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宗貴 賈霞



2009年畢業于四川音樂學院成都美術學院,獲碩士學位;2002年畢業于樂山師范學院美術系;2001年結業于文化部第六屆巖彩畫高研班。現為樂山師范學院美術學院副教授、嘉州畫院一級畫師。作品多次入選國家級、省市級展覽并獲獎,并有數件作品發表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報刊。多次赴國外參加藝術交流展,2019年在巴黎舉辦“‘心語——賈霞巴黎個展”。
我和賈霞是大學同學。那時我們年級有十來個同學很喜歡畫畫。周末,我們都在梅笙先生指導下學習國畫。嚴格說來,當年同學們僅僅是抱有對藝術的向往和熱愛,對國畫可以說是盲目無知,只是一種感性愛好。后來在梅笙先生的指導下,我們才有了系統學習國畫的意識,漸漸入了藝術的門徑。當年,賈霞就是在這種環境與意識下開始學習繪畫的。
大學畢業后,同學們在一起畫畫的生活結束了。一般情況下,很多人只有在集體的氛圍中才會有一種認真做事的沖勁,一旦環境改變,激情也就隨之消退。然而我們這群在梅笙先生指導下學習國畫的同學們,卻有著長久的熱忱。在梅笙先生的潛移默化之下,我們知道藝術并不是淺薄的浮夸與自戀,尤其在對待歷史上那些優秀的作品時,我們除了認真學習外,還需要有一種謙虛與敬畏的心態。賈霞也保留了這種嚴謹的態度,把國畫當成了她的事業與愛好,并且在繪畫上找準了自己的方向,就是中國畫色彩的研究與學習。
早在大學快畢業的時候,賈霞就開始表現出對中國傳統花鳥畫的偏愛。畢業創作期間,她在李方惠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幾幅很優秀的工筆花鳥畫作品。畢業后,賈霞留在了師院工作。不久,李方惠老師的愛人萬一賓先生慧眼識珠,看準了賈霞的勤奮與潛力,把她收為自己的弟子。萬一賓先生是川內國畫名家,為人善良,藝術造詣深厚,一生追求繪畫的高格,在寫意人物畫上有獨特的技法和成就。在萬一賓先生與李方惠老師的耐心指導下,賈霞度過了一段非常充實的學習時光,更系統地學習了中國畫,并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賈霞的繪畫題材比較豐富,有花鳥畫、人物畫和山水畫。早期,她是從傳統工筆畫人手的,主要以宋人花鳥畫作為臨摹學習對象。在臨摹的過程中,她不拘泥于原作的構圖形式,更多是理解傳統花鳥畫的精神,并從中凝練中國畫的藝術精髓,作為自己技藝成長的營養來源。這期間她也畫人物,平時多畫人物速寫,速寫線條流暢、活潑,注意人物的動態與場景的傳達,畫面生動有趣。
巖彩畫屬于一個古老的畫種,古代的壁畫中就大量地使用了巖彩。發展到今天,巖彩已經與西畫的材料進行了綜合,形成了今天的別具一格的重彩畫。學習重彩畫,賈霞不拘泥于傳統的技法,她很注意把現代的材料與西方繪畫的技巧結合起來。賈霞在巖彩畫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功夫,她專門到中央美術學院進修學習,回來后她以巖彩畫為主創作了一批作品,并以此為主題成功舉辦了個人畫展。
學習過程中,賈霞常常把中西方優秀的古代藝術作品的構圖技巧、繪畫語言及色彩運用進行分析、理解并融會貫通。她的技法逐漸豐富,并形成了自己對繪畫獨到的理解。讀研究生期間,她又把這些技法進行綜合,并借鑒古代壁畫的色彩進行再創作,把傳統工筆畫的描繪手法、水墨寫意技法運用到重彩畫與肌理制作上,在作品中一一實踐。研究生畢業期間,她創作的一批人物畫,就是借鑒了敦煌壁畫的色彩,用重彩加上寫意的筆觸描繪畫面,有一種古雅醇厚的韻味。這批畫應該是賈霞的得意之作,使她的繪畫成就達到了一個小的高峰。
花鳥畫是中國傳統繪畫重要的畫科。今天的畫家已經有一種更加開放的態度去發揚花鳥畫的魅力。作為一個研究型的畫家,賈霞在繪畫上是比較執著的一個人,從她的作品風格的多變到逐漸穩定成熟,可以看到她努力探索的過程和成果。這種探索對于一個畫家畢生的追求是有樂趣和有意義的,這一點我相信賈霞做到了,并會在今后的藝術生涯里繼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