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光
摘要:藝術教育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亜要組成部分,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和人文色彩,有利于當代大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進取精神以及創新思維的培養與提升。其中,美術教育以其獨有的學科特點和教學模式,能夠有效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有利于學生整體素養和審美觀念的提升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在全國高校內得到了大力倡導和落實。
關鍵詞:高校;藝術教育;改革
一、當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技術,輕視理論
重視技術,輕視理論,是目前高校美術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大部分教師過于重視對學生繪畫基礎技能的培訓,而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培養。素質培養是需要通過不斷地理論積累才能夠得到進步的,如果學生受到的美學理論教育不足,會使其對于美術這門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追求目標產生偏見,不利于學生長期的發展。
之所以會造成這一情況的出現,是因為隨著招生人數的增加,有一部分學生在未來的就業中不會應用到美術知識,而美術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有所轉變,從原來藝術鑒賞性的人才培養方式轉變為一種實用性的培養模式。這使得很多的教育工作者將功利的教育目標摻入到美術教育中,只顧今天不顧明天,以一種能夠短時間見成效的手段來暫時提高學生當前的技法,但不注重對學生進行持續性的長期的素質修養的培養。而教師的引導會對學生日后的求學過程產生持續性的影響。
由于在求學階段,教師將這種理念灌輸給學生,學生在日后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出現忽視素質修養的培養,而執著于技法的練習的情況。美術這門藝術在發展之初,是為了記錄事物,滿足人們的實用性需求,經過數千年的發展,美術通過不斷地提高表現技巧,滿足人們對再現客觀事物的需求。高校美術教育重視技法的教育模式也不是今天才出現,但是美術發展到今天,其技術問題和實用性問題已經不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當今高校的美術教育中,教師只有短短幾年時間去幫助學生入門和掌握美術這門藝術的核心內容,需要合理地分配教育資源和學生的精力。而想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幫助學生持續進步,就需要培養學生的藝術素養。讓學生在以后更長的時間里掌握這一核心,并以這個核心為發散點,對具體的內容進行學習和掌握。在校學習階段,應該重點培養學生的藝術判斷力、審美能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對美術這個藝術門類形成更加深刻的認識,并且能夠結合自身的特點進行藝術創作或藝術賞析。
技法的培養和練習,短時間內就能夠使學生表現出驚人的成長,但是技法本身只是一種工具,其需要一個固定的目標作為指導,才能夠發揮最有效的作用,而這個目標就是學生的藝術綜合素養。只有綜合藝術素養得以提升,學生才能夠對這些固定的技法進行有效的應用,并且能夠對這些技法進行重新思考和創新。學生的藝術判斷力要在啟蒙之初就進行重點的培養,一旦學生已經形成自己的理論體系,那么再對其進行引導就會事倍功半。
如今技術這種固定的內容已經不再是決定一個學生未來美術生涯能夠走多長的關鍵。但是縱觀目前,我國各大美術院校的教師都無一例外地格外重視學生在短期內對技法的掌握和提升,其教學模式要么是老師在上面教,要么就是學生在下面臨摹。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休息時間,對美術作品的反復練習已經占據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這種機械式的教育方式對于學生藝術理論和美感培養大為缺失,甚至在重復枯燥的學習中,還會讓學生喪失對美術這門藝術的興趣。練習是必要的,也是單調的,更重要的是練習要基于一個準確的目標來進行。
(二)重視具體內容的教授,忽視素質的培養
對于具體技法的教授,教師只需要重復幾次,學生就能夠掌握和記憶,但是這種能夠直接呈現的內容是有限的,其對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更是有限的。學生想要在美術生涯中取得進步,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基礎,而這個基礎就是前期的美感培養。美感培養的過程是漫長的,是沒有經驗可循的,是潤物細無聲的,能夠讓學生真正感悟到藝術的魅力和內涵,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美術這門學科獨有的美感。在現代教育大綱中,對于學生各個階段的學習成果都有特定的要求,而這些要求的評定要以一種直觀的方式來進行呈現,那就是分數。
二、改革的措施和契機
(一)改革的契機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將學生作為教育主體的概念逐漸深入人心,在各類教程改革的過程中,都強調要對學生自身的特點予以更多的重視,不強調片面的分數高低,而以整體素質培養的效果作為評價的標準,這是其與以往教育模式最大的區別。
(二)調整專業課程設置
高校美術專業要以市場發展為導向培養與市場需求相契合的人才,調整美術專業課程的設置。首先要進行嚴格科學的市場調研,了解與美術相關的專業技術崗位的分布情況,預測未來行業的變化情況以及人才缺口,對現有的美術院校課程進行調整,打造新型交叉學科教育體系,調整學科的課程架構,適當增加職業技能和技術應用課程,同時將素質培養作為美術教育的一個重點,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好基礎。
(三)改革教育內容
教育內容的設置會局限和束縛教師的思路,目前我國高校美術教育正從以教為本逐漸過渡到以人為本,美術教育的內容也應該更多地以人的發展本身作為思考對象來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設置。而對于一個專業的美術人員培養,應該考慮到其職業發展生涯中所需要的素質。學校應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讓學生具有更敏銳的觀察力和創新能力,始終對美術有著濃厚的興趣,并且能夠通過自我學習的方式來不斷提升自己。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育事業的發展與一個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息息相關,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教育事業也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會,高校美術教育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高校美術教育中美術心理學的重要性分析[J].鐘景華.? 陜西教育(高教). 2020(04)
[2]高校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改革的路徑解讀[J].林渝竺.? 知識經濟. 2020(19)
[3]互聯網時代高校美術教育創新實踐探索——評《計算機美術設計基礎》[J].李福全.? 科技管理研究. 20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