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建 王鶯
摘要:在高職院校新生招收管理時,為有效提升新生教育管理的工作水平,應當對新生的學校歸屬感進行分析,并研究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了解新生學校歸屬感的具體影響因子,找出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存在的具體關聯,進而掌握新生的校園生活訴求與心理需求,進而對新生教育管理工作進行合理調整,確保高職院校新生教育工作開展的質量與效果。本文就高職院校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高職院校;新生學校歸屬感;心理健康;差異性;相關性
高職院校辦學過程中,旨在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以滿足社會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實際辦學管理過程中,需對新生進行重點管理教育引導,保證新生快速適應高職院校學習生活,并對高職院校形成認同感,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實力與職業素質。為此,在實際辦學時,需對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進行分析探討,為后續的教學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一、高職學校新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性表現特征
(一)男生學校歸屬感高于女生
女生與男生的學校歸屬感進行比較時,可發現男生的獨立生活能力較強,而女生在獨立生活時,可能會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為此,男生的新生學校歸屬感顯著高于女生,男生渴望積極參與到校園活動當中,獲得獨立生活的幸福感。
(二)農村學生學校歸屬感高于城鎮學生
鑒于農村學生的生活成長環境特殊性,農村學生的學校歸屬感更強,校園生活可滿足農村學生的心理訴求與學習需求。為此農村學生的新生學校歸屬感顯著高于城鎮學生。
(三)理工科學生學校歸屬感高于文科學生
通過對理工科與文科學生的學校歸屬感進行調查可知,理工科學生的學校歸屬感高于文科學生,主要是由于理工科的男生數量多,而文科的女生數量較多。在新生進入大學生活時,男生的陌生環境適應能力,明顯高于女生的陌生環境適應能力,使得理工科學生的學校歸屬感高于文科學生[1]。
(四)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歸屬感差異性不顯著
通過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新生學校歸屬感進行比較可知,兩者并沒有顯著差異,且調查樣本越多,則研究的結果趨于一致。由于研究視角與調查人群的限制,不能深入揭示兩者差異性不顯著的具體原因,仍需對其進行深入研究。
(五)學生干部的學生歸屬感高于普通學生
學生干部在入學后,在各類班級管理、校園活動組織中非常活躍,使得學生在工作開展中,獲得更多成就感與自豪感,因此學生干部的學校歸屬感更強,期望在新的學校環境中展示出自己的才能,并獲得同學的認可與肯定。
(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學校歸屬感高于普通學生
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學校歸屬感更強,主要是由于家庭經濟的影響,使得學生的求學意識更強,并希望通過讀書學習改變自己的人生,使得學生更加珍惜校園生活,主動參與到校園各類活動當中,在學校生活中體現出自己的個人價值。
二、高職學校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
通過對高職院校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進行調研分析可知,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實際心理健康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即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越強,則說明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而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越低,則說明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則較低。
高職院校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越強,可表現為學生的學校認同感越高,則會激發出學生的學習動力、社交熱情、成就動機,可在社交場合、學習場合、社團活動中看到學生的具體表現,發揮出學生的積極心理情緒,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由此可見,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越高,則可發現新生在學校獲得更多的成就與樂趣,促進新生心理健康的成長。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具有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特殊正相關性[2]。
三、高職院校新生教育管理的相關建議
(一)突出對新生群體的關注
通過調研分析可知,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新生學校歸屬感存在一定差異。在對新生教育管理時,應當側重關注學校歸屬感差的新生群體,如女生、文科生、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等,根據學生學校歸屬感的具體差異,給予學生針對性地教育輔導,使得學生的學校歸屬感得到有效增強,使得學生可快速適應高職校園生活,在校園生活中找到樂趣與存在感。如在新生入學時,院校應當突出適應性教育工作的開展,及時采取心理干預工作,提高新生的學校歸屬感。
(二)加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生教育管理時,高職院校應當加強對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合適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預措施,以緩解學生入學后的焦慮感、無措感,為學生的校園生活提供現實抓手,避免新生相互交往過程中爆發激烈的矛盾,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在實際教學工作開展時,教師應當突出隱性課程的開發,并進行心理健康服務中心的建設,及時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咨詢需求,解決學生的入學焦慮思想。通過及時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有效提高學生的學校歸屬感與認同感,并形成積極樂觀的心理情緒,主動抵御消極不安的負面情緒,保證學生快速融入大學生活當中,找到自己的大學生活位置,發揮出自己的才能與價值,在學習、社交、實踐中不斷充實自我。
四、結束語
綜上,文中以高職院校為研究對象,闡述了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之間的關系,并對新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性表現特征進行解析,基于性別、家庭經濟、學科、地區等視域入手,闡述新生學校歸屬感的差異性。通過文中闡述內容可知,影響新生學校歸屬感的因素較多,且新生的學校歸屬感與新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相關性。高職院校在實際教學管理時,應當注意到相關問題,合理調整教育管理方式,提高院校教育管理的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王立高.高職新生學校歸屬感與心理健康探析[J].高教論壇,2016(04):111-114.
[2]尹美恒,龔雪.高職新生自我和諧對學校歸屬感的影響:人際關系的中介作用[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6,24(11):1670-1673.
基金:臺州職業技術學院年度思政專項課題“學風建設視角下學校歸屬感和網絡游戲成癮的關系研究(課題編號:14058203)”、“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研究“(課題編號:2021SZ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