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愛民 于嘉聖
【摘? 要】醫院固定資產的主要構成是由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兩大部分資產組合而來的,怎樣才能加強關于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從而加強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的有用性,是醫院資產管理一項重大挑戰。論文在淺層面分析了關于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所處的現實環境,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方向。
【Abstract】The main composition of hospital fixed assets is the combination of fixed assets and intangible assets. How to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fixed assets, so as to enhance the usefulness of assets in the process of use, is a major challenge for hospital asset manage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listic environment of the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in the hospital at the shallow level,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 direction.
【關鍵詞】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現狀;改善方向
【Keywords】hospital; fixed assets management; status quo;? improvement direction
【中圖分類號】R197.322?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1)03-0027-02
1 引言
固定資產是指出租或者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筑物、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醫院將一些價值較高、使用周期較長的有形資產作為資產管理的對象。固定資產的價值一般是一個單位總價值占比比較大的部分,如果對固定資產管理缺乏重視和必要的管理措施使資產出現管理不善的情況,這將會成為大的隱患,不僅會影響醫院穩定、健康、可持續地發展,國有資產還可能會出現流失的情況。關于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價值方面的真實準確性,保存資產形態的完整性和資產儲存使用方面的安全性等方面會直接影響對于醫院的評價分析。提高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水平,加強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方式方法,使醫院管理資產實現現代化、科學化、規范化。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的效率性,已成為醫院管理的逐漸重視的一個問題。
2 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所處的現實環境
2.1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責任分工不清晰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是醫院資產管理容易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關于資產具體的使用部門與資產管理部門之間的職能、權限界定不清楚,容易出現一崗多職、雙重指揮的情況,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制度,資產在采購、領用、使用等環節出現管理不到位的現象。對一些老舊設備的保管方面不夠重視,使一些設備在未達到使用年限且仍存在資產凈值的狀態下就被閑置,被閑置的設備未做任何的可行性分析,這會令一些提前就被閑置的資產設備使用低效。在醫院計提折舊制度方面,醫院使用的折舊核算方法一般是平均年限法,這種方法難以準確、客觀地反映醫院的運行成本,不符合配比原則,而且這種方法未考慮固定資產的利用程度和強度,忽視了固定資產使用磨損程度的差異及工作效能的差異,并不能體現固定資產的現狀。近年來,隨著社會對醫院的認可度越來越高,醫院的社會性質也就日益體現出來。醫院作為醫療科研發展的重要陣地,與社會各類機構產生合作,會出現接受社會單位捐贈科研用資產設備的情況,醫院將社會贈送的這些資產設備投入使用,但醫院并沒有及時做出相應的處理,將其列入本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中,這種被捐贈的科研資產設備無法得到合適的管理,造成利用率和社會貢獻性都很低下,時間長了也容易遺漏資產,造成資產流失。采購資產報銷不及時,資產入庫時間和報銷時間不一致,財務、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很難實現對資產的定期檢查。這些將會容易導致財務賬與資產賬出現不符和資產賬與實物不符的情況,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的數據是累積增加的,最終會讓財務報表失真。
2.2 資產報廢程序把關不嚴
醫院的財務部門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資產管理部門計提折舊無法同時進行,無法及時判斷凈值為零的固定資產處理方式是選擇繼續使用還是按照報廢處置。資產管理部門在期末一般不會進行定期的盤點核實,使得財務部門在賬務處理時只能以賬面數據為依據,無法核實期末資產的實存數量與賬面數是否一致,會影響固定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例如,有些房屋構筑物的附屬墻圍因醫院發展的規劃將其拆除,但未通過專家論證和審批報批程序,醫院內的固定資產財務上的賬面價值仍然包含整體的房屋構建物的整體價值,對報廢資產的賬務處理不能及時,會出現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實際總資產價值的情況,醫院賬面的總資產價值產生虛高規模,可能會引發其他一系列問題。有些老舊資產因閑置時間久遠,管理使用人員變換頻繁,容易使其無人保管看護,科室在平時的整理中將這類老舊資產作為廢棄無用物直接丟棄,未經過任何的報廢審批程序,只有在資產清查時才能發現問題,從而再按固定資產的盤虧進行處理。
2.3 購置資產存在盲目性,財務處理不規范
在國家對事業單位改革的大背景下,醫院的發展也隨著經濟發展的變化而變化,不再是旱澇保收可以全部依靠財政資金的事業單位,而是逐漸轉變為有自主發展機會,在發展中遵循現代社會市場經濟規律的新環境。一些醫院為能夠在市場中獲得優勢資源,相互聯合成為醫院集團,從而可以使資源內部相互利用,讓醫院能夠在保持優勢的基礎上獲得更大的發展,但醫院趨向市場化,其會和其他企業一樣以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為最終目標,這樣也對醫院的社會責任感有所降低。在改革剛剛開始的階段,醫院對市場環境還是很陌生的,對市場環境的可行性研究和能借鑒的成功經驗是缺乏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購置價值高數量大的固定資產,使醫院非流動資產不斷擴大,非流動資產的占比過大是在市場經濟中不可取的,嚴重時還有可能會阻礙醫院的發展,醫院存有較多的流動現金是保持企業活力的最大保證。盲目地購置大量固定資產,會占用大量流動的資金,資產存量大于需要使用量,不僅會讓部分資產擱置不能投入使用造成浪費,也會讓管理決策者通過財務報告得到的財務信息不準確容易造成決策上失誤。有的醫院也存在對老的門診辦公樓進行改造修繕或翻新,在賬務處理時只是把此項活動作為維修(護)費并沒有計入固定資產。
3 醫院固定資產管理的改善方向
3.1 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意識,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
固定資產是衡量一個醫院的整體規模和實力的關鍵性指標之一,通過設立健全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轉變領導的管理觀念,提高全院職工對資產管理的重視。讓醫院的資產在日常的使用上能夠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通過對資產做好日常保養維護工作可以增加資產的使用時間,在管理上可以讓資產管理部門和相關部門有序對接消除資產管理過程中的漏洞,避免因管理不善造成的國有資產的流失。在工作中,通過建立固定資產卡片,粘貼資產使用條碼,建立資產的領用、維修(護)臺賬等方式,清晰采購人、管理人和使用人的權責關系。對于科室間人員流動大,人員有輪轉科室的情況,資產管理應加快建設部門主任負責制度,建立資產交接管理制度,保證每個科室都設置專職或兼職的資產管理員崗位來管理本部門的資產,并配合資產管理部門對本部門的資產進行定期清查、粘貼資產條碼等資產管理工作,并將固定資產的管理真正落實到個人。在全醫院加強組織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傳培訓,從而提高每一名職工的意識。
3.2 制定并完善固定資產報廢程序,加強資產管理
在“放、管、服”的環境下,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為提高辦事效率給予二級單位更多的自主性,由之前報廢資產需全部提交財政部門和主管部門審批轉變為在一定金額以下由二級單位可以自行處理,為不辜負上級主管部門的信任,避免國有資產的流失,醫院需完善本單位的固定資產報廢流程,使資產報廢程序合理、合規、合法,使得資產賬面數量價值和實際情況做到一致。例如,固定資產在報廢處置前,科室提出報廢申請,由資產管理部門組織對報廢資產進行鑒定,對于確實需要報廢處理的資產且金額較大的要經院長辦公會審批,超過本單位處理權限的及時上報主管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處理應當定期清理或者是隨著資產使用狀態的變化及時清理,從而降低單位財務報表中存放的價值。也可以讓財務部門對賬務作出及時調整,以確保醫院資產的賬實一致。
3.3 細化資產采購預算,保證預算編制的科學合理性
在編制預算時,要按照參與式預算編制方法,各個部門的資產管理員根據本部門需要填報本部門的資產預采購計劃,由資產管理部門匯總,由資產管理部門做好資產預算前期的準備工作和充分的市場調研,對于大型醫用專用設備等固定資產的購置,要符合醫院和所在地衛生發展的規劃,需經過專家科學的論證并出具論證意見,對于可行的資產采購項目由資產管理部門將采購資產的名稱、品牌、型號等信息統一整理交由醫院預算管理委員會,經院長辦公會通過后報財務部門,對于不合理的由資產部門直接反饋給相關部門。
【參考文獻】
【1】呂喜龍.清理固定資產的做法[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1997(04):65.
【2】何福林,周云.高級會計實務[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4.
【3】劉穎,史桂環.淺談醫院固定資產管理[J].衛生經濟研究,2004(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