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坤
“麗質難棄當年愿,虹銷雨霽筑夢成。”這是盧龍縣婦聯主席陳秀艷大姐寫給她的,也是她在農村摸爬滾打8年之久的心境寫照。她叫曹麗虹,現任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鎮黨委書記,2020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
1982年,曹麗虹出生于盧龍縣一個普通農村家庭。2004年畢業于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通過省委組織部選調生選拔到盧龍縣盧龍鎮任職,先后任團縣委副書記、書記以及蛤泊鄉長、鎮長等職。
2015年4月,她由團縣委書記調任蛤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雖然有過團縣委書記的歷練,但鄉鎮工作對她來說,陌生、繁雜而又令人頭痛。
“我能行”,她用辛苦奮斗書寫出這三個字的強度
為盡快適應和了解鄉鎮情況,她堅持白天“走讀”下基層,夜里“坐班”理思路。白天她走到田間地頭了解情況,坐在群眾炕頭問冷暖、聊家常,弄清他們的所盼所急所想,第一個月就走遍了全鎮51個村。晚上下班后,她堅持學習農業、法律、經濟等基層工作相關知識,在忙碌中不忘充電成長。八年的學習,八年的積淀,曹麗虹不僅成了群眾心里的“主心骨”,還撰寫了許多關于農業農村農民的理論文章,其中在國家期刊發表1篇,省級期刊發表2篇,撰寫學習筆記近20萬字。
“我能行”,她用匆匆腳步丈量出這三個字的長度
疫情防控中,她帶頭放棄休假,從大年三十開始連續兩個多月吃住在鎮里,指揮全鎮疫情防控。她提出“網格化管理、小單元作戰”工作模式,迅速組建強力高效的疫情防控網絡,冒著大雪去昌黎、灤縣等地為各卡點購買棉衣棉被100余套,棉帳篷50余頂,為寒冷緊張的冬天帶來關懷和溫暖。在全縣率先開展“黨員跑腿、群眾放心”代辦代購服務,既減少了群眾外出,又解決了生活所需。在防火防汛中,她帶領自己組建的兩支半專業撲火隊先后參加了“4.21”等重點山火救援任務17起。蛤泊鎮是全縣最低洼的鄉鎮,一到“七下八上”的時候,內澇災害極為嚴重。夜里巡查水庫塘壩,白天走訪重點人群,她用自己的身軀守護著全鎮3萬多百姓。
“我能行”,她用擔當有為鑄造出這三個字的厚度
根據蛤泊鎮農業型鄉鎮的情況,她大膽提出“兩點四區、雙軸一帶、兩翼齊飛”的新型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思路,打造了鮑子溝生態農旅,豐禾、閆深港設施果蔬種植,中草藥園等農業新業態,讓蛤泊鎮農業產業結構在全縣處于領先地位。四百戶村羊肚菌種植基地被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確定為博士生實驗基地,王深港村高標準設施蔬菜大棚項目為全村帶來收益近40萬元。為解決蛤泊鎮沒有大項目的短板,曹麗虹帶領招商團組多次到北京、天津、湖北、安徽等地扣門招商20余次,引進各類投資近10億元,成功將湖南金菱爾特、中青閥門基地、紐西蘭大健康、泓淼中草藥園等項目落地。
“我能行”,她用細膩和真情發散出這三個字的溫度
這些年,蛤泊鎮51個村的大街小巷都有曹麗虹忙碌的身影,走訪基層黨員、貧困戶、上訪戶、普通群眾10000多人次,對1028名建檔立卡戶逐戶逐人了解,解決各種扶貧難題200余件,自掏腰包為分包的2戶貧困戶張國珍、朱學麗購買各類藥品3000多元,送去生活物資5000元,還把他們接到家中過年,包餃子、吃元宵、賞花燈。近年來,她處理群眾來信來訪、化解信訪積案200余件,其中掛市重點信訪7件,集體群訪13件。特別是在郭氏母女案中,她一方面努力談心做工作,另一方面為她們送去奶粉、米面等物品,解決實際困難,在深冬凌晨的大街上穩定信訪人情緒,講解政策,一談就到凌晨兩三點。在她無數次的努力下,案件最終成功化解。
“我能行”,她用智慧和溫柔描摹出這三個字的韌度
曹麗虹的丈夫是一名光榮的解放軍戰士,這也意味著她要承擔更多的家庭責任。孩子年紀小,公婆身體又不好,結婚十多年來,她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堅持照顧老人,用行動撐起家里的多半邊天,把作為兒女的孝順和母親的溫暖毫無保留地給了她深愛的家人。家人的關心和鼓勵給了她在工作崗位上扎根基層、穿越風雨的力量,她也用無限的溫柔和倔強的堅韌為丈夫守護住他們的“大后方”!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8年的基層歷練、10年的黨政正職摔打,她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2015年至今,蛤泊鎮財稅收入由840萬元提升到135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由47625萬元增長到63703萬元,農村人均收入由7151元增長到13081元……農業產業結構更加優化、龍頭企業不斷進步、群眾幸福指數不斷攀升,她用信仰之光照亮了前進的道路,用如磐初心在基層描繪出了矢志為民的絢麗長虹。■
(作者系蛤泊鎮黨委組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