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斌,張 晗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300)
隨著石油化工產業快速發展,對于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未來的生產崗位對于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素養的要求日益多元化,因此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更要具備精細化的崗位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全面推動自身的職業發展。
當前,我國各級各類高校正大力推進課程思政改革,強調在專業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協同育人、實現三全育人新格局,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培養德才兼備人才[1,2]。高等職業院校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為更好地強化石油化工技術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以及崗位適應性,應該切實有效的提升他們的職業素養[3,4],尤其是在石油化工專業相關課程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立足于課程思政的關鍵視角,積極采用創新化的教學策略,綜合全面的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在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實踐中,科學全面的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理念,在職業素養培育過程中,深入全面地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是非常必要且關鍵的。
在培養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過程中,真正融入課程思政的思想,立足于不同的專業課程來實現職業素養提升,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表現形式,也能夠進一步推動立德樹人目標的全面貫徹以及高效實現。為此,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應該注重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特點,深入挖掘專業領域內的職業要求,以較高的職業素養來引導學生,不斷優化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切實提升學生的整體就業質量,真正實現專業課教育以及思政課教學的協同,更好的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
未來社會對于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必須挖掘自身潛藏的價值,盡可能讓自身的價值最大化。研究表明[5],在課程思政的核心視角下,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能夠讓該專業的學生明確未來崗位的真實需求和工作技能等,促使其更加主動的優化自身的專業素養,提升自身的專業化能力。
在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職業素養的培育中,課程思政作為核心導向,直接關系著學生綜合素養以及全面發展的成效。課程思政主要表現為思想政治教育以課程為載體引領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的培養,促使學生自身的專業化能力得到切實有效的提升。綜上所述,課程思政的科學應用以及廣泛推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全面發展,不斷優化學生的綜合素養[6,7]。
在石油化工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充分明確未來行業領域的整體發展趨勢,切實把握學生未來必須具備的行業素質和崗位素質,才能夠切實有效地提升該專業學生的整體素養。
伴隨著石油化工行業的持續快速發展,未來社會對石油化工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專業素養。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必須充分全面的提升自身的專業化能力和水平,在掌握理論基礎知識的同時,同時應該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第二,管理能力。伴隨著石油化工領域的深入發展,未來行業領域要求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較強的管理能力,能夠全面熟悉石油化工生產操作工藝、石油化工化工產品檢測、設備維護、化工電氣及自動化等內容,并具備綜合協調的管理能力。第三,營銷能力。學生在未來的求職就業過程中,可能會從事與石油化工相關的銷售工作,因此,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營銷推廣能力,能夠精準把握石油化工產品的特性,能夠立足于全方位的市場調研等,科學全面的開展石油化工產品的宣傳推廣。第四,信息素養。伴隨著石油化工生產工藝的日益改良,自動化、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行業領域的基礎配置,未來進入石油化工領域的學生,必須能夠靈活使用各類計算機設備以及自動化設備,具備較強的信息素養。
在新時期,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在成長以及發展的過程中,還應該具備較強的崗位素質。第一,生產工藝、操作技術等專業化素養。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較為多元化和全面化的,學生只有在充分全面夯實自身的專業技能基礎上,才能夠更好的適應未來社會的發展需求。第二,職業素養。石油化工是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在學生的職業發展過程中,必須具備扎實的職業素養,才能夠依托自身的能力凸顯自身的價值以及貢獻。第三,創新素養。無論是在石油化工的生產一線,還是在營銷推廣中,或是在服務以及管理的過程中,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的學生都應該具備較高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素質,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未來企業崗位的需求。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石油化工領域的人才需求不斷增加。為更好的提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以及就業競爭力,必須依托于科學且精細化的路徑,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
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在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過程中,思政課程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為更好地突出職業素養教育,應科學全面優化課程教學體系??稍谒颊n程中應該巧妙融入專業化的內容,尤其是要契合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發展特點,有針對性的融入相應的職業素養內容。例如,在思政教育中可以融入工匠精神等方面的內容,以此來更好的充實和完善思政課程教學體系[8]。
石油化工技術專業的教師,在夯實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應注重深入挖掘課程內在的思政元素,真正實現思政元素以與專業教學的高效結合。一方面,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應該制定完善的教學大綱,應該主動積極的將思政教育融入到石油化工技術專業教育之中,不斷提升課程開展成效;另一方面,在專業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應該滲透思政教育,實現思政教育的全面覆蓋[9]。
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還應該注重科學的教學設計。在立足專業課程培育學生職業素養的前提下,專業課教師應該進行必要的教學設計,巧妙把握滲透的切入點。例如,在石油化工工藝學實踐教學中,教師要創設任務情境,鼓勵和引導學生先進行探究以及實驗,不要懼怕失敗,要在失敗中總結經驗,以此來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
教師作為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的引導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廣泛的開展互動與交流,及時了解以和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充分全面的分析和研判學生的思政素養,繼而快速調整教學方向以和教學任務,更好的把握思政教育的方向與核心。同時,教師也要鼓勵學生就自身對石油化工專業領域內的職業素養的認知或者困惑,及時同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
在課程思政的視域下,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全方位實現思政課程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課程的結合,離不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石油化工技術專業應立足于培養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積極創設多元化的教學評價體系,一改過去只注重考試成績的單一評價方式,在給予學生評價的過程中,既要兼顧考慮他們的專業成績,同時也要將實踐能力、情感認知、道德素養、職業素質等內容納入其中,以此來激發和鼓勵學生注重自身職業素養的提升。
石油化技術專業是一門實踐較強的應用性學科,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實踐應用能力是職業素養中的核心與關鍵。為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該專業應該深入開展校企合作,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元化的實踐平臺以及實習場所,引導和鼓勵學生在校期間深入石油化工一線企業、一線崗位來進行錘煉,切實發現自身職業素養方面的不足,及時調整自身的發展目標。
在課程思政視域下,高職院校石油化工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應該積極立足于大思政的課程體系,依托完善的課程體系以及優質的教學內容,依賴于精細化的評價方式以及科學多元的實踐教學,切實提升石油化工技術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