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明先
(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西安710065)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以及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國際工程項目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采購管理作為工程項目實施的關鍵環節,在國際工程項目中同樣占據重要地位。保障國際工程項目建設順利完成,實現預期經濟效益,必須要重視采購管理中供貨廠商選擇的正確性,并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采購風險[1]。
國際工程采購中,供貨廠商的選擇有以下方式:
1)框架采購協議。優先選擇與長期合作供貨廠商在財務年度初期簽訂框架采購協議,對本年度采購物資及服務進行打包管理。
2)招標方式。國際采購優先采用網絡邀請招標方式,主要選擇符合工程項目要求及業主品牌檔次要求的供貨廠商,綜合考慮技術水平和價格水平因素,選擇適合的供貨廠商提供產品和服務。
3)詢價比價。對于技術要求低且價格較低的通用設備或材料,選擇符合資質的供貨廠商,通過對比其價格選擇報價最低的供貨廠商。
4)屬地化采購。項目初期通過實地項目國及其周邊市場供應情況實地勘察調研,篩選符合項目供貨要求的合適供貨廠商。在項目執行中通過競爭性談判、單一來源、直接緊急采購等方式采購。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海外工程項目越來越多,采購面臨著極大的挑戰與機遇,選擇合適的供貨廠商尤為重要。但是在實際的采購中要面對很多的風險問題,國際工程項目采購風險主要可以分為外部風險和內部風險,具體如圖1 所示。

圖1 國際工程項目采購風險
外部風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意外風險。在物資與產品服務采購過程中,受自然資源、經濟政策、市場變動、政策調整或不可抗力等情況造成的風險屬于意外風險。并由此引發采購成本增加或交貨期延遲,從而致使工程項目面臨延期或巨額索賠。
2)產品質量產生風險。由于材料設備不符合國際工程相關標準要求而造成的工程延期、工程質量不達標的風險。這類風險對企業的損害較高,可能會造成項目承包企業經濟、技術、安全等方面的重大損失。
3)供貨廠商風險。供貨廠商審查或調研不到位導致的供貨廠商身份虛假、資質不足或信譽低下等情況,導致其出現以虛假產權進行合同擔保、無故中止合同或簽訂空頭合同、不能保障采購物資質量、合同違約或惡意索賠等情況,都會對項目承包企業造成巨大損失[2]。
內部風險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計劃風險。包括建設項目需求變動,對采購計劃準確性造成影響;采購計劃與工程實際需求差異較大,采購不滿足或超出需求量,造成工期延長、成本浪費等。
2)采購合同風險。企業對市場運行規律與風險認識不到位,或市場規則不完善、運行不規范、監管不到位等情況;采購合同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合同條款模糊不清、權責不明確;合同違約責任約束力度不足等情況,均會引發合同風險。
3)技術風險。設計人員對項目所在國標準或國際標準不熟悉,在設計請購時未充分考慮相關技術要求,造成采購最終采購設備或材料不能滿足項目的使用要求,造成浪費及工期損失。
4)設計變更風險。工程建設中,設計變更或施工單位丟失或損壞造成材料短缺,國際采購周期較長,短時間內無法滿足現場的需求,造成工期延誤。或設計變更需求減少或取消,造成浪費,采購成本增加。
5)管理風險。采購人員對項目流程與制度不熟悉,未能按照項目要求實施采購工作,造成采購設備或材料不滿足現場使用或現場管理混亂,造成設備或材料出入庫臺賬混亂。
國際工程項目承包企業需要加強國際采購制度與管理流程的規范性、標準化建設,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變化與國際采購的需要。通過完善國際采購制度與流程,對采購全過程進行動態監管,確保采購設備或材料及服務滿足國際工程建設標準及要求,同時有效降低采購成本。同時,嚴格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及配套文件規定,加強監督,確保工程采購順利進行[3]。
首先,確保供貨廠商評價的有效落實,加強對供貨廠商資質文件、財務狀況以及履約能力與口碑的調查核實,有效識別供貨廠商經營能力,預判供貨廠商未來幾年的履約情況。其次,加強對供貨廠商的現場考察與認證,在前期選擇過程中,需要通過現場考察的方式,對供貨廠商生產現場、標準化流程單據、人員資質等情況進行實地考察與認證。同時,制訂合理的質量檢驗計劃,對供貨廠商生產質量進行全程動態監控。最后,定期進行供貨廠商評價,以項目或一定時間限為軸,對供貨廠商定期評價,并根據結果對其進行分級管理,形成穩定的供貨廠商進出機制,獎勵優質供貨廠商,淘汰較差供貨廠商,激發供貨廠商的最大潛能。
在國際工程項目采購管理中,要求采購人員詳細了解國際工程物資市場,掌握市場動態,提高對預測市場變動導致的價格風險的準確性,合理選擇與供貨廠商簽訂合同時間。同時,建立科學的采購管理運行機制,通過對工程建設的需求分析、計劃書制訂與審核、產品采購、驗收、付款、入庫等全過程進行監督,實現采購監督的制度化與透明化。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推進,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的融合越來越深入,國際工程市場競爭壓力也隨之增大。因此,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為實現穩定發展,提升自身國際競爭力,需要重視采購管理,采取有效手段評價與選擇供貨廠商,有效防范規避各類采購風險,從而為工程項目順利建設完成提供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