗相對紅心杉種子園實生容器苗(CK)苗高分別增長了3.8%、15.1%;地徑大小順序為杉木無性系>杉木第3代>紅心杉,其中杉木無性系、杉木第3代相對紅心杉差異顯著(P<0.05),杉木無性系和杉木第3代差異不顯著(P>0.05),杉木扦插無性系容器苗、杉木第3代種子園實生容器苗相對紅心杉種子園實生容器苗(CK)地徑分別增粗了16.6%、16.1%;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高徑比大小順序為紅心杉>杉木第3代>杉木無性系。

表1 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生長苗高和地徑差異
由圖1可知,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木地上部分生物量大小順序為杉木無性系>杉木第3代>杉木紅心杉, 其中杉木無性系相對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顯著(P<0.05),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不顯著(P>0.05);地下部分生物量大小順序為杉木無性系>杉木第3代>杉木紅心杉, 其中杉木無性系相對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顯著(P<0.05),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不顯著(P>0.05);總生物量大小順序為杉木無性系>杉木第3代>杉木紅心杉, 其中杉木無性系相對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顯著(P<0.05),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不顯著(P>0.05);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木地下部分生物量與地上部分生物量比例(R/S)大小順序為杉木紅心杉>杉木第3代>杉木無性系, 其中杉木無性系、杉木第3代和紅心杉差異不顯著(P>0.05)。

圖中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之間差異性顯著(P<0.05)
由于單個形態指標只是反映苗木生長的某個方面,而苗木各部分之間平衡對苗木生長十分重要[7],在此基礎上Dickson等(1960)提出苗木質量指數,其計算公式如下:
QI=苗木總干重g/[(苗高cm/地徑mm)
+(莖干重g/根干重g)]
(1)
由式(1)可見,苗木高徑比、莖根比值越小,苗木總干重值越大,QI值越高,苗木質量越好。由表2可知,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質量指數(QI)值最大值為杉木扦插無性系容器苗0.12,其次為杉木第3代種子園實生容器苗0.08,最小值為紅心杉種子園實生容器苗0.06。

表2 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質量指數(QI)值
在評價苗木優劣眾多指標中,苗高和地徑是2個最重要指標[8],苗高是最直觀最容易測定的形態指標,在保證造林苗木成活的前提下苗木高最好,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中,杉木第3代容器苗高均值最高為38.9 cm,杉木無性系容器苗高均值次之為35.1 cm,紅心杉容器苗高均值最矮為34.2 cm;地徑和苗木根系關系緊密,地徑與造林成活率成正比,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中,杉木無性系容器苗地徑均值最粗為5.14 mm,杉木第3代容器苗地徑均值次之為5.12 mm,紅心杉容器苗地徑均值最細為4.47 mm;高徑比將苗木高度和地徑有機結合,高徑比越大,說明苗木細長,抗性弱,造林成活率低[8],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中,杉木無性系容器苗高徑比較小均值為68.4,紅心杉容器苗高徑比較大均值為76.5。
生物量是苗木之間相互比較可靠指標,是衡量苗木生產力高低的重要指標[8]。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中,杉木無性系容器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總生物量都最大,分別為7.0 g、1.7 g和8.7 g,杉木第3代容器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總生物量次之,分別為5.2 g、1.3 g和6.5 g,紅心杉容器苗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和總生物量都最小,分別為4.0 g、1.1 g和5.1 g。R/S比值指的苗木地下部分干重和地上部分干重之比,3個不同品種R/S之間差異不顯著(P>0.05)。質量指數越高,苗木質量越好,3個不同品種杉木輕型基質容器苗中,杉木無性系容器苗質量指數(QI值)最高為0.12,杉木第3代容器苗質量指數(QI值)次之為0.08,紅心杉容器苗質量指數(QI值)最小為0.06。
綜合分析,3個不同品種杉木容器苗在相同水肥條件下培育,杉木扦插無性系輕型基質容器苗木表現最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