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勝峰
【摘要】小學是教育初級階段,在教育改革深化下越來越多新式教育方法和手段涌現,其中Scratch作為一種可視化編程工具,圖文并茂,便于原本枯燥內容趣味化,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有效性。對于小學生而言,編程學習難度較大,基于Scratch創設故事情境,明確目標,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活動,可以顯著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計算思維,為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就Scratch下小學生計算思維培養方法展開分析,加深對Scratch認知的基礎上,立足實際教學需要創新教學策略,提升教學有效性。
【關鍵詞】計算思維;小學生;Scratch;編程學習
在學習編程相關知識中,由于知識抽象、復雜,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難度大,通過創設圖形化編程環境,便于喚醒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進行簡單創作,并且在積累豐富經驗下,后期多結構組合,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設計可視化程序框架,應用Scratch可以打破以往機械式、程序式編程方式的乏味,全身心投入到想象和設計中,將復雜的編程內容精簡化,提升教學有效性的同時,切實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和實踐能力。加強Scratch下小學生計算思維培養研究,積極推動教學方法改進創新,為后續教育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一、計算思維和Scratch概述
計算思維是學生的一項基礎素質能力,也是信息化社會中數字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在Scratch環境下,引導學生編程設計和解決問題,便于學生更加深入理解和記憶知識。計算思維是通過對數據進行分析和邏輯組織,基于科學合理方法去解決問題,實現最優化的組合,實現思路整理與歸納。
Scratch屬于可視化編程語言環境,基于更加直觀、簡單的圖譜結構,實現變成,可以借助直觀生動的圖譜結構來編程,設計程序轉化為Java和c++高級語言,為后續的程序設計教學創設良好的環境[1]。基于Scratch,學生在原本復雜的語法規則中脫離而出,學習重點轉移在算法構建、問題抽象以及程序實現等層面。所以說,Scratch有助于培養小學生的計算思維,促使學生在學習知識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逐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Scratch在學習中計算思維的體現
其一,Scratch學習環境下,通過算法思想來自動化解決問題。以往計算機的編程語言學習是一種枯燥的活動,氛圍沉悶,簡單而言就是寫代碼,而Scratch可以將原本設定好的模塊,借助變成語法、語句結構將其轉化為可視化指令塊。而在這個過程中,變成有如孩子在玩搭積木游戲,自動化演示積木式程序,并且更為直觀、生動地觀察到腳本設計效果,及時改進其不足[2]。
其二,Scratch學習中,在邏輯組織方面彰顯計算思維,可以借助模型模擬演示來反映數據。為了完成程序編寫目標,可以綜合分析程序各項任務,抽象內容轉化為直觀內容,設計對應程序任務,綜合分析各項任務要求來編制解決方案,獲得對應指令算法。諸如,以設計時鐘為例,第一步需要定義時針、分針和秒針,將秒針初值設置為0,將預設好的指令融入秒針循環語句中。分針腳本需要判斷秒針值等于60時,方可執行旋轉命令,所以需要將判斷語句加入群中,執行后變量秒針值重新變為0。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實現不同的目標,必須要設計不同算法指令,綜合考量腳本設計,充分彰顯計算思維[3]。
其三,Scratch學習中,在識別、分析和實現過程中展現計算思維。不同角色需要實現的功能有所不同,為了保證最終呈現效果,應針對性地進行腳本設計,正確梳理同運用之間的關系,最后達到有效組織目標。諸如,設計迷宮腳本,首先需要創設情境故事,小雞想要走出迷宮,就需要經過四個問題并回答,只有全部答對方可走出迷宮。回答錯誤,需要小雞重新回到起點,每次回答錯誤都會減去一點生命值[4]。
其四,Scratch學習中,學習過程整理與歸納中展現計算思維。優化算法設計,通過合理規劃各個步驟環節,按部就班地實現方可達到最終目標。實驗內容設計中,一個計算任務可以選擇多方法實現,算法多樣化的同時,也可以幫助學生分析不同算法的優點和缺點,進而將設計過程精簡優化。
三、Scratch環境下小學生計算思維培養的措施
(一)推行項目平面化,問題分析更加直觀
其一,從編程角度對項目詳細描述。為了將復雜問題精簡化,通過觀察、分析、描述和假設等一系列流程來解決問題,首要一點需要推行項目平面化,促使問題分析更加直觀化。將學生的問題和設想呈現在紙面上,以設計師角色來勾勒心中的創意觀點,抽象內容具體化,繪制流程圖。而這允許是一段科幻短劇,也可以是前沿技術,但其中涉及并發概念,內涵遞歸思想。例如,智能駕駛為主體,可以制作一段創意短片來闡述概念,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獲得充足的實踐空間,帶著問題去探究和挖掘智能駕駛相關資源,包含速度控制、智能剎車、編導提醒等多樣化功能[5]。循序漸進,學生可以在頭腦中形成多種觀點,基于流程圖直觀地表述出來。
其二,項目描述過渡到生活描述。與項目一樣,生活同樣可以借助流程圖呈現出來,規劃一天或是一周的時間。例如,一天時間規劃,早上先吃早飯,然后去同學家做作業,下午去室外打籃球,晚上回家和家人一起慶祝生日。通過在紙上直觀地呈現計劃,內容和流程清晰明了。
(二)推行任務立體化,針對性解決問題
其一,任務分解細化。在流程圖上把握各節點任務要求,發現這些任務之間存在潛在聯系,并非獨立存在的,為了幫助學生思路清晰、明確,推行任務立體化,將總任務劃分為多個子任務,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務,把握任務關聯知識點,交由學生自主判定,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6]。沿著主線,明確目標并逐步完成各項任務,如果出現子任務無法完成的情況,那么整體流程進度受到影響,學生應分析具體出現問題的環節,是否因為這個問題引出其他學科問題,將問題羅列出來,便于針對性解決。通過此種方式,任務立體化,思路即便發生偏差,但最終也會回歸主線,完成學習任務。
其二,分解任務,拉近課堂和生活的距離。課堂和生活之間距離的拉近,便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生活中,在鍛煉學生計算思維和實踐能力方面有著較為突出的優勢。對于日常生活內容,也可以在任務框架中將各項細化,促使生活效率顯著提升。但是,無論多么完整的計劃,后期都可能出現變化,所以要結合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和控制,不要局限于框架束縛,而是要真正體現靈活的計算思維。
(三)推行程序模塊化,方案優化改進
在編程過程中,應注重對流程進行優化和改進,流程合理可讀性較強,一方面可以提升程序的運行效率,另一方面便于后期的程序維護和改進。而在這個過程中,則涉及一個概念—編程邏輯思維,主要指程序內部強調編程思維,在其他編程模式實際應用中體現的邏輯思維。推行程序模塊化,可以實現多個程序之間的合理分工和調用,相互依存[8]。
從程序優化逐步過渡到生活。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多種多樣,解決同一個問題的方法是多樣的,這就需要綜合分析和比較,選擇更加靈活、便捷、高效和成本低的方法。例如,生活中小王如果需要購買一個品牌的鋼筆,則需要提前告知在外上班的爸爸,下班回家時可以直接買回家,不僅可以得到想要的鋼筆,也不會耽誤在家學習,滿足多重目標需要。同樣的,Windows操作系統的并發概念,同樣是這一概念的具體展現,多重目標可以同步進行,實現資源最優化利用。長此以往,人們可以多學科方法來靈活運用計算思維,促進新概念產生,并作用于現代社會進步和發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四、結論
綜上所述,Scratch環境下的小學生計算思維培養并非一件簡單的事,而是需要長久堅持,找對方法。尤其是現代教育強調學生素質能力的培養,知識講述并非唯一目標,學會知識的同時,也要掌握相對應的思維方法。通過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可以拉近課堂和生活之間的距離,鍛煉學生知識運用到實踐的能力,并且從生活中學習到更多的經驗技巧,反作用于學習領域更高層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鐘燕茹.基于Scratch的農村小學生計算思維訓練的實踐研究[J].名師在線,2020,20(27):67-68.
[2]王衛堅. Scratch教學中對小學生計算思維養成的探討[J].科幻畫報,2020,29(08):187.
[3]佘馥秀.基于“互聯網+PBL”的小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培養研究—以Scratch編程教學為例[J].教育與裝備研究,2020,36(06):75-78.
[4]聞敏,張順忠. Scratch程序設計教學中培養小學生計算思維的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6(07):160,166.
[5]熊秋娥,葛越. Scratch游戲化編程培養小學生計算思維的實證研究[J].基礎教育,2019,16(06):27-35.
[6]譚國聚,孟延豹.基于程序結構講授程序設計培養小學生計算思維能力—以Scratch 2.0程序設計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1(23):74-76,109.
[7]金政.基于Scratch編程的小學生計算思維培養實踐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9.
[8]劉麗.小學生Scratch課程設計與學生計算思維培養[J].新課程(小學),2019,23(0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