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
摘要:當前的土地空間規劃要求所有土地資源的利用最大化,因此有必要從土地利用規劃的角度研究當前的土地空間規劃體系。通過運用這種方法,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土地利用規劃水平。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土地資源;土地空間規劃系統
在現階段的土地利用規劃中,要按照規劃方案合理利用土地資源,通常包括教育用地、生態綠地、工業用地等。為了提高各類規劃用地的利用水平,需要將各類土地利用整合方式進行融合,形成一個綜合的運作體系,能夠提高國家土地空間的利用水平。
一、基于土地利用規劃視角的土地空間規劃體系
(一)土地利用率問題
目前的土地利用率從表面上來看較高,但是實際使用階段存在嚴重缺陷,比如對于我國的農村地區土地來說,不少農業用地存在被侵占問題,占用建設了工業項目,而我國的人均糧食占有量只處于世界的中端水平,當前存在的這一缺陷會讓農業用地的總量進一步下降,同時廣大失地農民未能獲得工業生產的相關技能,導致農村勞動力過剩并引發社會矛盾,可以說當前土地利用率不足的一個最直觀原因是對土地用途的不合理規劃,此外即使在城市土地中也存在該問題,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將生態綠化用地應用于工業項目用地、商業住宅開發用地等,雖然城市居民因此可以獲得較高的補償收入,但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環境不能達到要求,自然也是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
(二)土地搭配形式問題
在土地的利用階段,必須對其進行合理的搭配,才可以讓建成的土地資源體系收益,當前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中,關于土地搭配形式的缺陷在于,一方面是對于各類土地的關聯方法存在缺陷,導致各類土地的利用率不能滿足要求,另一方面土地的搭配并不滿足周邊民眾的生活需求以及科學的發展的需求,導致實際的土地利用水平下降。此外在具體的搭配階段,尤其需要做好生態資源環境用地和其余類型土地之間的關聯,包括和商業用地間的關聯、住宅開發用地間的關聯、教育、醫療等公益性用地之間的關聯等,從而讓整個城市具體的合理地管理運營系統。
(三)土地規劃方法問題
在土地規劃階段需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包括土地之間的資源融合、土地侵占量的深入合理控制等,要求建成的綜合管理系統可發揮作用[1]。比如對于生態綠化用地來說,采取的建設方法包括硬軟件系統的結合、原有資源系統的合理使用等,唯有如此才可在有效降低對自然環境破壞效果的同時提高經濟收益和安全保障水平,目前的問題是,土地規劃方法只憑借原有的經驗以及政府部門的調控確定資源的使用方式,而實際的使用方法是否科學未能經過全面的深入探討。
二、基于土地利用規劃視角,構建土地空間規劃體系的方法
(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方法
在提高土地利用率階段,要研究當地自身的地質環境和原有的運行體系,防止后續開發階段出現問題。在土地利用率的具體研究過程中,可以采用各種新的技術模型對現有管理方式進行升級,如利用GIS技術對當前管理區域的土地資源利用模式進行觀測,數據要進行全面創新,如在農用地觀測階段。當發現某個區域的農業用地已經大面積變為工業用地時,GIS技術應將此信息及時提交給自然資源管理部門,并讓該部門研究此變更表是否已經部門批準。當發現存在非法占用問題時,可責成當地政府部門對非法占用的農用地,在規定時間內恢復土地用途至原用途。此外,為了保持土地利用率,我們應該根據土地的自身用途、不同時間和季節變化來研究該地區的土地開發,然后制定未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方法體系。
(二)土地配置形式的升級方法
在土地配置升級階段,需要根據當地土地資源管理情況和資源配置體系,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來研究具體的配置方法。比如發現該地區工業用地總量大,而生態綠化用地總量小,就需要研究這類土地資源的管理形式。在具體配置形式升級過程中,將生態資源用地嵌入工業用地,建設生態廣場和生態綠化系統,改善城鄉居民日常休閑生活空間。利用這種方法,可以使土地的配置形式更加科學合理,從而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建設用地資源。
(三)土地規劃表格更新方法
在土地規劃形式升級階段,核心思想是防止對原有土地資源系統的過度干擾,并在此基礎上選擇科學合理的方法,使土地規劃形式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比如,當發現某一地區原有的自然生態系統具有較好的保護效果,并含有豐富的水資源時,就要防止對水資源的過度破壞,并在此基礎上完成后續的規劃和系統建設工作[2]。比如在水資源利用階段,采用的專業化工作方式是在原有水系周圍建立防洪體系,同時在大量種植植物的土地上修建蓄水箱和地下蓄水設備,在運行階段進一步儲存自然降水,從而構建完善的水資源運行體系。
(四)土地整理形式的升級方法
在土地整理形式升級階段,一方面要研究現有運營體系的整理形式,另一方面要研究現有運營體系存在的問題,使形成的土地整理形式具有更高的合理性。比如在某個區域的運營發展階段,發現某個區域的土地類型比較簡單,只包含工業用地。后續的合并方式是在土地空間規劃階段將一部分工業用地劃入基礎設施用地和生態綠化用地,提高工業用地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土地資源同時獲得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三、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土地空間規劃視角下的土地資源利用過程,存在的問題包括土地利用率不足和土地規劃方法存在問題,導致實際土地資源利用水平與預期標準存在差異。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綜合分析土地利用類型和方法、深入調查后進行土地資源整合、科學提升土地資源規劃方法等。以提高土地的綜合利用質量,這是新形勢下土地空間規劃應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張巨興.國土空間規劃環境下利用GIS技術的村莊規劃——以赤松村為例[J].居業,2019(12):64+69.
[2]武穎.從土地利用規劃角度淺談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建設[J].華北自然資源,2019(06):115-117.