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文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創新能力培育成為學生綜合成長的目標之一,學習成績所占的比重也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契合時代把能力培養提升到更高層次,為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找到全新突破口。鑒于此,本文從學生創新能力培養視角,對初中音樂教學加以探討,以促進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效能提升。
關鍵詞:初中音樂;課堂教學;創新能力
在初中音樂教育中,教師應重點培養符合時代發展及具有創新能力的全能型人才。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教師應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的心靈得到陶冶,同時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所以,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要采取更為靈活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初中音樂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一)有助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音樂課程屬于美育范疇,并且音樂作為一種傳統的藝術形式,可以對學生的個性品質、審美素養及興趣愛好產生積極引導,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尤其在新課程改革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加強音樂教育教學模式的創新,將發揮出更大的培育效能。在音樂教學的實踐過程中,為適應學生的興趣取向和內在需求,應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音樂素材,引導學生收聽多元化的音樂作品,深化其對音樂知識及風格的理解,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及審美力。盡管在音樂的學習程度上因人而異,但其總體的走向依然是積極的,而在此過程中勢必會觸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并在該意識的推動下使學生對音樂產生更豐富的理解,最終形成優秀的鑒賞甚至是創作能力。
(二)有助學生的個性成長
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音樂本身屬于一種多元的藝術表現,不同的人對音樂的詮釋與認知也會不同,這就使得音樂學科不能將教學目標設定在唯一的范圍內,而是應當發揮出音樂藝術的特質,讓音樂成為啟發學生藝術思維的工具,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教學目標的落實。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可以最大程度的挖掘學生的藝術潛力,讓學生通過自我探究與自我理解,使音樂呈現出別具一格的價值,幫助學生真正從傳統的音樂學習模式中走出來,并使自己成為音樂藝術學習的主導者。把音樂教學打造成為一個個性化的引領育平臺,學生也可以暢游其中,將音樂學習演化為一種崇高的藝術追求,達到實踐與創新的最終目標。
(三)有助內在情感的表達
音樂演繹通常被認為是人內在情感的表達過程,而基于傳統的音樂認知下,往往是以“學得快、唱得好、彈得準”等為標準,而這恰恰與音樂的本質相悖。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的關鍵階段,必須要調整這種淺顯的認知關系,通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育,賦予學生在音樂探究中的更大空間,讓他們能夠透過音樂作品領會情感、傳遞情感與抒發情感。尤其要依托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不斷改變音樂在其內心的定位,通過音樂與情感之間的融合,推動音樂教學上升到更高層次。
二、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
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啟發學生展開想象時,主要通過提問的方式進行,如某首歌是什么樣的風格,表現了什么樣的意境,音色如何變化等。一連串的問題容易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且這種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處于被動狀態,并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此同時,學生的思維容易受到限制,在學習中只會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學習,無法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現代教育理念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且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是合作與平等的關系。所以,教師只有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才能讓學生體會學習音樂的快樂,真正學好音樂。
(二)營造和諧課堂環境
創新教育指導思想在于營造新的課題氛圍,為學生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學習中以輕松愉快的心理狀態學習,進而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課堂上,教師可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互動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情緒及想象力的有利因素。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注重給學生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構建新型的師生關系,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探索創新意識與心理趨勢。
例如,在欣賞教學中給學生播放音樂時,教師不可給學生更多的語言提示,而是要讓學生發揮自身想象力,鼓勵學生用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這能在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感受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引導學生思考,發揮想象
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時代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想象能力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核心內容,而產生新穎見解的前提是大膽想象與聯想。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引導學生開動腦筋主動思考,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展開想象,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例如,在教學“華夏古韻”這部分內容時,筆者讓學生結合教材中的其他曲目如《陽關三疊》談一談自己對“華夏古韻”的認識。如此,學生就會思考自己心目中的音樂是何種樣子,從而體會古典音樂之美,培養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四)應用先進教學手段,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當前,我國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教學手段也不斷更新發展。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應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而實現預期的教育目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結合音樂教學的特點,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作用,將學生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以此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標。
以教學《黃河大合唱》這首歌為例,筆者結合了多媒體教學課件給學生展示了黃河波濤洶涌的恢宏場面,讓學生猶如置身于黃河邊上,感受其浩大的氣勢,使其對黃河產生崇敬之感。然后,筆者讓學生以飽滿的熱情贊美與歌頌黃河。與此同時,筆者在教學中結合圖片給學生講解了各種樂器,加深學生對樂器的了解,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如此,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對這首歌曲有了深刻了解,還了解了樂器之間的區別,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創新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伴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音樂教學也產生著深刻的變化,針對于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逐步納入重要日程。基于創新能力下的音樂教學,應當緊盯教育的核心和主線,以學生的自主創新思維啟發作為目標,不斷深化對創新能力發展的支撐,在學生想象力、感知力、審美力及體驗力提升的過程中,實現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琳琳.核心素養下初中音樂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教學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6).[
2]張超英.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分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