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分析了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日光溫室生產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對目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發展建議:健全技術服務體系,加強技術培訓;加大資金扶持,增強農民生產積極性;實行訂單種植,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關鍵詞:古浪縣;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日光溫室;發展現狀
中圖分類號:S626.5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1001-1463(2021)04-0082-03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21.04.020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Barely Industry in Gansu
ZHAO Feng, PAN Yongdong, BAO Qijun, ZHANG Huayu, LIU Xiaoning, NIU Xiaoxia, XU yinp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 Crop and Beer Material, Gan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Lanzhou Gansu 730070,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rley industry at domestic and foreign, and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arley industry in Gansu,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rley industry in Gansu advantage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low level of mechanization, low standardization technology of quality and high-yield, and low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from the increase of barley industry policy support, the framework of good barley supply and market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new barley varieties,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cultivation techniques is proposed to promote Gansu barley industry development, the effective ways to help farmers out of poverty 'income.
Key words:Gansu;Barely industry;Quality;Yield
古浪縣于2013 — 2019 年在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完成了南部高海拔山區11個鄉(鎮)73個貧困村6.24萬人的移民搬遷工作。同時,為實現山區搬遷群眾“搬得下、穩得住、能致富”目標,逐步建成了6 808座合計907.7 hm2日光溫室建設。目前日光溫室產業發展態勢良好,經濟效益較高,現已成為搬遷群眾脫貧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為促進日光溫室產業健康發展,分析日光溫室產業發展優勢,找準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對策思路,筆者于2020年5月對黃花灘生態移民區對日光溫室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報告如下。
1 ? 發展現狀
1.1 ? 產業規模
近年來,古浪縣堅持把黃花灘移民區日光溫室蔬菜作為扶貧攻堅主要方式,立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產業,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2019年10月,日光溫室面積達到6 808座907.7 hm2,其中67 hm2以上示范點3個(民新村923座123.07 hm2、5道溝2 578座343.73 hm2、6道溝1348座179.73 hm2),33 hm2以上示范點5個(愛民新村262座34.93 hm2、感恩新村400座53.33 hm2、惠民新村360座48.00 hm2、興民新村273座36.40 hm2、富源新村364座48.53 hm2),20 hm2以上的示范點1個(富民新村230座30.67 hm2),6.7 hm2以上示范點1個(富康新村70座9.33 hm2)。日光溫室產業的規模化發展,為周邊縣市樹立了樣板。6 a共接待縣內外觀摩團26個1 600多人(次)。中央、省、市縣廣播、電視記者多次在各級媒體進行了采訪報道。2019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古浪移民區視察,對古浪縣在移民搬遷和產業扶貧中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2018年以綠寶為代表的“古浪香瓜”通過了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評審。
1.2 ? 主要品種和經濟效益
日光溫室采取穴盤基質育苗、膜下滴灌等標準化栽培技術,主要栽培作物有辣椒、番茄、茄子、薄皮甜瓜等。栽培品種:番茄主要是東風1號、美迪、完美1號、特美特8825、特美特1617,辣椒主要是隴椒3號、華美105、杭椒8號、瑞克斯旺37-94,茄子主要是中華黑茄王、東方長茄10-765,薄皮甜瓜主要是綠寶。面積達到673.87 hm2,占日光溫室總面積的74.23%,其中番茄270.13 hm2、辣椒245.07 hm2、茄子115.73 hm2、甜瓜42.93 hm2。經調查,日光溫室平均產量36.4 t/hm2,收入15.29萬元/ hm2。其中番茄產量39.0 t/hm2,收入14.04萬元/hm2;辣椒產量28.5 t/hm2,收入13.68萬元/hm2;茄子產量51.0 t/hm2,收入14.28萬元/hm2;薄皮甜瓜產量19.5 t/hm2,收入23.4萬元/hm2。
1.3 ? 扶持發展政策
自2014年開始,古浪縣連續出臺了《農業產業發展獎補方案》,明確對黃花灘生態移民區新建“土墻+鋼架”日光溫室,按照統一設計標準完成建設(棚體長60 m、寬8 m),經驗收合格后,每座給予4.98萬元的補助。建成工廠化育苗基地3個,年育苗能力達900萬株,基本能夠滿足農戶種苗需 求[1 ]。特別是2018年投資1 068.3萬元在五道溝建成的3 000 m2高標準智能育苗中心,采用潮汐式育苗苗床,生產的種苗具有緩苗快、整齊度高等特點,深受移民區日光溫室種植戶歡迎。同時為各點(區)日光溫室配套了水、電、路、棚膜、自動卷簾機等基礎設施建設,優惠供應種苗。縣扶貧開發公司等企業和恒潤、綠盛等合作社入駐移民區,為日光溫室生產、技術服務、產品銷售提供了可靠的保障。為方便群眾銷售和商販收購蔬菜,縣上在日光溫室集中區修建10個蔬菜交易中心;為解決水源問題,水務部門從縣內35 km之外的引黃灌區第8泵站處將黃河水引入移民區;根據各點日光溫室面積,修建了1萬~10萬m3蓄水池83個,并用低壓管道引入日光溫室,既解決了水源問題,又方便了農戶用水。
2 ? 存在的問題
2.1 ? 技術人員少, 服務跟不上
全縣技術人員只有18人,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未能發揮技術服務方面的作用,尚未建立起縣鄉村技術服務體系。從事日光溫室經營管理的合作社也缺乏專業技術人員,更談不上向農戶提供社會化的技術服務。面對千家萬戶的農戶,日光溫室技術服務遠遠無法滿足農戶的需求,效果不理想。由于經營日光溫室的農戶均為山區移民,在移民搬遷之前主要以種植山旱地為主,農業技術掌握應用水平有限。對這些農戶來說,日光溫室生產所需的技術水平較高,盡管技術人員進行了大量、多次培訓,但很多群眾接受能力低,在落實技術措施上打打折扣,管理水平低,效益不穩定。
2.2 ? 生產投入不足
日光溫室是周期長、投入較大的產業,而移民區群眾均為山區搬遷而來,原有的積蓄除投入到日光溫室建設(2萬元/戶)外,其余基本都花在了新房擴建和裝修上,生產投入嚴重不足。
2.3 ? 產品比較效益低
移民區缺乏大型蔬菜購銷企業和批發市場,當地從事蔬菜收購的客商均來自外地,不能保證長期固定收購,市場價格上漲時客商多、收購量大,市場行情不好時客商少,壓價收購,甚至無人收購。日光溫室比較效益低,蔬菜純收入4.65萬元/hm2,但生產成本高、周期長,勞動強度大。而黃羊川、十八里堡等鄉鎮種植的高原夏菜純收入在7.5萬元/hm2以上,且生產投入低,周期短,勞動強度小。近年來,外出務工行情好,平均月工資在3 000元以上,且無成本,無風險,大多數農戶選擇利用閑暇時間外出務工而放棄了日光溫室種植[2 ]。
3 ? 對策建議
3.1 ? 健全技術服務體系, 加強技術培訓
移民區日光溫室規模大、數量多,種棚農戶自身素質不高,農戶對技術的需求很高。但目前從事技術服務的人員有限,無法滿足技術服務的要求。縣園藝站結合先正達基金會科技項目,在移民區聘請了24名農民技術員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作為技術服務的補充。下一步應著手組建縣、鄉、村三級技術服務網絡,縣級技術服務人員負責制定技術規程,采取課堂培訓與現場指導、組織觀摩學習、算賬對比、典型引領等相結合的方式,廣泛深入地開展技術培訓;鄉鎮技術人員負責包村抓點,做好示范點服務工作;村農民技術員則按照100座日光溫室配備1名技術員的標準進行配備,通過公益性崗位、培訓項目等給予一定補助,確保其發揮應有的示范帶動作用。各級技術服務人員要因地、因棚、因戶開展技術指導與服務,指導和幫助農戶選好適宜品種、合理安排種植茬口、確定適用栽培模式,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和困難,切實提高技術服務的覆蓋度和到位率,增強技術指導的精準性、適用性。
3.2 ? 加大資金扶持,增強農民生產積極性
一是對日光溫室種植農戶,特別是經濟條件較差、日光溫室經營良好的農戶,要加大貸款扶持力度,由相關部門和鄉鎮及時協調金融部門繼續給予信貸支持,如婦女小額擔保貸款、產業扶貧貸款等,簡化信貸程序,提供便利,以解決農戶更換棚膜、棉簾、維修墻體、增施農肥等資金不足的問題,保證日光溫室正常發揮效益[3 ];二是積極爭取中央、省、市對日光溫室產業的支持,用于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示范推廣和農民的持續培訓[4 ]。
3.3 ? 實行訂單種植, 拓寬產品銷售渠道
進一步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讓企業和合作社參與到日光溫室生產經營各個環節。通過項目支持、財政扶持,抓住標準化生產、精細化管理這兩個關鍵環節,重點引進培育一批產業鏈條長、產品附加值高、市場競爭力強、品牌影響力大的龍頭企業。建立一批帶動能力強,管理程序規范,銷售渠道暢通的專業合作組織,通過標準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產業化發展,逐步建立合作社與農戶多種形式的風險共擔機制,大幅提高日光溫室生產效益,提高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5 ]。
參考文獻:
[1] 華和春. ?古浪縣建立工廠化育苗中心的成效與經驗[J]. ?中國蔬菜,2009(9):1-4.
[2] 張學良. ?古浪縣日光溫室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 ?甘肅農業科技, 2016(2):77-80.
[3] 李龍川. ?古浪縣日光溫室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J]. ?農業科技與信息,2012(9):15-17.
[4] 黃少學,崔文菊,何增國. ?古浪縣南部山區旱作農業發展現狀及思路[J]. ?甘肅農業科技,2016(9):52-54.
[5] 白賀蘭,張 ? 繼,張東偉,等. ?甘肅省特色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 ?甘肅農業科技,2019(12):61-66.
(本文責編:陳 ? ?珩)
收稿日期:2020 - 06 - 23;修訂日期:2021 - 02 - 20
基金項目:甘肅省科技計劃項目(18CX3ZH027-子課題3);甘肅省發改委省預算內基建資金項目[甘發改投資(2018)381號]。
作者簡介:華和春(1965 — ),男,甘肅古浪人,推廣研究員,主要從事日光溫室蔬菜栽培與示范推廣工作。聯系電話:(0)13909355998。Email:gllzchh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