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珍珍
【關鍵詞】中藥封包;艾炙;腦卒中;便秘;臨床療效
腦卒中急性期患者大部分發病急驟,病情較重,需要臥床治療。由于活動量減少、飲食改變、治療期間使用脫水劑等多種因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便秘。臨床資料報道腦卒中患者便秘發生率可高達90%以上,主要發生于腦卒中發病1周內[1]。便秘導致大便長時間在腸道中停留,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發酵、腐敗,產生大量有害代謝產物,可導致患者精神煩躁、失眠[2]。此外,便秘患者排便時過于用力,可引起腹壓增大、心肌耗氧量增加、血壓及顱內壓升高,導致病情加重,可能誘發心肌梗死、腦出血術后再出血等嚴重不良事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3]。目前,腦卒中后便秘的主要治療手段包括使用緩瀉藥、開塞露灌腸等,已有研究報道,應用穴位敷貼、艾炙等傳統中醫治療技術可獲得理想效果[4]。本研究回顧性分析本院腦卒中后便秘患者接受中藥封包聯合無煙艾炙治療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腦卒中患者6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0例。
納入標準:(1)腦卒中急性期患者;(2)符合便秘診斷標準;(3)意識清楚,生命體征平穩。
排除標準:(1)合并帕金森氏病等神經病變;(2)合并認知功能障礙;(3)合并心、肝、腎系統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腦卒中后便秘常規干預。指導患者清淡飲食,攝入燕麥、芹菜、紅薯、香蕉等粗纖維含量較多的食物;確保每日充足飲水(1500 mL以上);給予乳果糖口服液,10 mL/次,3次/d;必要時給予開塞露灌腸。療程為1周。
觀察組在上述干預措施的基礎上,采用中藥封包與無煙艾炙。(1)中藥封包組方:火麻仁、大黃各50 g,苦杏仁40 g,枳實、厚樸、白芍各20 g。上述諸藥裝入棉布袋中,密封后過水浸泡1 h后,將水份擠干,放入蒸籠中蒸30 min。患者自然仰臥,將腹部完全暴露,用干凈的干毛巾將加熱后的中藥封包妥善包裹,然后放在臍部熱敷,同時開啟紅外線燈照射。每次熱敷20 min,每日1次。療程為1周。(2)無煙艾灸。選取神闕、大橫、承山、天樞穴、大腸俞等穴,患者保持舒適體位,暴露欲炙各個穴位。先將無煙艾條(南陽市宛北艾絨廠生產)切成大約5 cm長度,一端點燃,另一端固定于木質單孔艾灸盒,用膠布固定于患者穴位上,調節氣孔大小,使溫度保持在42 ℃左右,施灸過程中注意觀察并詢問患者感受,以患者自覺溫而不灼為適宜。待灸芯中灸柱燃燒完畢,患者自覺皮膚熱感消失,取下艾炙盒,將灸芯按壓確保其完全熄滅。每次治療大約30 min,每天治療2次。療程為1周。
1.3 評價方法
每日由醫護人員定時記錄患者排便情況,包括排便次數、大便性狀、每次排便時間以及排便異常癥狀發生率。臨床療效標準:治愈為2 d內排便1次,大便性狀基本正常,排便時通暢,相關伴隨癥狀消失;顯效為2 d內排便1次,大便性狀基本正常,但排便過程欠通暢,伴隨癥狀有所緩解;有效為3 d內排便,大便先干后軟,排便過程尚不通暢,相關癥狀有所緩解;未愈為癥狀無改善。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19.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當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排便次數、大便性狀、每次排便時間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排便次數多于對照組,大便性狀評分高于對照組,每次排便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排便異常癥狀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排便異常癥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2.4 臨床療效
觀察組臨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6.405,P=0.011),見表4。
3 討論
根據傳統中醫學理論,腦卒中屬于中風范疇。該病病位在腦,是由于機體臟腑、氣血陰陽失調,誘發虛、火、痰、瘀等病理變化,導致氣機逆亂,腦脈痹阻或血溢腦脈之外。便秘是腦卒中的常見并發癥,主要與疾病導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治療期間使用脫水利尿劑導致津液過度耗損、久臥傷氣導致胃腸蠕動不足等多種因素有關。當前主要采用緩瀉劑與灌腸等治療方法,但此類藥物不良反應較為明顯,長期應用可導致水樣腹瀉、肝臟毒性等,且對腸道的不良刺激較大,可誘發腸道以及神經系統損傷,導致結腸黑變等。加之腦卒中急性期患者體質虛弱,對灌腸等治療操作耐受性差,因此患者接受度較低。中醫治療技術(艾炙、熱敷、按摩等)操作簡便、安全無副作用,在臨床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中藥封包療法采用加熱的中藥包對腹部進行熱敷,利用中藥包的熱蒸氣使臍周部位的毛細血管充分擴張,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讓藥物滲透人體,發揮溫經通絡、行氣活血的作用,可有效促進腸道蠕動。中藥封包組方中的火麻仁、大黃、苦杏仁、厚樸等藥均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因人體肚臍血管豐富,具有極佳的皮下滲透性,上述諸藥熱敷后能夠被較好吸收,可起到瀉下攻積、潤腸通便的作用。無煙艾灸是采用熏烤人體特定穴位以達到以溫促通、有效防治疾病的一種自然療法。艾炙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祛濕散結、活血化瘀、扶陽固脫等作用[5]。《內經》認為“陰陽皆虛,火自當之”。神闕穴位于臍中,為生氣所系,是人體經絡的總樞,內通五臟,聯系全身經脈,藥物經此處吸收,可循經絡而貫全身,直達病所,從而發揮較好的治療作用。大橫穴能健脾理氣、通臟腑、治療便秘;天樞穴屬于足陽明胃經,為大腸之募穴;大腸俞為大腸背俞穴,募俞相配,能夠有效疏通大腸腹氣。腹氣通則腸道傳導功能恢復正常,便秘可得痊愈[6]。龔海燕[7]報道,將中藥封包應用于腦卒中急性期便秘患者,同時配合穴位按摩,能夠有效減輕腹脹和便秘。胡瑱臻等[8]報道,傳統中醫治療技術對于改善腦卒中病癥狀,防治便秘并發癥安全有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排例次數多于對照組,大便性狀評分高于對照組,每次排便時間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排便異常各項癥狀發生率低均于對照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中藥封包聯合無煙艾炙治療腦卒中后便秘效果顯著,與上述研究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中藥封包聯合無煙艾炙治療卒中后便秘效果確切,能夠明顯改善療效,對患者的預后有積極作用,且操作簡單,無不良反應,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