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華佳
學校通過打造“整體備課+主題教研+課堂展示+跟進培訓”的精品項目模式,多措并舉,提升校本教研水平,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
1.開展單元整體備課,加強青年教師培養
作為一所新建校,學校青年教師多,因此,學校把幫助青年教師熟悉新教材、掌握新教法,作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點,通過推進學校統籌備課的“面”、發揮教研組作用的“線”和抓青年教師的“點”相結合,提升學科教學水平。
開學初,參加區級教材培訓后,由學校安排進行二次培訓,重點進行教材分析,并研究教學重難點。各教研組分單元進行研討,發揮老教師“傳幫帶”作用,幫助青年教師梳理教材,明確單元教學重難點,抓好每課訓練點。
教學中,要求青年教師深入獨立思考,在每個單元教學結束后寫出教學反思,捕捉最難忘的亮點或反思不足,并在教研組內交流分享、開展研討。
2.有的放矢開展主題教研,提升課堂教學水平
針對僅有低、中兩個年段的實際,學校分學段、有梯度地開展專題校本教研,落實新教材重點,突破難點,讓教師對整個年段的知識體系有相對連貫完整的認識。
結合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各學科設計教研主題,如語文中年級段的教學重點為段落教學,三、四年級教研組分別設計了“跟著課文學段落概括”和“跟著課文學篇章概括”的教研主題。
確定校本教研主題后,在按照計劃開展教研的基礎上,學校開展跨年級聯合大教研活動,聚焦教學問題,鼓勵教師主動學習,使各年段融合教研,總結規律,形成知識網。
3.創新課堂展示形式,掌握課堂教學方法
針對年輕教師多,特別是3年內入職教師多的現狀,學校通過開展示范課、師徒課等形式的課堂展示活動,助力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學校組織各教研組開展組內示范課活動,即每個單元都由組內有經驗、教學水平高的教師(教學主任、教研組長、骨干教師)做單元起始示范課,按課型展示重難點處理、活動問題設計等,幫助青年教師掌握不同課型上課的要點和方法。
學校不定期開展師徒同上一節課活動,即課前師徒共同備課、試講磨課,課后師傅評課、師徒共同反饋交流,幫助青年教師精進教學。
4.抓好專業培訓項目,切實保證教學質量
充分發揮學校資源優勢,積極開展“學科教師教學能力與科研素養提升”“高效閱讀”“基于深度學習的小學數學教學行動研究”等項目研究工作,邀請專家和名師走進課堂,對教師實施跟進式培訓,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大力支持教師參與培訓,堅持分批帶領教師參與區級以上各類教學觀摩活動,讓教師及時捕捉先進的教育理念與信息,學習不同地區優秀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成果;扎實開展學科教師團隊建設,探索具有實踐意義的學科教學專題,充分發揮校本教研作用,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