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莉江 周鳳
摘要:微博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有一定依據的,是可行的。理論上,微博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一定的理論支撐,如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觀點、環境觀點,從這一點來看,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微博是必要的;從現實來看,微博使用人數與日俱增,方便互動交流,這為微博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可能,需要開展實踐使其成為現實。
關鍵詞:微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行性
一、微博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微博是承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重要載體
陳萬柏和張耀燦兩位學者認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就是指能夠被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所用,能夠承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并且能夠傳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同時又能使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雙方能夠相互產生作用的一種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形式,”[1]如理論學習、報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都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載體。一般來說,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具有能夠承載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能夠被思想政治教育主體所掌握這兩個顯著特征。人們一般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看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高校也是通過這一載體對大學生進行系統教育,但其教育效果也需要社會實踐活動、校園文化建設等載體來體現。例如,在對大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將微博中蘊含的諸如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政熱點等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相關信息傳導給教育對象。由此可見,微博不僅能囊括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能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掌握,它具備了教育載體的兩個基本特征,因此,微博是蘊含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并承載其內容的重要載體。
(二)微博是影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的新環境因素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環境,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對的環繞在教育對象周圍并對其產生影響的客觀現實”。[2]人的生存、發展與環境息息相關,環境對教育效果有著直接影響,微博作為新媒體中的重要一員是思想政治教育宏觀環境中的大眾傳播環境的新因素,其對思想政治教育有著削弱或強化作用,需要引起重視。微博所輸出的覆蓋面廣的大量信息容易形成一種輿論環境,良好的輿論環境會對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廣泛而有利的影響,有助于教育對象深入了解社會,在新的思想觀念的熏陶下提高思想道德素質;而不良的輿論環境則會對思想政治教育產生較為復雜的負面影響,不利于教育對象特別是青年的健康成長。現階段,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使用還不夠普遍,微博作為大眾傳播環境的新因素,其營造的輿論環境與人的思想品德狀況及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其影響是廣泛而復雜的,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與輿論環境良性互動有待深入研究。
(三)微博是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新手段
生活中常見的思想政治教育一般把課堂教學和個人談話作為主要形式對大學生進行黨的理論和國家方針政策宣傳,微博改變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方式,能夠更好地整合和協調已有的教育因素,向大學生生動直觀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道德等內容。“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個系統,其運行過程是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一定教育目的的指導下,借助一定的手段和方法相互作用的過程,”[3]微博可以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和新方法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利用并強化微博的積極作用可以使微博自發地對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產生有利影響,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運用微博對思想政治教育過程進行指導,通過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從而來改善思想政治教育氛圍,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還可以通過個人微博或學校官方微博,倡導先進思想,表彰優秀校友,宣傳先進事物,批評不良現象,及時與教育對象進行溝通交流,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的行為舉止,進而提高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可見,無論是運用微博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相互作用,還是教育者通過微博單方面對教育對象施加影響,都可以取得預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微博運用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一)微博具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的條件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大眾傳播的迅速發展,我國已形成相對完整的大眾信息傳播系統。當前,幾乎所有人都受到網絡廣泛而深刻的影響,“截至2016年9月7日,‘企鵝智酷對我國使用微博狀況進行了全國范圍的調查。據調查顯示,全國有 71.7%的用戶使用微博。在使用微博的人群中58.8%是‘90 后和‘00 后。關注熱點事件是大多數的用戶需求,占比73.3%。在大學生中,有 73.8%開通了微博用戶,其中 55.4%為活躍用戶,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比例還在不斷的升高”。[4]由此可見,大多數大學生已成為微博的受眾,微博已成為除微信、QQ以外的當代大學生進行自我表達的重要平臺。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以及學生用戶的與日俱增,微博為逐步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化提供了技術條件和物質基礎,微博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為其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陣地提供條件。
(二)微博具有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的可能
“微博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一方面微博具有輿論導向功能,另一方面微博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互動交流的新平臺”。[5]微博與傳統媒體相比可以說是一種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也是一個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它具備信息海量化、信息傳播和更新快、傳播手段多等優點,同時,微博在陳述觀點、辟正謠言時往往以實名認證的具有較大的說服力的官方微博發布相關信息,具備一定的權威性和正式性。在當代社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不斷根據實際情況借助微博這一互動交流平臺,通過個人微博或學校官方微博發布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相關的信息,及時更新信息,還能夠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與大學生開展網上思想政治教育。這樣一來,將微博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逐漸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 陳萬柏,張耀燦: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年版.
[2] 陳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年 7 月:258.
[3] 趙琳琳:微博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大慶社會科學,2017年6月.
[4] 倪碧丹:高校官方微博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路徑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2018年6月.
作者簡介:馬莉江(1997-)女,回族,云南昭通,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周鳳(1996-)女,漢族,云南保山,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