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一萍
(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準噶爾山楂(Crataegussongorica)是薔薇科山楂屬植物,是新疆特有落葉小喬木,現(xiàn)已被列為中國優(yōu)先保護物種名錄并被列為三級重點保護植物[1],但準噶爾山楂分布范圍很小,僅分布于新疆霍城縣、伊寧縣[2,3]。作為天山野果林的組成樹種之一,準噶爾山楂對防風固沙、保持水土、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重要意義[4,5]。然而,近年來由于環(huán)境變化及人為破壞,準噶爾山楂種群生境受到嚴重破壞,致使準噶爾山楂天然資源面積萎縮、病害嚴重、群落退化[6]。
扦插是傳統(tǒng)無性繁殖法中應用最廣的一種方法;是指用植物體的一部分器官作為繁殖材料,促使其發(fā)生不定根和不定芽,培育成根莖兼?zhèn)洹⑼耆毩⒅仓甑囊环N無性繁殖方法[7]。扦插繁殖的優(yōu)點是能夠保持母株的遺傳性狀,材料來源廣,成本低,成苗快,開花結實早[8]。在扦插中常常使用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應用較廣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有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等,在扦插中還常常使用生根粉來促進植物生根。
扦插在多種植物中均有應用,而準噶爾山楂的扦插卻少見報道,為了準噶爾山楂的進一步保護和繁殖,本文在不同扦插基質中使用ABT1號生根粉以及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的1:1混合液,研究準噶爾山楂扦插的最佳條件,為準噶爾山楂的扦插繁殖提供依據(jù),增加準噶爾山楂的資源,對于準噶爾山楂這種珍稀優(yōu)質樹種的保護和開發(fā)推廣有著重要意義。
在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新疆珍稀瀕危特有植物遷地保護中心進行準噶爾山楂扦插試驗。試驗材料于2006年引自新疆伊犁霍城縣大西溝,移栽后在烏魯木齊市植物園新疆珍稀瀕危特有植物遷地保護中心培育7年,試驗時以當年生的半木質化嫩枝為材料。
試驗共18組處理,加3組清水對照共21組,每組處理扦插50根,重復3次。具體如下。
在植物園田園土、河沙、珍珠巖三種扦插基質中,分別研究50×10-6、100×10-6、200×10-6的ABT1號生根粉(以下簡稱ABT)及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1∶1混合液(以下簡稱為NAA+IAA混合液)對準噶爾山楂扦插的影響,在激素中浸泡的時間均為3 h,扦插后統(tǒng)計每種基質中扦插生根率、生根速率。
(1)試驗條件:插床為南北走向,長10 m,寬1 m,床高12 cm。插床設于陰棚之下,蔭棚內鋪設噴灌設備,相對濕度保持在80%~90%。氣溫控制在28 ℃以下,地溫保持在20~28 ℃之間。
(2)采集枝條及修剪:試驗枝條為半木質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嫩枝,枝條采回后,要立刻剪成插穗,每插穗長以10 cm左右,一般保留3~5個節(jié)。上切口平切,距第一個芽1 cm左右,而下剪口則要在末節(jié)下方3~5 mm處斜切,切口呈馬耳形。保留插穗最上部葉片,但葉過大時要注意修剪以減少蒸騰作用。
(3)扦插:扦插前要將基質、插穗及插床用高錳酸鉀消毒;扦插時先把手指插入基質中,再將插穗插于穴中,扦插深度為3~4 cm左右,扦插時株行距為5 cm×10 cm;扦插后把基質填平,再用手壓實,在扦插后要立即澆水并澆透,使插穗與基質密切結合。
(4)扦插后管理:扦插后管理對插穗生根有很大關系,必須重視。扦插的插穗需要適量補水,補水時用噴灌設備進行噴曬。扦插前30 d噴水次數(shù)較多,基本每隔2 h進行一次噴水,以后可視具體情況而減少,噴水次數(shù)和時間還要視床內溫、濕度變化而定。總之要保持插穗葉片經常綠色,防止葉片失水;定期噴灑0.3%多菌靈溶液。插后每隔2~3 d調查記載一次插穗愈傷與生根情況,記錄觀察結果。
對田園土、珍珠巖、河沙進行不同濃度ABT和(NAA+IAA)處理得表1。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濃度的ABT和(NAA+IAA)混合液對準噶爾山楂的生根均具有促進作用。在ABT處理試驗中準噶爾山楂的生根率與ABT濃度呈負相關對珍珠巖50×10-6的處理時生根率達到最大82%,且與其它濃度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ABT對三種不同基質條件下準噶爾山楂生根作用由大到小依次為:珍珠巖﹥田園土﹥河沙。在(NAA+IAA)混合液的處理試驗中準噶爾山楂的生根率與(NAA+IAA)混合液的濃度呈正相關,在對珍珠巖200×10-6的處理時生根率達到最大70%,且與其它濃度處理存在極顯著差異。(NAA+IAA)混合液對三種不同基質條件下準噶爾山楂生根作用由大到小依次為:珍珠巖﹥田園土﹥河沙。

表1 三種基質下不同濃度ABT和(NAA+IAA)混合液處理準噶爾山楂的生根率
在表1中已得出兩種試劑在珍珠巖基質中對準噶爾山楂生根作用促進最大,因此對準噶爾山楂在珍珠巖基質中的生根數(shù)分別在30 d、60 d、120 d進行統(tǒng)計得表2。在表2中將兩種試劑處理的準噶爾山楂30 d的生根數(shù)和清水處理進行對比不難得出兩種試劑對準噶爾山楂提早生根具有促進作用,在3個不同時間的統(tǒng)計中各處理的準噶爾山楂生根的時間主要集中在30~60 d,且ABT在此期間的生根速率最大。

表2 珍珠巖處理準噶爾山楂生根速率
(1)3種基質中準噶爾山楂的生根率由大到小依次為珍珠巖>田園土>河沙。
(2)ABT和(NAA+IAA)混合液對準噶爾山楂生根具有促進作用,準噶爾山楂的生根率與ABT的濃度呈負相關與(NAA+IAA)混合液的濃度呈正相關。
(3)ABT對準噶爾山楂的生根率和生根速率促進最大,且在珍珠巖基質中生根率達到82%。
(4)準噶爾山楂生根時間主要集中在扦插后30~60 d。
通透性較好且含有一定保水能力的基質有利于根部的生成,如果通透性過高則會造成基質的保水能力差,插穗基部干燥失水,不利于不定根的生成;如果使用通透性不好的基質則會造成插穗基部蓄水過多,從而導致插穗基部的腐爛[9]。植物園田園土具有一定的保水透氣作用,但效果不是特別理想;而河沙雖然通透性較好,但保水性較差;珍珠巖不僅具有較好的保水作用,而且透氣性也較好;所以在珍珠巖中,扦插生根率最好。
大量嫩枝扦插試驗表明,使用一定濃度的外源激素刺激可以大幅提高生根率[10],NAA對生根能產生促進作用[11],IAA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本文中ABT的效果好于NAA+IAA,因為ABT中含有IBA,而已有研究發(fā)現(xiàn),IBA是比IAA生根作用更強的一類生長素[12],故ABT效果更好。本試驗還表明,雖然激素對植物有促進作用,但不是濃度越高效果越好,在使用時要隨時注意控制激素的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